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动体自动离散的特殊无保持架球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2398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滚动体自动离散的特殊无保持架球轴承,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内圈、减速槽以及滚动体组件,所述滚动体组件包括14个球形滚动体,14个球形滚动体安装在所述轴承外圈与所述轴承内圈组成的轨道内,并可在轨道内滚动,所述减速槽可对滚动体起到减速效果,从而使所有滚动体自行离散。该轴承的结构尺寸均采用于6206深沟球轴承,并在6206深沟球轴承基础上,去掉保持架和增加5个滚动体的同时,在轴承外圈上加工减速槽,可用于高速、重载的工作环境下。环境下。环境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滚动体自动离散的特殊无保持架球轴承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滚动体自动离散的特殊无保持架球轴承,适用于高速、重载的工作环境下。

技术介绍

[0002]无保持架球轴承由于其承载能力强的特性,已在许多特殊场合得到了应用,并且已成为许多特殊轴承的备用轴承。但无保持架球轴承运转时,由于其滚动体经常发生碰撞,容易使滚动体表面发生剥落,从而加剧轴承磨损,最终导致轴承失效,因此减少无保持架球轴承滚动体的碰撞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滚动体自动离散的特殊无保持架球轴承,该轴承在6206深沟球轴承基础上加以改进,去掉保持架的同时增加5个滚动体,并在轴承外圈滚道上增加减速槽,使滚动体经过减速槽时,能起到减速效果。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滚动体自动离散的特殊无保持架球轴承,该轴承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变速槽以及滚动体组件,所述滚动体组件包括14个球形滚动体,所述滚动体组件安装于所述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外圈组成的轨道内,所述轴承外圈上加工变速槽,所述变速槽的环向跨度角(以轴承外圈中心为圆心)为24度,轴向跨度角(以节圆上一点为圆心)为41.4度,所述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外圈、所述滚动体组件结构尺寸均采用于6206深沟球轴承。
附图说明
[0005]图一为本技术中一种滚动体自动离散的特殊无保持架球轴承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6]图二为本技术中减速槽角度示意图。
[0007]图三为本技术中滚动体离散过程示意图。
[0008]其中:101轴承外圈;201轴承内圈;301减速槽;401滚动体14;402滚动体1;403滚动体2;404滚动体3。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0]参照图1至图3,一种滚动体自动离散的特殊无保持架球轴承,包括轴承内圈、轴承外圈、减速槽以及滚动体组件。
[0011]所述滚动体组件包括14个球形滚动体,安装于所述轴承内圈与所述轴承外圈组成的轨道中,滚动体可在轨道内滚动。
[0012]所述轴承外圈上加工减速槽,所述减速槽的环向跨度角为24度,轴向跨度角为41.4度。
[0013]所述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外圈、所述滚动体组件结构尺寸均采用于6206深沟球轴承。
[0014]离散过程:将带有减速槽部分的轴承外圈放置于正下方并固定,轴承内圈未转动时,在重力作用下,滚动体1与滚动体14之间存在大于一个滚动体尺寸的间隙,其他滚动体间紧密接触。轴承内圈开始顺时针转动,此时滚动体之间相互接触,并未发生离散,当最后一个滚动体1经过减速槽时,滚动体1由一点接触变成两点接触,导致速度降低,此时滚动体1与滚动体14之间的间隔减小但未接触,且滚动体1的速度小于滚动体2的速度,使得滚动体1与滚动体2由紧密接触变为分离,从而实现滚动体1分别与滚动体2、滚动体14发生离散;当滚动体2经过减速槽时,滚动体2由一点接触变成两点接触,导致速度降低,但未与滚动体1接触,从而使滚动体2与滚动体3、滚动体1之间存在间隔,当所有滚动体之间存在间隔后,就实现自动离散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动体自动离散的特殊无保持架球轴承,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内圈,滚动体组件以及减速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体组件包括14个球形滚动体,14个球形滚动体安装于所述轴承外圈(101)与所述轴承内圈(201)组成的轨道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彦玲韩文广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