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融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2042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电融雪装置,包括导电加热层、设于导电加热层其中一面的绝缘层以及设于导电加热层另一面的隔热层,导电加热层包括碳纤维布以及穿设于碳纤维布两侧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均每隔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电融雪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施工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导电融雪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人工、机械等桥面除冰雪方法存在严重的滞后性以及效果差等问题。冬季降雪天,在桥梁和道路大长纵坡等危险区域极易出现交通事故。实时融雪技术,即降雪的同时能够融雪,对于交通正常、安全的运营具有重要的意义。电加热桥面板实现桥面融雪化冰成为现阶段以至于将来的主要除冰雪方法,但是现阶段电加热方式主要存在于室内试验阶段,在施工过程中的细节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现有的电加热方法在桥面结构中的整体性以及安全性缺乏考虑,与实际工程存在较大的差别。
[0003]碳纤维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同时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现阶段的碳纤维布主要用在桥梁的补强方面,没有充分的利用碳纤维布的导电性能。首先,在通电过程中,由于碳纤维布完全由碳纤维进行编织制成,碳纤维与普通的电线直接连接时无法完全接触,极易引起电弧,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其次,在实际工程中,当电线与碳纤维布的边或角直接连接后,碳纤维布产生的热量不均匀,严重的影响升温的效果;最后,碳纤维布自身具有导电性能,直接应用于桥梁中容易被破坏以及出现漏电等问题。
[0004]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目前本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电融雪装置,能够有效的减少产生电弧,优化融雪时的升温效果,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导电融雪装置,包括导电加热层、设于所述导电加热层其中一面的绝缘层以及设于所述导电加热层另一面的隔热层,所述导电加热层包括碳纤维布以及穿设于所述碳纤维布两侧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均每隔5

10cm穿过一次所述碳纤维布。
[0008]优选的,所述碳纤维布为双向编织布,且所述碳纤维布的k数为3

24k。
[0009]优选的,所述隔热层包括压延成型的硅酸铝纤维布与三元乙丙橡胶层。
[0010]优选的,所述绝缘层为三元乙丙橡胶层。
[0011]优选的,所述绝缘层、所述导电加热层以及所述隔热层均采用压延成型,所述绝缘层、所述导电加热层以及所述隔热层之间粘黏连接。
[0012]优选的,绝缘层的厚度为2

2.5mm,所述隔热层的厚度为3

3.5mm。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均连接有外接导线。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均为铜线,所述铜线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碳纤维布固定的弯钩。
[0015]优选的,所述铜线的直径为1

2mm,所述外接导线截面尺寸为2.5

4平方毫米。
[0016]优选的,所述外接导线与铜线焊接连接。
[0017]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导电融雪装置,导电加热层包括碳纤维布以及穿设于碳纤维布两侧的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由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均每隔5

10cm穿过一次碳纤维布,能够显著增加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与碳纤维布接触效果,从而能够有效的减少产生电弧,提高使用的安全性,且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反复穿过碳纤维布,能够减少与碳纤维布之间的接触电阻,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优化融雪时的升温效果。另外,由于包括碳纤维布的正面与背面分别设有绝缘层和隔热层,能够起到保护碳纤维布的作用,避免碳纤维层被破坏,同时,还能起到防止漏电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导电融雪装置具体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导电加热层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1]图1

2中:
[0022]10

绝缘层、20

导电加热层、21

碳纤维布、22

第一电极、23

第二电极、24

弯钩、30

隔热层、40

外接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导电融雪装置,能够有效的减少产生电弧,优化融雪时的升温效果,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0025]请参考图1~2,一种导电融雪装置,包括导电加热层20、设于导电加热层20其中一面的绝缘层10以及设于导电加热层20另一面的隔热层30,导电加热层20包括碳纤维布21以及穿设于碳纤维布21两侧的第一电极22 与第二电极23,第一电极22与第二电极23均每隔5

10cm穿过一次碳纤维布。
[0026]其中,第一电极22与第二电极23为两根导线,第一电极22穿设于碳纤维布21的一侧,第二电极23穿设于碳纤维布21的的另一侧,且第一电极22与第二电极23均反复穿过碳纤维布21。
[0027]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导电融雪装置,导电加热层20包括碳纤维布 21以及穿设于碳纤维布21两侧的第一电极22与第二电极23,由于第一电极22与第二电极23均每隔5

10cm穿过一次碳纤维布,能够显著增加第一电极22、第二电极23与碳纤维布21接触效果,从而能够有效的减少产生电弧,提高使用的安全性,且第一电极22与第二电极23反复穿过碳纤维布,能够减少与碳纤维布之间的接触电阻,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优化融雪时的升温效
果。另外,由于包括碳纤维布21的正面与背面分别设有绝缘层 10和隔热层30,能够起到保护碳纤维布21的作用,避免碳纤维层被破坏,同时,还能起到防止漏电的效果,进一步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0028]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考虑到碳纤维布21的具体选择,作为进一步的优选,碳纤维布21为双向编织布,且碳纤维布的k数为3

24k。第一电极22与第二电极23可选用直径为1.2mm的裸铜丝每隔5cm穿过3K的双向编织碳纤维布。
[0029]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考虑到隔热层30与绝缘层10的具体设置方式,作为进一步的优选,隔热层30包括压延成型的硅酸铝纤维布与三元乙丙橡胶层,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融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加热层(20)、设于所述导电加热层(20)其中一面的绝缘层(10)以及设于所述导电加热层(20)另一面的隔热层(30),所述导电加热层(20)包括碳纤维布(21)以及穿设于所述碳纤维布(21)两侧的第一电极(22)与第二电极(23),所述第一电极(22)与所述第二电极(23)均每隔5

10cm穿过一次所述碳纤维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导电融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布(21)为双向编织布,且所述碳纤维布的k数为3

24k。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导电融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30)包括压延成型的硅酸铝纤维布与三元乙丙橡胶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导电融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10)为三元乙丙橡胶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导电融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10)、所述导电加热层(20)以及所述隔热层(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张洪军刘汉涛林艳兵刘恋刘楠楠奚志超张程杨伟达徐国东李岩卞金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庆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