一种组合式玻璃幕墙吊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2482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玻璃幕墙吊装装置,包括移动支撑座、下安装板、升降机构、上安装板和抓取机构,升降机构包括至少两组升降组件,每个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前杆、第二前杆、第一后杆和第二后杆,第一前杆与第二前杆交叉铰接,第一后杆与第二后杆交叉铰接,第一前杆与第一后杆的两端之间、第二前杆与第二后杆的两端之间以及第一前杆和第二前杆的连接处与第一后杆和第二后杆的连接处之间均通过连杆连接;下安装板和上安装板分别设置在升降机构的两端,下安装板与移动支撑座连接,上安装板与抓取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组合式玻璃幕墙吊装装置,可平稳地将玻璃提升到安装位置,无需现场安装,随用随移。随用随移。随用随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玻璃幕墙吊装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装饰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组合式玻璃幕墙吊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安装组合式玻璃幕墙时,位于高处的玻璃幕墙大多采用吊机和绳索进行运输,但是绳索吊装在向上运输过程中,会产生摇晃,不易控制,运输不稳定。且将玻璃运输到安装高度后,还需要人工将玻璃放置到安装位置,人工从吊装装置上卸下玻璃,安装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合式玻璃幕墙吊装装置,可平稳地将玻璃提升到安装位置,无需现场安装,随用随移。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组合式玻璃幕墙吊装装置,包括移动支撑座、下安装板、升降机构、上安装板和抓取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至少两组升降组件,每个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前杆、第二前杆、第一后杆和第二后杆,第一前杆与第二前杆交叉铰接,第一后杆与第二后杆交叉铰接,第一前杆与第一后杆前后平行设置,第二前杆和第二后杆前后平行设置,第一前杆与第一后杆的两端之间、第二前杆与第二后杆的两端之间以及第一前杆和第二前杆的连接处与第一后杆和第二后杆的连接处之间均通过连杆连接;相邻两个升降组件的位于上方的升降组件的第一前杆的底端与位于下方的升降组件的第二前杆的顶端铰接,位于上方的升降组件的第二前杆的顶端与位于下方的升降组件的第一前杆的顶端铰接,位于上方的升降组件的第一后杆的底端与位于下方的升降组件的第二后杆的顶端铰接,位于上方的升降组件的第二后杆的顶端与位于下方的升降组件的第一后杆的顶端铰接;下安装板和上安装板分别设置在升降机构的两端,下安装板与移动支撑座连接,上安装板与抓取机构连接。
[0005]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抓取机构包括安装架和安装在安装架上的两个抓取组件,安装架与上安装板连接,两个抓取组件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保持预设间距;所述抓取组件包括抓取板、第一抓取件、第二抓取件和抓取驱动件,第一抓取件和第二抓取件上下设置在所述抓取板上,所述抓取驱动件与第一抓取件和/或第二抓取件连接,抓取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抓取件和/或第二抓取件在抓取平台上沿Z轴方向移动,以调节第一抓取件和第二抓取件之间的距离。
[0006]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抓取件和第二抓取件均为吸盘。
[0007]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架与抓取组件通过第一转动件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安装板与抓取机构之间通过第二转动件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安装板与移动支撑座之间通过平移机构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支撑座设有具有上开口的收纳腔,所述下安装板位于所述收纳腔中。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合式玻璃幕墙吊装装置,通过移动支撑座可将整个吊装装置移动到施工现场,抓取机构抓取玻璃板,升降机构将玻璃板提升到安装高度,无需现场安装导轨,随用随移。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升降机构采用剪刀架式的升降结构,升降时非常平稳,使用安全。不使用时可收起,减小吊装装置的高度。支撑载荷受力简单,应力较低,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组合式玻璃幕墙吊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有:移动支撑座1、下安装板2、升降机构3、上安装板4、抓取机构5、第一前杆31、第二前杆32、安装架51、抓取板521、第一抓取件522、第二抓取件523。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5]需要说明的是,下文中的X轴、Y轴和Z轴构成坐标系。Y轴和X轴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两者相互垂直。Y轴沿玻璃幕墙墙面平行方向设置,X轴沿玻璃幕墙墙面垂直方向设置。Z轴为竖直方向设置,垂直于Y轴和X轴所在的水平面。
[001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组合式玻璃幕墙吊装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移动支撑座1、下安装板2、升降机构3、上安装板4和抓取机构5。升降机构3包括至少两组升降组件,每个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前杆、第二前杆、第一后杆和第二后杆,第一前杆与第二前杆交叉铰接,第一后杆与第二后杆交叉铰接,第一前杆与第一后杆前后平行设置,第二前杆和第二后杆前后平行设置,第一前杆与第一后杆的两端之间、第二前杆与第二后杆的两端之间以及第一前杆和第二前杆的连接处与第一后杆和第二后杆的连接处之间均通过连杆33连接。相邻两个升降组件的位于上方的升降组件的第一前杆31的底端与位于下方的升降组件的第二前杆32的顶端铰接,位于上方的升降组件的第二前杆32的顶端与位于下方的升降组件的第一前杆31的顶端铰接,位于上方的升降组件的第一后杆的底端与位于下方的升降组件的第二后杆的顶端铰接,位于上方的升降组件的第二后杆的顶端与位于下方的升降组件的第一后杆的顶端铰接。升降机构3还包括液压缸或气缸,液压缸或气缸固定在相邻两个升降组件的位于下方的升降组件上,液压缸或气缸的伸缩杆连接位于上方的升降组件。下安装板2和上安装板4分别设置在升降机构3的两端,下安装板2与移动支撑座1连接,上安装板4与抓取机构5连接。
[0017]上述实施例的组合式玻璃幕墙吊装装置,通过移动支撑座1可将整个吊装装置移动到施工现场,抓取机构5抓取玻璃板,升降机构3将玻璃板提升到安装高度,无需现场安装起吊设备,随用随移。上述实施例中的升降机构3,采用剪刀架式的升降结构,带动抓取机构5上下移动,升降时非常平稳,使用安全。不使用时可收起,减小吊装装置的高度。支撑载荷受力简单,应力较低,使用寿命长。
[0018]作为优选例,抓取机构5包括安装架51和安装在安装架51上的两个抓取组件,安装架51与上安装板4连接,两个抓取组件相对设置且两者之间保持预设间距。抓取组件包括抓取板521、第一抓取件522、第二抓取件523和抓取驱动件,第一抓取件522和第二抓取件523均设置在抓取板521上,且上下布设。抓取驱动件与第一抓取件522和/或第二抓取件523连接,抓取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抓取件522和/或第二抓取件523在抓取平台上沿Z轴方向移动,以调节第一抓取件522和第二抓取件523之间的距离。
[0019]本实施例中,需要抓取面积较大的玻璃时,通过抓取驱动件驱动第一抓取件522和/或第二抓取件523在Z轴方向上背向移动,增大第一抓取件522和第二抓取件523之间的距离;需要抓取面积较小的玻璃时,通过抓取驱动件驱动第一抓取件522和/或第二抓取件523在Z轴方向上相向移动,缩短第一抓取件522和第二抓取件523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抓取组件能够适用不同大小的玻璃。
[0020]作为优选例,第一抓取件522和第二抓取件523均为吸盘。采用吸盘,通过真空源抽空吸盘内部的空气产生真空而吸附玻璃,通过向吸盘内平稳地充气使负气压变成零气压或稍为正的气压而释放玻璃,对玻璃无损伤,操作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玻璃幕墙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支撑座(1)、下安装板(2)、升降机构(3)、上安装板(4)和抓取机构(5),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至少两组升降组件,每个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前杆(31)、第二前杆(32)、第一后杆和第二后杆,第一前杆(31)与第二前杆(32)交叉铰接,第一后杆与第二后杆交叉铰接,第一前杆(31)与第一后杆前后平行设置,第二前杆(32)和第二后杆前后平行设置,第一前杆(31)与第一后杆的两端之间、第二前杆(32)与第二后杆的两端之间以及第一前杆(31)和第二前杆(32)的连接处与第一后杆和第二后杆的连接处之间均通过连杆(33)连接;相邻两个升降组件的位于上方的升降组件的第一前杆(31)的底端与位于下方的升降组件的第二前杆(32)的顶端铰接,位于上方的升降组件的第二前杆(32)的顶端与位于下方的升降组件的第一前杆(31)的顶端铰接,位于上方的升降组件的第一后杆的底端与位于下方的升降组件的第二后杆的顶端铰接,位于上方的升降组件的第二后杆的顶端与位于下方的升降组件的第一后杆的顶端铰接;下安装板(2)和上安装板(4)分别设置在升降机构(3)的两端,下安装板(2)与移动支撑座(1)连接,上安装板(4)与抓取机构(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玻璃幕墙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机构(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殷宝赵群王海楠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国豪装饰安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