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2083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驱动装置,其具有减速器、可电磁操纵的制动装置和电机,该减速器具有减速器壳体,制动装置布置在减速器和电机之间,在制动装置的第一壳体件中接纳有第一轴承,在制动装置的第二壳体件中接纳有第二轴承,轴借助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可转动地被支承,轴与减速器的带齿部件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轴穿过制动装置的磁体体部突出,轴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与制动衬片支架连接,该制动衬片支架沿轴向方向布置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轴承之间。轴承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具有带有减速器壳体的减速器、能电磁操纵的制动装置和电机。

技术介绍

[0002]通常已知的是,驱动装置可以通过由电机驱动的减速器来构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在驱动装置中实现降低的运行成本。
[0004]根据本技术,该目的通过根据如下所述的特征的驱动装置来实现。
[0005]在驱动装置中,本技术的重要特征是,驱动装置具有带减速器壳体的减速器、能电磁操纵的制动装置和电机,其中,制动装置布置在减速器与电机之间,
[0006]其中,在制动装置的第一壳体件中接纳有第一轴承,在制动装置的第二壳体件中接纳有第二轴承,
[0007]其中,轴借助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以能转动的方式被支承,
[0008]其中,轴与减速器的带齿部件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特别是与减速器的第一传动级的带齿部件——特别是套装式小齿轮——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或者与所述带齿部件一件式地、特别是一体地形成,
[0009]其中,轴穿过制动装置的磁体体部,特别是穿过制动装置的铁磁性的线圈体,
[0010]其中,轴与制动衬片支架/制动块载体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该制动衬片支架在轴向方向上布置在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之间,
[0011]其中,转动件以能相对于第一壳体件转动的方式被支承,特别是围绕垂直于轴的转动轴线取向的转动轴线以能相对于第一壳体件转动的方式被支承,
[0012]其中,螺套以其外螺纹拧入贯穿第一壳体件的螺纹孔,转动件被接纳纳和以可转动的方式被支承在螺套中,其中,转动件在两侧从螺套伸出,
[0013]其中,转动件具有偏心区域,该偏心区域与制动装置的衔铁片作用连接,特别是用于手动操纵地松开制动装置,
[0014]特别是其中,制动衬片支架布置成可相对于轴移动,特别是平行于轴的转动轴线移动。
[0015]在此优点是,转动件被接纳在螺套中,使得柱状区域被接纳在螺套的筒状的内部缺口中并且贴靠该筒状的内部缺口,从而制动装置是抗爆炸压力的,特别是爆炸前锋(Explosionsfront)不能在螺套和转动件之间扩散。因此能够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手动操纵转动件的转动,即,使卡箍摆动,并且由此使转动件在螺套中转动,使得转动件的非圆形的部段克服由制动装置的弹簧元件产生的、作用于制动装置的衔铁片的弹簧力松开制动装置的衔铁片,即,被从制动衬片支架推离。
[0016]在有利的设计方式中,螺套由比转动件更软/更加弹性的材料制成,
[0017]特别是其中,转动件由硬化钢制成,螺套由具有铜的材料、特别是由铜合金和/或黄铜制成。在此优点是,转动件被滑动支承,并因此以最小的支承间隙被支承。此外,铜的导热性非常好,从而试图在螺套和转动件之间扩散的爆炸前锋非常快地散热,因此与使用导热性较低的材料相比可更快地防止爆炸前锋的扩散。
[0018]在有利的设计方式中,转动件具有凸缘区域,特别是相对于转动件的转动轴线沿周向方向无中断的、环绕地构造的凸缘区域,
[0019]其中,凸缘区域贴靠螺套,
[0020]特别是其中,凸缘区域在以转动件的转动轴线为基准的径向方向上从转动件上突出,和/或其中,凸缘区域沿轴向布置在转动件的非圆形部段和圆形的、特别是圆柱状部段之间。在此优点是,能够简单地实现轴向限制和/或定位。
[0021]在有利的设计方式中,转动件具有非圆形的拱顶式区域,其伸入卡箍的缺口中,特别是用于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将卡箍与转动件相连接。在此优点是,可简单地实现在卡箍和转动件之间的不能相对转动的连接。
[0022]在有利的设计方式中,支撑在第一壳体件处的复位弹簧与卡箍连接,
[0023]特别是其中,复位弹簧由螺旋弹簧和/或由线材制成,该复位弹簧的第一端部弯曲和/或插入卡箍的缺口中,并且该复位弹簧的第二端部插入壳体件中。在此优点是,能够简单地实现卡箍的复位,因此当手动操纵结束时,自动终止手动引入的松开。
[0024]在有利的设计方式中,驱动装置具有减速器、可电磁操纵的制动装置和电机,减速器具有减速器壳体,其中,制动装置布置在减速器和电机之间,
[0025]其中,在制动装置的第一壳体件中接纳有第一轴承,并且在制动装置的第二壳体件中接纳有第二轴承,
[0026]其中,轴借助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以可转动的方式被支承,
[0027]其中,轴与减速器的带齿部件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特别是与减速器的第一传动级的带齿部件——特别是套装式小齿轮——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或与所述带齿部件一件式地、特别是一体地形成,
[0028]其中,轴穿过制动装置的磁体体部、特别是穿过铁磁性的线圈体,
[0029]其中,轴与制动衬片支架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制动衬片支架沿轴向方向布置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
[0030]特别是其中,制动衬片支架布置成可相对于轴移动、特别是平行于轴的转动轴线移动。
[0031]在此优点是,运行成本低,这是因为维护也可以由未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来实施。特别地,制动装置被抗爆炸压力地封装并且因此仅允许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打开。然而,整个制动装置可以被未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从驱动装置中拆除并且可以更换为另一制动装置。
[0032]因此可以实现成本低廉的维护。此外,该人员也有权维护电机和减速器,即特别是也有权打开减速器并且补充油或更换减速器的带齿部件。
[0033]此外,制动装置本身可以配备有磨损传感器,使得可以及时进行维护或更换。此外可以将角度传感器集成到制动装置中,由此提高了运行安全性并且由此也特别是通过及时的维护和防止损坏而降低了运行成本。
[0034]重要的还有,制动衬片支架被布置成可移动,并且因此制动作用基本上与制动衬片支架的制动衬片的磨损状态无关。因为可以借助于移动来补偿微小的磨损。由此也提高了运行安全性。
[0035]在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第一壳体件与第二壳体件连接,特别是其中,第一壳体件与第二壳体件的接触区域在轴向方向上比在径向方向上延伸得长。在此优点是,制动器可以设置在抗爆炸压力的壳体中。因此制动器封装地布置并且可作为可运输的单元布置在电机与减速器之间。
[0036]在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轴与电机的转子轴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在此优点是,轴可以经由联轴器、特别是爪形联轴器与转子轴连接。因此,联轴器功能可以集成到制动装置中。制动装置因此也用作电机与减速器之间的适配器,其中,该制动装置例如平衡和/或补偿转子轴的转动轴线与轴的转动轴线的偏差。
[0037]在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轴在其面向转子轴的轴向端部区域上具有在周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爪,
[0038]其中,联接件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与转子轴连接,特别是借助于键连接与转子轴连接,
[0039]其中,联接件在其面向轴的轴向端部区域上具有在周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爪,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装置,其具有减速器、能电磁操纵的制动装置和电机,该减速器具有减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制动装置布置在减速器和电机之间,在制动装置的第一壳体件中接纳有第一轴承,在制动装置的第二壳体件中接纳有第二轴承,轴借助于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能转动地被轴承,轴与减速器的第一传动级的带齿部件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或者与该带齿部件实施成一件式的,轴穿过制动装置的磁体体部伸出,轴与制动衬片支架以不能相对转的方式连接,该制动衬片支架沿轴向方向布置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转动件以能相对于第一壳体件围绕垂直于轴的转动轴线取向的转动轴线转动的方式被支承,螺套以其外螺纹拧入贯穿第一壳体件的螺纹孔中,转动件被接纳在并且能转动地支承在螺套中,转动件在两侧从螺套突出,转动件具有偏心区域,该偏心区域与制动装置的衔铁片作用连接,用于手动操纵地松开制动装置,制动衬片支架布置成能相对于轴平行于轴的转动轴线相对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齿部件是套装式小齿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轴穿过制动装置的铁磁性的线圈体伸出。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螺套由比转动件更软的材料制成,转动件由硬化钢制成,螺套由具有铜的材料制成,和/或,转动件具有凸缘区域,凸缘区域与螺套贴靠,凸缘区域在以转动件的转动轴线为基准的径向方向上在转动件处突出,和/或,凸缘区域沿轴向布置在转动件的非圆形的部段和圆柱状的部段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螺套由铜合金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合金是黄铜。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凸缘区域以转动件的转动轴线为基准沿周向方向无中断、环绕地构造。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件具有非圆形的拱顶式区域,该拱顶式区域伸入卡箍的缺口中,用于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卡箍与转动件,和/或,支撑在第一壳体件处的复位弹簧与卡箍连接,
复位弹簧具有螺旋弹簧和/或由线材制成,该复位弹簧的第一端部弯曲和/或插入到卡箍的缺口中,并且第二端部插入到该第一壳体件中。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壳体件与第二壳体件连接,第一壳体件与第二壳体件的接触区域沿轴向方向比沿径向方向延伸得更长。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轴与所述电机的转子轴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和/或,轴在其面向转子轴的轴向端部区域处具有沿周向方向彼此间隔开的爪,联接件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与转子轴连接,联接件在其面向轴的轴向端部区域处具有沿周向方向彼此间隔开的爪,联接件的爪沿轴向方向所覆盖的区域与轴的爪沿轴向方向所覆盖的区域交叠,由联接件的爪覆盖的以轴的转动轴线为基准的径向距离区域同样被轴的爪覆盖。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联接件与转子轴借助于键连接进行连接。12.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制动衬片支架布置成能相对于轴沿轴向运动,在轴上套装有带动件,该带动件沿周向方向形锁合地与轴连接和/或借助于键连接形锁合地与轴连接,带动件具有外齿部,该外齿部与制动衬片支架的内齿部啮合。13.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衔铁片与磁体体部以不能相对转动而能沿轴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长
申请(专利权)人:SEW电机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