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制品钻铣加工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50440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动上料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制品钻铣加工自动上料装置,其提高了便利性,提高了加工效率;包括基座、一号挡板、二号挡板、多个转辊、多个隔板、放料框、输送辊、一号齿轮、轴承、转轴、二号齿轮、底座、第一电机、转动轴、三号齿轮、不完全齿轮、四号齿轮、传送带和钻铣机构,一号挡板、二号挡板和底座的底端均连接基座的顶端,多个转辊在一号挡板和二号挡板之间转动安装,多个转辊之间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多个隔板等距的安装在传送带的外端,放料框的内部有腔室,放料框的顶端设置有进口,放料框的底端设置有出口,放料框的底端分别连接一号挡板和二号挡板的顶端,输送辊在放料框的内部转动安装。输送辊在放料框的内部转动安装。输送辊在放料框的内部转动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制品钻铣加工自动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上料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制品钻铣加工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经常使用铣床来加工轴件,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进行手工的上料和下料。
[0003]当使用铣床对一批轴件进行批量加工时,重复相同的加工动作并得到相同形状的轴件,直到完成整批轴件的加工,人工装夹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较高,每次装夹轴件的误差也不稳定,使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提高了便利性,提高了加工效率的一种金属制品钻铣加工自动上料装置。
[0005]本技术的一种金属制品钻铣加工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基座、一号挡板、二号挡板、多个转辊、多个隔板、放料框、输送辊、一号齿轮、轴承、转轴、二号齿轮、底座、第一电机、转动轴、三号齿轮、不完全齿轮、四号齿轮、传送带和钻铣机构,一号挡板、二号挡板和底座的底端均连接基座的顶端,多个转辊在一号挡板和二号挡板之间转动安装,多个转辊之间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多个隔板等距的安装在传送带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制品钻铣加工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一号挡板(2)、二号挡板(3)、多个转辊(4)、多个隔板(5)、放料框(6)、输送辊(7)、一号齿轮(8)、轴承(9)、转轴(10)、二号齿轮(11)、底座(12)、第一电机(13)、转动轴(14)、三号齿轮(15)、不完全齿轮(16)、四号齿轮(17)、传送带(18)和钻铣机构,一号挡板(2)、二号挡板(3)和底座(12)的底端均连接基座(1)的顶端,多个转辊(4)在一号挡板(2)和二号挡板(3)之间转动安装,多个转辊(4)之间通过传送带(18)传动连接,多个隔板(5)等距的安装在传送带(18)的外端,放料框(6)的内部有腔室,放料框(6)的顶端设置有进口,放料框(6)的底端设置有出口,放料框(6)的底端分别连接一号挡板(2)和二号挡板(3)的顶端,输送辊(7)在放料框(6)的内部转动安装,输送辊(7)上设置有槽口,输送辊(7)的前端延伸至放料框(6)的外侧并且连接一号齿轮(8)的后端,轴承(9)安装在放料框(6)的前端,转轴(10)与轴承(9)转动连接,转轴(10)的前端连接二号齿轮(11)的后端,第一电机(13)安装在底座(12)的顶端,第一电机(13)的输出端连接转动轴(14)的前端,三号齿轮(15)和不完全齿轮(16)均安装在转动轴(14)上,一个转辊(4)的前端延伸至一号挡板(2)的前侧并且连接四号齿轮(17)的后端,二号齿轮(11)分别与三号齿轮(15)和一号齿轮(8)啮合,不完全齿轮(16)与四号齿轮(17)啮合,钻铣机构安装在一号挡板(2)和二号挡板(3)的顶端,用于对轴件的铣加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思巍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旅顺华海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