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六氟磷酸锂合成的自吸式高效合成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042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六氟磷酸锂合成的自吸式高效合成釜,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内部插设有复合搅拌装置,所述复合搅拌装置上方设有电机,所述复合搅拌装置包括输气管以及搅拌杆,所述输气管固定悬置于反应釜内部,所述输气管内部竖直贯穿设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方与电机相连接,所述搅拌杆中部设有分散叶轮;所述输气管上方设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六氟磷酸锂合成的自吸式高效合成釜,结构上设有复合搅拌装置,在搅拌杆中部采用分散叶轮破碎和分散五氟化磷气泡,从而提高反应效率;通过采用搅拌轴与输气管的相结合,克服进气管被生成的六氟磷酸锂结晶堵塞,并通过增加气液接触面,进而提高反应效率。进而提高反应效率。进而提高反应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六氟磷酸锂合成的自吸式高效合成釜


[0001]本技术是一种用于六氟磷酸锂合成的自吸式高效合成釜,属于六氟磷酸锂加工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五氟化磷气体通入方式大多是采用深入釜内的多个通气管,将五氟化磷气体直接通入溶液,或将气管内置于搅拌设备,在搅拌的同时进行通气,但它们都有着一定缺陷,前者设备结构冗余且管道容易结晶堵塞,需要定时清理或设置处理装置;而后者通气速率存在波动,且气体分散度和通气的效率皆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六氟磷酸锂合成的自吸式高效合成釜,以解决的现有技术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六氟磷酸锂合成的自吸式高效合成釜,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内部插设有复合搅拌装置,所述复合搅拌装置上方设有电机。
[0005]所述复合搅拌装置包括输气管以及搅拌杆,所述输气管固定悬置于反应釜内部,所述输气管内部竖直贯穿设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上方与电机相连接,所述搅拌杆中部设有分散叶轮;所述输气管上方设有进气阀,所述输气管下方内部设有轴承架,所述轴承架内部的滚珠与搅拌杆外侧面相贴合,所述输气管与分散叶轮重合的侧壁设有间距一致且规则分布的若干个气孔,所述输气管上端与搅拌杆接触位置设有轴承盘。
[0006]进一步地,所述分散叶轮中间的转筒内部中空,所述转筒下方设有转盘,所述转盘与搅拌杆垂直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杆底部还设有四叶涡轮。r/>[0008]进一步地,所述分散叶轮还设有若干个与转筒相连接的叶片,所述叶片上下侧面设有环盘。
[0009]进一步地,所述转筒侧面设有若干个条形通孔。
[0010]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叶片之间设有一个条形通孔。
[0011]进一步地,所述反应釜是上下为等半径的球状曲面封头,中部以柱状连接的立式胶囊状釜体。
[0012]进一步地,所述反应釜外围设有若干个环形温控管。
[0013]进一步地,所述进气阀为单向进气阀。
[0014]进一步地,所述进气阀侧面设有侧管,用于输送外部的气体。
[0015]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一种用于六氟磷酸锂合成的自吸式高效合成釜,结构上设有复合搅拌装置,在搅拌杆中部采用分散叶轮破碎和分散五氟化磷气泡,从而提高反应效率;
[0017]在搅拌杆底部采用四叶涡轮搅拌,容器液体能够形成漩涡,吸入液面的气体,减少五氟化磷气体逸散,提高五氟化磷气体利用率,减少废气产生,维持合成环境处于微负压状态,降低了泄漏的危险性,使得实际操作更加安全;
[0018]通过采用搅拌轴与输气管的相结合,克服进气管被生成的六氟磷酸锂结晶堵塞的问题,并通过增加气液接触面,进而提高反应效率。
附图说明
[0019]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0]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六氟磷酸锂合成的自吸式高效合成釜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复合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分散叶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分散叶轮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四叶涡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轴承盘的俯视透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轴承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反应釜

1、复合搅拌装置

2、电机

3;
[0028]输气管

21、搅拌杆

22;
[0029]分散叶轮

221、四叶涡轮

222;
[0030]轴承架

211、滚珠

212、气孔

213、轴承盘

214;
[0031]转筒

2211、转盘

2212、叶片

2213、环盘

2214;
[0032]环形温控管

11。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34]请参阅图1

图7,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六氟磷酸锂合成的自吸式高效合成釜技术方案,包括:反应釜1,所述反应釜1内部插设有复合搅拌装置2,所述复合搅拌装置2上方设有电机3,所述复合搅拌装置2包括输气管21以及搅拌杆22,所述输气管21固定悬置于反应釜1内部,所述输气管21内部竖直贯穿设有搅拌杆22,所述搅拌杆22上方与电机3 相连接,所述搅拌杆22中部设有分散叶轮221;所述输气管21上方设有进气阀,所述输气管21下方内部设有轴承架211,所述轴承架211内部的滚珠212与搅拌杆22外侧面相贴合,所述输气管21与分散叶轮221 重合的侧壁设有间距一致且规则分布的若干个气孔213,所述输气管21 上端与搅拌杆22接触位置设有轴承盘214。
[0035]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分散叶轮221中间的转筒2211内部中空,所述转筒2211下方设有转盘2212,所述转盘2212与搅拌杆22垂直连接,所述搅拌杆22底部还设有四叶涡轮222,所述分散叶轮221还设有若干个与转筒2211相连接的叶片2213,所述叶片2213上下侧面设有环盘 2214,所述转筒2211侧面设有若干个条形通孔,两个所述叶片2213之间设有一
个条形通孔。
[0036]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反应釜1是上下为等半径的球状曲面封头,中部以柱状连接的立式胶囊状釜体,所述反应釜1外围设有若干个环形温控管11,所述进气阀为单向进气阀,所述进气阀侧面设有侧管,用于输送外部的气体。
[0037]本技术的具体使用:
[0038]在使用状态下,电机3持续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搅拌杆22带动分散叶轮221与四叶涡轮222进行旋转,输气管21由于下方内部设有轴承架211用于保持与搅拌杆22的距离,并且在滚珠212的辅助下,搅拌杆22 在旋转状态下能够稳定保持同一轴心,在轴承架211的作用下,能够令输气管21与其内部的搅拌杆22保持同一轴心的状态,且其二者中间空间为气体的输送空间。
[0039]此时,气体通过进气阀进入输气管21中,通过输气管21下方以及侧面设置的气孔213将气体输送至分散叶轮221中间的转筒2211中。五氟化磷气体通过转筒2211侧面的条形通孔进入分散叶轮221中两个叶片2213 的中间,在进入LiF
·
HF溶液中的五氟化磷气体会迅速形成气泡,通过高速旋转的叶片2213能够将含有五氟化磷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六氟磷酸锂合成的自吸式高效合成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1),所述反应釜(1)内部插设有复合搅拌装置(2),所述复合搅拌装置(2)上方设有电机(3);所述复合搅拌装置(2)包括输气管(21)以及搅拌杆(22),所述输气管(21)固定悬置于反应釜(1)内部,所述输气管(21)内部竖直贯穿设有搅拌杆(22),所述搅拌杆(22)上方与电机(3)相连接,所述搅拌杆(22)中部设有分散叶轮(221);所述输气管(21)上方设有进气阀,所述输气管(21)下方内部设有轴承架(211),所述轴承架(211)内部的滚珠(212)与搅拌杆(22)外侧面相贴合,所述输气管(21)与分散叶轮(221)重合的侧壁设有间距一致且规则分布的若干个气孔(213),所述输气管(21)上端与搅拌杆(22)接触位置设有轴承盘(2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六氟磷酸锂合成的自吸式高效合成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叶轮(221)中间的转筒(2211)内部中空,所述转筒(2211)下方设有转盘(2212),所述转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庭戴浩翔杨瑞甫赖育河谢光明蓝茂炜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龙德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