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导电耐蚀非晶/纳米晶复合共存的涂层及其制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表面工程防护
,涉及一种高导电耐蚀非晶/纳米晶复合共存的涂层及其制法与应用,尤其涉及一种高导电耐蚀非晶/纳米晶(Cr
‑
Al
‑
C/Cr2AlC)复合共存的涂层及其制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年,随着汽车技术革新的迫切需求以及燃料电池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国政府和公司致力于推动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其中,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s)是继固体燃料电池之后的第五代燃料电池,具有高效节能、高比能量、低温快速启动和高平稳运行的优点,在新能源汽车、固定/便携式电源方面迅速发展,并且已经开始广泛地应用于汽车、飞机、轮船等领域,但是由于其成本高、体积大等因素使得其在交通运输、民用汽车等领域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在PEMFCs中,双极板是分隔反应气体并通过流场将燃料反应气体导入燃料电池、收集并传导电流和支撑膜电极,同时还担负起整个电池系统的散热和排水功能的关键功能部件,占据着燃料电池80%的总质量,以及约18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导电耐蚀非晶/纳米晶复合共存的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金属基体;采用电弧离子镀复合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技术,以Cr靶作为电弧靶,以Al靶作为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靶,以甲烷为工作气体,在所述金属基体表面沉积形成Cr
‑
Al
‑
C层;以及,对沉积有所述Cr
‑
Al
‑
C层的金属基体进行真空低温热处理,制得高导电耐蚀非晶/纳米晶复合共存的涂层;其中所述涂层具有非晶结构与纳米晶结构,所述非晶结构为质厚条纹结构,所述非晶结构为Cr
‑
Al
‑
C;所述纳米晶结构为六方相层状结构,所述纳米晶结构为Cr2AlC MAX相;所述涂层的结晶度为20%~8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采用电弧离子镀复合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技术,将金属基体置于反应腔体中,以Cr靶作为电弧靶,以Al靶作为高功率脉冲磁控溅射靶,以甲烷和惰性气体为工作气体,在所述金属基体表面沉积形成Cr
‑
Al
‑
C层,其中,金属基体偏压为
‑
30~
‑
90V,高功率脉冲占空比为20~50%,Al靶的溅射平均功率为2000~3000W,Cr靶的电流为20~50A,甲烷的通入流量为15~20sccm,惰性气体的通入量为150~200sccm,沉积温度为150~300℃,沉积时间为60min~300min。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r靶的电流为40~50A。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爱英,马冠水,袁江淮,王振玉,王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