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均流无压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1718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供电或配电电路的调节装置,特别是一种电缆均流无压调节装置,其是通过在同相并联电缆上安装一个均流调节装置,该均流装置为一具有相当导磁率的磁体,高压电缆中的某段在该磁体的包围下,其电感抗会大大增加,这样可通过调整磁体气隙来控制电感抗的大小,从而调节电缆的电流,达到电缆均流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磁体本身不带电,体积小,故操作简单、方便,不需占用送、受端场地进行布置,也不会增加回路负载损耗。(*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供电或配电电路的调节装置,特别是一种电缆均 流无压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城区用电负荷密度不断增大,利用高压电缆传输电能越来越普遍, 同时由 一个电源点通过多个三相回路或采用两才艮及以上的单芯电缆并耳关组 成的三相回路向同一城区的变电所送电的情况也越来越多,这时,会出现 同相的各单芯电缆的输送电流不均衡,不均衡的原因是电缆互感抗不一致及敷设路径不尽相同,不均衡度可达20% 30%,这对送受电方都^[艮不利。 目前要解决该技术问题一般采用两种方法1、釆用加大电缆截面以避免过 载,这是普遍采用的方法,但加大电缆截面积将使投资大大增加,电能损 失也比同截面均流输出电能损失大。2、在回路上串入电抗器,但却带来更 多问题首先,所串入的电抗器体积大,因此要增加所串入的电抗器的布 置位置,尤其在送受两端均为电缆引接的场所,设备布置紧凑,要增加布 置位置就更为困难了;其次,由于增加了串接元件会使供电的可靠性降低; 再者,由于电抗器需要使用供电使用的电能,导致增加回路的电能损耗; 还有,电抗值不易调节,在带电情况下调节难度就更大了,需要增加复杂 的辅助设备。专利技术构成本技术的目的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缆均流无压调节装置,其结构要点在于,包括有圆柱形磁体和紧固件,磁体截面为圆环形状,由复数个扇环形磁体块组合拼装而成,并均匀包围在高压传输电缆需求段的外围,该复数个磁体块相邻间留有至少一个气隙,没有留气隙的相邻两磁体块上安装有紧固件,留有气隙的两相邻磁体块上安装有一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包括两固定件以及一调控器,两固定件分别固定安装在留有气隙的两相邻磁体块上,调控器与两固定件活动连接,可以调节两固定件间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缆均流无压调节装置,其结构要点在于,包括有圆柱形磁体和紧固件,磁体截面为圆环形状,由复数个扇环形磁体块组合拼装而成,并均匀包围在高压传输电缆需求段的外围,该复数个磁体块相邻间留有至少一个气隙,没有留气隙的相邻两磁体块上安装有紧固件,留有气隙的两相邻磁体块上安装有一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包括两固定件以及一调控器,两固定件分别固定安装在留有气隙的两相邻磁体块上,调控器与两固定件活动连接,可以调节两固定件间的距离。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均流无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磁体由 三个扇环形磁体块组合拼装而成一环状结构,并包围在高压传输电缆 的外层上,其中有一相邻的扇环形磁体块间为紧密拼接,没有留气隙, 并安装有紧固件进行固定,另外两相邻的扇环形磁体块间留有气隙。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均流无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磁体由 三个扇环形磁体块组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明览王劲军罗湘梅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福建永福工程顾问有限公司罗明览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