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触控键盘及其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1490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发光触控键盘及其背光模组,其中发光触控键盘包含触控感应层、多个键帽及背光模组。多个键帽排列于触控感应层上方并可相对于触控感应层上下移动。多个键帽的顶面上定义触控区及非触控区,触控区于触控感应层上的投影与触控感应层的感应区相同。发光触控键盘可通过背光模组以选择性地对应触控区提供背光。实际应用中,背光模组可包含导光结构及至少光源,利用导光结构对着对应触控区的多个键帽提供背光。或是背光模组可包含多个光源,位于对应触控区的多个键帽下方。每一个光源对应一个键帽,以提供对应键帽背光。以提供对应键帽背光。以提供对应键帽背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触控键盘及其背光模组


[0001]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触控键盘,尤指一种发光触控键盘的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0002]一般广泛使用的人机输入装置主要为键盘与鼠标。一般笔记型计算机或平板计算机皆有触控板或是荧幕可触控,故可省去鼠标。桌上型计算机或是智慧电视原则上仍需鼠标。对此,市面上已有结合触控功能的键盘,以减少外接装置的数量。又,配备此类键盘的笔记型计算机可省去触控板,增加下盖配置弹性,例如加大键帽,配置朝上扩音的喇叭等。此类键盘(或称触控键盘)能感应使用者于键帽上的移动以作为触控输入,按键本身亦可为使用者按压以作按键输入。触控键盘在功能切换时(例如在按键模式与触控模式间的切换),触控键盘本身原则上不会有明显的指示,使得使用者需猜测触控键盘目前的模式以能正确使用,造成操作上的不便。此外,触控键盘可能非所有按键均会参与触控感应,故若非触控键盘本身有醒目标示或使用者特别记住,使用者原则上无从知悉触控感应的范围,此亦造成操作上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触控键盘及其背光模组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用于触控键盘中,该触控键盘具有多个键帽并于该多个键帽的顶面上定义触控区及非触控区,该背光模组包含:
[0005]导光结构,具有第一出光面,该第一出光面具有轮廓,与该触控区的轮廓匹配;以及
[0006]至少一个第一光源,邻近该导光结构设置;
[0007]其中,该至少一个第一光源发射的光线进入该导光结构并经该导光结构导引以自该第一出光面射出该导光结构,照射对应该触控区的多个键帽。
[0008]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背光模组还包含至少一个第二光源,邻近该导光结构设置,其中该导光结构具有第二出光面,与该非触控区的轮廓匹配,该至少一个第二光源发射的光线进入该导光结构并经该导光结构导引以自该第二出光面射出该导光结构,照射对应该非触控区的多个键帽。
[0009]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导光结构包含第一导光片及与该第一导光片水平相邻的第二导光片,该第一导光片与该第二导光片间具有介质,该介质的折射率大于该第一导光片及该第二导光片的折射率,该第一导光片形成该第一出光面,该第二导光片形成该第二出光面。
[0010]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二导光片围绕该第一导光片。
[0011]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背光模组还包含至少一个第三光源,邻近该导光结构设置,其中该至少一个第三光源发射的光线进入该导光结构并经该导光结构导引以自该第一
出光面射出该导光结构,照射对应该触控区的多个键帽,该第一光源及该第三光源发射不同色的光线。
[0012]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光源与该第二光源发射相同色的光线。
[0013]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背光模组包含多个第一光源,该多个第一光源位于该第一出光面的同一侧且以不同方向发射光线。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用于触控键盘中,该触控键盘具有多个键帽并于该多个键帽的顶面上定义触控区及非触控区,该背光模组包含:
[0015]多个第一光源,位于对应该触控区的多个键帽下方,每一个第一光源对应一个键帽。
[0016]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背光模组还包含导光结构及至少一个第二光源,其中该导光结构具有出光面,与该非触控区匹配,该至少一个第二光源邻近该导光结构设置,该至少一个第二光源发射的光线进入该导光结构并经该导光结构导引以自该出光面射出该导光结构,照射对应该非触控区的多个键帽。
[0017]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导光结构围绕该多个第一光源。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发光触控键盘,该发光触控键盘包含:
[0019]触控感应层,具有感应区;
[0020]多个键帽,水平排列于该触控感应层上方,该键帽相对于该触控感应层上下移动,该多个键帽的顶面上定义触控区,该触控区于该触控感应层上的投影与该感应区相同;以及
[0021]如前文所述的背光模组,设置于该多个键帽下方。
[0022]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感应区为光穿过的区域,该导光结构叠置于该触控感应层下方。
[0023]相较于先前技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发光触控键盘包含触控感应层、多个键帽及如前述的背光模组。触控感应层具有感应区。多个键帽水平排列于触控感应层上方,键帽可相对于触控感应层上下移动,多个键帽的顶面上定义触控区,触控区于触控感应层上的投影与感应区相同。背光模组的导光结构设置于多个键帽下方。同样的,于实际应用中,当发光触控键盘于触控模式运作时,可通过背光模组照射触控区,以提示使用者触控区所及的范围,方便使用者操作。
[0024]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发光触控键盘的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中发光触控键盘的功能方块图。
[0027]图3为图1中发光触控键盘部分构件的爆炸图。
[0028]图4为图1中发光触控键盘沿线X

X的剖面图。
[0029]图5为图3中触控感应层电极布局的示意图。
[0030]图6为图5中圆圈A的放大图。
[0031]图7为图3中背光模组的爆炸图。
[0032]图8为图3中背光模组的俯视图。
[0033]图9为图8中背光模组根据变化例的俯视图。
[0034]图10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发光触控键盘部分构件的爆炸图。
[0035]图11为图10中背光模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使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0037]请参阅图1至图4。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发光触控键盘1包含装置壳体10、多个键帽12(于图3中仅择一标示)、底板14、多个升降机构16(仅绘示于图4中以简化图式)、薄膜电路板18、触控感应层20、背光模组22及控制器24。装置壳体10包含上壳102及下壳104,其他构件容置其间。多个键帽12设置于底板14的上且露出于上壳102。多个升降机构16(例如但不限于剪刀脚支架)连接至多个键帽12与底板14之间。薄膜电路板18及触控感应层20叠置于底板14上。键帽12能经由对应的升降机构16相对于底板14、薄膜电路板18及触控感应层20上下移动(即沿垂直于键盘底板的垂直方向Dv(以双头箭头表示于图中)移动);被按压的键帽12可经由设置于其下方对应的弹性复位件17(仅绘示于图4中以简化图式;例如但不限于橡胶圆突)向上回到原位。薄膜电路板18(以单一结构板件绘示以简化图式)对应多个键帽12具有多个按键开关18a(于图3中以带影线圆圈表示)。控制器24(例如以电路板模组为例,其包含印刷电路板及设置于印刷电路板上的处理/控制芯片、连接界面及所需电子元件等)与薄膜电路板18、触控感应层20及背光模组22电连接。键帽12可被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用于触控键盘中,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键盘具有多个键帽并于该多个键帽的顶面上定义触控区及非触控区,该背光模组包含:导光结构,具有第一出光面,该第一出光面具有轮廓,与该触控区的轮廓匹配;以及至少一个第一光源,邻近该导光结构设置;其中,该至少一个第一光源发射的光线进入该导光结构并经该导光结构导引以自该第一出光面射出该导光结构,照射对应该触控区的多个键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至少一个第二光源,邻近该导光结构设置,其中该导光结构具有第二出光面,与该非触控区的轮廓匹配,该至少一个第二光源发射的光线进入该导光结构并经该导光结构导引以自该第二出光面射出该导光结构,照射对应该非触控区的多个键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导光结构包含第一导光片及与该第一导光片水平相邻的第二导光片,该第一导光片与该第二导光片间具有介质,该介质的折射率大于该第一导光片及该第二导光片的折射率,该第一导光片形成该第一出光面,该第二导光片形成该第二出光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导光片围绕该第一导光片。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至少一个第三光源,邻近该导光结构设置,其中该至少一个第三光源发射的光线进入该导光结构并经该导光结构导引以自该第一出光面射出该导光结构,照射对应该触控区的多个键帽,该第一光源及该第三光源发射不同色的光线。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光源与该第二光源发射相同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伟彦
申请(专利权)人: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