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电池组完全充电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1720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电路,尤其是一种对二次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低损耗二次电池组完全充电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电荷转移方式和可控开关矩阵实现了一种低损耗二次电池组完全充电电路。(*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次电池组完全充电电^各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电电路,尤其是一种对二次电池进行充电的充电 电路。
技术介绍
多节二次电池组成的二次电池组,由于单体差异,采用串联充电时通常 无法达到所有单体的的完全充电。对于多节电池组或大功率电池组,确保全 部单体^t完全充电是必须的。为此通常采用减电流均衡充电方法,即对容量 偏小的电池单体并联电阻旁路充电电流,使全部电池单体都在大致相同的时 间充满,实现电池组的完全充电。但是并联电阻旁^各的充电电流全部变成热 量,导致诸如可靠性、安全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低损耗二次电池组完全充 电电路。本技术采用电荷转移方式和可控开关矩阵实现了一种低损耗二 次电池组完全充电电^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二次电池组完全充电电路,可控开关矩阵SWln,将任意一节电池 单体BAn连接至第一电容Cl;第一可控开关SW1将第一电容C1B端连接至 第二电容C2 A端;第二可控开关SW2将第一电容C1A端连接至第二电容 C2 A端;第三可控开关SW3将第二电容C2 A端连接至电池组正极端子P+ , 第二电容C2B端接电池组负极端子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次电池组完全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可控开关矩阵(SW11~SW1n),将任意一节电池单体(BAn)连接至第一电容(C1)两端;第一可控开关(SW1)将第一电容(C1)B端连接至第二电容(C2)A端;第二可控开关(SW2)将第一电容(C1)A端连接至第二电容(C2)A端;第三可控开关(SW3)将第二电容(C2)A端连接至电池组正极端子(P+),第二电容(C2)B端接电池组负极端子(P-);第一电容(C1)A端通过第一二极管(D1)阳极连接到电池组正极端子(P+);第一电容(C1)B端通过第二二极管(D2)阳极连接到电池组正极端子(P+);主控电路MAIN连接所有电池单体及控制所有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次电池组完全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可控开关矩阵(SW11~SW1n),将任意一节电池单体(BAn)连接至第一电容(C1)两端;第一可控开关(SW1)将第一电容(C1)B端连接至第二电容(C2)A端;第二可控开关(SW2)将第一电容(C1)A端连接至第二电容(C2)A端;第三可控开关(SW3)将第二电容(C2)A端连接至电池组正极端子(P+),第二电容(C2)B端接电池组负极端子(P-);第一电容(C1)A端通过第一二极管(D1)阳极连接到电池组正极端子(P+);第一电容(C1)B端通过第二二极管(D2)阳极连接到电池组正极端子(P+);主控电路MAIN连接所有电池单体及控制所有开关。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电池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牧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高贝嵌入式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