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千伏输电线路用电缆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45148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1 1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10千伏输电线路用电缆连接器,它包括壳体、辅助块、U形螺栓和缠绕钢带,所述壳体是由对称设置且彼此扣合在一起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组成的一柱状体,所述壳体的一端为自由端,朝向电缆来向,另一端为安装端,用于安装辅助块,在所述壳体设置有三个通道,在所述第一通道的前端设置有一个开口由内向外逐渐增大的喇叭口;在第一通道的内壁上设有若干环形的凹槽或者突起。整体上,第一通道与电缆之间形成一个夹角,并配合端部的喇叭口,可以对电缆形成有效的保护,能够减轻风振带来的对电缆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该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架设中使用的五金夹具,具体地说是一种10千伏输电线路用电缆连接器
技术介绍
通常,在10千伏输送电路中,在两个相邻的电线杆之间使用张力夹进行连接,并配合绝缘子使用。一般来说,首先使用钢箍固定在电线杆的顶部,然后使用适用角钢等形成横担,将绝缘子一端固定在横担上,绝缘子的另一端连接一个张力夹,其中该张力夹的作用在于使得电缆涨紧。上述的结构为现有通常的结构,存在的问题是,张力夹一般使用U形螺栓进行紧固,为刚性连接,在紧固点形成较大的应力集中,对电缆造成损伤。另外,现有的张力夹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容易松动的问题,由于外界风力、振动等问题的存在,电缆与张力夹之间存在相对滑动的问题,也对电缆造成二次损伤。目前未见有综合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以申请号为CN97100867.1的电缆架设用缓冲夹具为例,其中的电缆缓冲是通过设置弹簧的方式实现的,但是还是存在电缆与夹具之间相对松动的问题,这是因为,仅仅靠夹持力是难以满足其夹持的要求的,在使用的过程中,电缆和夹具还是存在相对滑动的问题。关于风振的影响夹具中的电缆进口与电缆之间是刚性接触的,形成刚性的链接,且没有特殊的避让措施,进入点附近,由于电缆存在风振的问题,电缆容易折断。这也是现有的所有的电缆夹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10千伏输电线路用电缆连接器,用于电缆的架设,是一种全新结构的电缆连接器,解决连接时对电缆造成的损伤,同时解决风振、松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10千伏输电线路用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辅助块、U形螺栓和缠绕钢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是由对称设置且彼此扣合在一起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组成的一柱状体,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结构上彼此对称,并使用紧固螺栓紧固后形成一体;两个壳体中间的结合面处形成两个彼此平行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壳体的一端为自由端,朝向电缆来向,另一端为安装端,用于安装辅助块,所述辅助块的断面由两个弧形段和两个直线段组成,在辅助块的中具有分别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对应的两个通孔,在辅助块的外端有一个圆弧形的且用于连通两通孔的过渡区,所述辅助块上设有留个紧固孔并通过标准螺栓将辅助块紧固在壳体的安装端上;在辅助块上设置有一对穿孔,同时在辅助块和两壳体上分别设置有方形的缺口,一U型螺栓两端穿过穿孔后被设置在缺口内的螺母固定,其中U形螺栓的设置方位与过渡区彼此交叉、垂直,在所述壳体的第二通道中的中部设置有一个垂直且贯通的第三通道,在所述第一通道的前端设置有一个开口由内向外逐渐增大的喇叭口;在第一通道的内壁上设有若干环形的凹槽或者突起;所述缠绕钢带是由钢带对折形成的,包括固定部和缠绕部,其中固定部为平板状,在固定部中设置有孔,在第一壳体或/和第二壳体的结合面处设置有容纳固定部的暗槽,所述固定部被夹持固定在第一、第二壳体之间;所述缠绕部是预先缠绕形成的螺旋状,使用时,将缠绕部缠绕在电缆上,并在端部使用钢丝缠绕与紧固。作为一进步的方案,所述壳体上的螺栓孔共六组,其中一组螺栓孔用中穿入一个销钉,一Y形支架与所述销钉紧固连接,且所述Y形支架另一端设有与绝缘子进行连接的圆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为铸钢件、锻钢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为圆形通道,且与电缆形成一个过紧的配合,实现压紧。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通道与第二通道之间是圆滑过渡。进一步地,可以在喇叭口处安装一个橡胶套筒,用于缓解电缆在此处的应力。进一步地,在第一通道的后端设置一个锥形孔,锥形孔套置一个锥套,所述锥套采用硬橡胶材质或者高分子耐磨材料,所述锥套侧切一个开口。进一步地,所述过渡区为一个断面为半圆的凹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整体有两个壳体、与一个辅助块和一个U形螺栓组成,可以采用锻造、铸造的方式成型,是一种简洁的五金件,可以定制,且成本较低。涨紧效果好,在内部设置有三个通道,且三个通道彼此进行迂回折弯,并在迂回折弯的过程中形成锁扣,将电缆牢靠的锁紧在其中,形成比较好的锁紧效果。整体上,第一通道与电缆之间形成一个夹角,并配合端部的喇叭口,可以对电缆形成有效的保护,能够减轻风振带来的对电缆的伤害。通过Y形支架与绝缘子进行铰接连接,形成比较好的布局,且铰接点可以活动,进一步地环节风振带来的危害。通过点、线、面的综合锁紧,保证电缆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脱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全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与电缆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两壳体与辅助块的安装示意图。图4为第一壳体的立体图(内侧)。图5为第一壳体的立体图(外侧)。图6为缠绕钢带的立体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与电线杆之间的安装示意图。图中:1第一壳体,11螺栓孔,12自由端,13安装端,2第二壳体,21第一通道,211喇叭口,212锥形孔,213锥套,214凹槽或者突起,22第二通道,23第三通道,3辅助块,31弧形段,32直线段,33通孔,34过渡区,35穿孔,36缺口,4缠绕钢带,41固定部,411孔,412暗槽,42缠绕部,5U形螺栓,6销钉,61Y形支架,7电缆。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7所示,开发的是一种10千伏输电线路用电缆连接器,首先能够解决无损伤连接的问题,其次具有一定的自由度,能够满足电缆振动的要求,柔性连接,避免在连接点形成应力集中。同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缆连接器结构如下:对称设置且彼此扣合在一起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其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结构上彼此对称,并使用紧固螺栓紧固后形成一体。两个壳体紧固后形成一个柱状的实体,优先采用铸钢件、锻钢件,在两个壳体之间形成两排三对螺栓孔11,通过紧固螺栓紧固,紧固后形成一个整体,如图2。两个壳体中间的结合面处形成两个彼此平行的第一通道21和第二通道22,其中,没有通道是由两个壳体中的凹槽形成的,扣合形成的。其中上述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为圆形通道,且与电缆形成一个过紧的配合,实现压紧。两壳体的一端为自由端12,为电缆来源一端,朝向电缆来向。另一端为安装端13,用于安装辅助块3,以及用于其它辅助部件的安装。辅助块为钢制构件,一般为与壳体相同材质的部件。辅助块3的断面与两壳体组成的轮廓相当,为标准跑道的样式,由两个弧形段31和两个直线段32组成。在辅助块3的中具有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10千伏输电线路用电缆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10千伏输电线路用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辅助块、U形螺栓和缠绕钢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是由对称设置且彼此扣合在一起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组成的一柱状体,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结构上彼此对称,并使用紧固螺栓紧固后形成一体;两个壳体中间的结合面处形成两个彼此平行的第一通道(21)和第二通道(22),所述壳体的一端为自由端(12),朝向电缆来向,另一端为安装端(13),用于安装辅助块(3),所述辅助块(3)的断面由两个弧形段(31)和两个直线段(32)组成,在辅助块(3)的中具有分别与第一通道(21)和第二通道(22)对应的两个通孔(33,在辅助块(3)的外端有一个圆弧形的且用于连通两通孔的过渡区(34),所述辅助块(3)上设有留个紧固孔并通过标准螺栓将辅助块紧固在壳体的安装端上;在辅助块(3)上设置有一对穿孔(35),同时在辅助块(3)和两壳体上分别设置有方形的缺口(36),一U型螺栓两端穿过穿孔(35)后被设置在缺口(36)内的螺母固定,其中U形螺栓(5)的设置方位与过渡区彼此交叉、垂直,在所述壳体的第二通道(22)中的中部设置有一个垂直且贯通的第三通道(23),在所述第一通道(21)的前端设置有一个开口由内向外逐渐增大的喇叭口(211);在第一通道(21)的内壁上设有若干环形的凹槽或者突起(214);所述缠绕钢带(4)是由钢带对折形成的,包括固定部(41)和缠绕部(42),其中固定部(41)为平板状,在固定部(41)中设置有孔(411),在第一壳体或/和第二壳体的结合面处设置有容纳固定部的暗槽(412),所述固定部被夹持固定在第一、第二壳体之间;所述缠绕部(42)是预先缠绕形成的螺旋状,使用时,将缠绕部缠绕在电缆上,并在端部使用钢丝缠绕与紧固。...

【技术特征摘要】
1.10千伏输电线路用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辅助块、U
形螺栓和缠绕钢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是由对称设置且彼此扣合在一起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
组成的一柱状体,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结构上彼此对称,并使用
紧固螺栓紧固后形成一体;两个壳体中间的结合面处形成两个彼此平行的第一
通道(21)和第二通道(22),所述壳体的一端为自由端(12),朝向电缆来向,
另一端为安装端(13),用于安装辅助块(3),
所述辅助块(3)的断面由两个弧形段(31)和两个直线段(32)组成,
在辅助块(3)的中具有分别与第一通道(21)和第二通道(22)对应的两个通
孔(33,在辅助块(3)的外端有一个圆弧形的且用于连通两通孔的过渡区(34),
所述辅助块(3)上设有留个紧固孔并通过标准螺栓将辅助块紧固在壳体
的安装端上;在辅助块(3)上设置有一对穿孔(35),同时在辅助块(3)和两
壳体上分别设置有方形的缺口(36),一U型螺栓两端穿过穿孔(35)后被设置
在缺口(36)内的螺母固定,其中U形螺栓(5)的设置方位与过渡区彼此交叉、
垂直,
在所述壳体的第二通道(22)中的中部设置有一个垂直且贯通的第三通道
(23),在所述第一通道(21)的前端设置有一个开口由内向外逐渐增大的喇叭
口(211);在第一通道(21)的内壁上设有若干环形的凹槽或者突起(214);
所述缠绕钢带(4)是由钢带对折形成的,包括固定部(41)和缠绕部(42),
其中固定部(41)为平板状,在固定部(41)中设置有孔(411),在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锋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陆枋志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