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的火盖以及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9909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的火盖以及燃烧器。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的火盖,包括内环火盖与围在所述内环火盖外围的外环火盖,所述内环火盖包括下盖体以及盖设于所述下盖体之上的上盖体,所述下盖体和所述上盖体之间形成容纳空气的容气腔,还包括设在上盖体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延伸至所述容器腔内以限制所述上盖体在所述下盖体的移动范围。这使得第一限位部的移动会受到容气腔的限制,第一限位部可以限制上盖体的移动范围。即使在受到外力等特殊情况,使得上盖体在下盖体上产生位移,由于第一限位部和容气腔的配合,上盖体在下盖体的移动范围也会受到限制,减少因为上盖体的移动范围过大使得溢出的汤汁进入容气腔的可能性。汁进入容气腔的可能性。汁进入容气腔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的火盖以及燃烧器


[0001]本申请涉及燃气灶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以及燃烧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国专利CN205316327U公开一种火盖组件及应用此火盖组件的燃气灶,其中,该火盖组件包括火盖、中心火盖以及限位件,火盖包括顶壁和自顶壁周缘延伸的第一围壁,顶壁中部开设有通孔;在第一围壁内设有第二围壁,该第二围壁所围成的空间与通孔相通,构成第一传火通道;中心火盖的顶壁与底壁之间轴向开设有多个第一火孔,中心火盖被装设至第一传火通道内时,第一火孔与通孔相通;第二围壁的内壁上设有用以装设中心火盖的限位部,中心火盖被装设至限位部与限位件后,限位件凸出第二围壁内壁的部分抵接中心火盖,以将中心火盖限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以及燃气灶。
[0004]本技术的实施例一方面是关于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的火盖,包括内环火盖与围在所述内环火盖外围的外环火盖,所述内环火盖包括下盖体以及盖设于所述下盖体之上的上盖体,所述下盖体和所述上盖体之间形成容纳空气的容气腔,还包括设在上盖体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延伸至所述容器腔内以限制所述上盖体在所述下盖体的移动范围。
[0005]通过设置在上盖体设置第一限位部,由于第一限位部位于容气腔内,这使得第一限位部的移动会受到容气腔的限制,第一限位部可以限制上盖体的移动范围。即使在受到外力等特殊情况,使得上盖体在下盖体上产生位移,由于第一限位部和容气腔的配合,上盖体在下盖体的移动范围也会受到限制,减少因为上盖体的移动范围过大使得溢出的汤汁进入容气腔的可能性,避免溢出的汤汁进入文丘里管而造成回火爆炸等现象。
[0006]根据本技术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所述内环火盖还包括形成所述容气腔的环壁,所述限位部从上盖体的下表面向下延伸并且伸入所述容气腔与所述环壁配合,所述环壁环绕所述第一限位部,以限制所述第一限位部在所述容气腔内的移动。从而,即使在有外力的特殊情况下,第一限位部产生了位移,由于环壁围绕第一限位部,使得第一限位部只能在容气腔内移动,限制了第一限位部的移动范围,进而限制了上盖体的移动范围,减少因为上盖体的移动范围过大使得溢出的汤汁进入容气腔的可能性。
[0007]根据本技术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所述内环火盖上设有供所述燃气流出的出火孔,当所述第一限位部在容气腔内移动抵靠到所述容气腔的环壁时,所述出火孔在所述上盖体竖直方向上的投影范围内。
[0008]从而,即使在有外力的特殊情况下,第一限位部在容气腔内移动,当第一限位部移动到最大可移动位置,即第一限位抵靠到容气腔的环壁时,出火孔仍然在上盖体竖直方向
上的投影范围内,出火控仍然在上盖体的保护范围内,溢出的汤汁会被上盖体挡住,减少溢出的汤汁通过出火孔流入燃烧器进入文丘里管的可能性。
[0009]根据本技术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容气腔的内径,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可移动范围是所述容气腔的内径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外径的差值。这限制了圆环的可移动范围,使得圆环只能在容气腔的内径和圆环的外径的差值的范围内移动。
[0010]根据本技术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限位部被构造为镂空结构,进入所述容气腔的气流穿过所述第一限位部。这使得第一限位部不仅可以限制上盖体的移动,而且不会影响容气腔内的空气流动。
[0011]根据本技术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位于所述上盖体下方并且与所述上盖体同心的圆环,进入所述容气腔的气流穿过所述圆环。从而,不仅第一限位部将上盖体居中定位在下盖体上,而且第一限位部不会影响气流流通。
[0012]根据本技术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所述内环还包括多个连接所述圆环和所述上盖体的柱状部,所述柱状部间隔设置在所述上盖体和所述圆环之间。从而,间隔设置的柱状部既可以保证结构的强度要求,同时柱状部之间的间隙便于空气流通,不影响燃烧效率。
[0013]根据本技术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所述内环火盖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盖体上的用以限制所述上盖体移动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第一限位部上方。从而,通过双重限位,不仅可以使得上盖体准备定位在下盖体,便于上盖体在下盖体的安装,而且在上盖体安装到下盖体之后,即使碰到外力等特殊情况,上盖体的移动范围也会被限制。
[0014]通过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的双重限位,进一步减少上盖体放偏的可能性,避免因为上盖体移位而使溢出的汤汁流入燃烧器进入文丘里管的现象。
[0015]根据本技术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所述内环火盖还包括形成所述容气腔的环壁,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环壁抵触。从而,通过第二限位部和环壁的抵触设计,减少了上盖体在放入下盖体上之后移动的可能性,使得上盖体很好地定位在下盖体上。
[0016]根据本技术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与所述上盖体同心的圆环状的凸台,所述凸台的外径的尺寸与所述环壁的内径的尺寸大致相同。从而,圆环状的凸台与环壁的周围都相抵触,当安装上盖体时,可以准确地将上盖体定位在下盖体上,可以快速准确地安装上盖体,有利于提高安装效率,同时凸台也可以限制上盖体移动,使得上盖体维持在合适的位置。
[0017]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是关于一种燃烧器,包括如上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的火盖。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燃烧器的局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内环火盖的局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0020]图3是图2的爆炸图;
[0021]图4是图2沿着A

A方向的剖视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燃烧器100
ꢀꢀꢀꢀꢀꢀ
火盖10
ꢀꢀꢀꢀꢀꢀꢀꢀꢀꢀ
内环火盖20
ꢀꢀꢀꢀꢀꢀꢀꢀꢀꢀ
外环火盖30
[0024]上盖体21
ꢀꢀꢀꢀꢀꢀꢀ
下盖体22
ꢀꢀꢀꢀꢀꢀꢀꢀ
容气腔23
ꢀꢀꢀꢀꢀꢀꢀꢀꢀꢀꢀꢀ
环壁24
[0025]第一限位部25
ꢀꢀꢀꢀ
第二限位部26
ꢀꢀꢀꢀ
柱状部27
ꢀꢀꢀꢀꢀ
燃烧器底座40
[0026]出火孔28
ꢀꢀꢀꢀꢀꢀ
内环引射管50
ꢀꢀꢀꢀ
外环引射管60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对本申请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0028]如1图所示,燃烧器100包括燃烧器底座40和火盖10,火盖10位于燃烧器底座40上。其中,火盖10包括内环火盖20以及围绕内环火盖20的外环火盖30。
[0029]如图2至4所示,内环火盖20包括下盖体22和上盖体21,在内环火盖2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100)的火盖(10),包括内环火盖(20)与围在所述内环火盖(20)外围的外环火盖(30),所述内环火盖(20)包括下盖体(22)以及盖设于所述下盖体(22)之上的上盖体(21),所述下盖体(22)和所述上盖体(21)之间形成容纳空气的容气腔(2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上盖体(21)的第一限位部(25),所述第一限位部(25)延伸至所述容气腔内以限制所述上盖体(21)在所述下盖体(22)的移动范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100)的火盖(1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火盖(20)还包括形成所述容气腔(23)的环壁(24),所述限位部从上盖体(21)的下表面向下延伸并且伸入所述容气腔(23),所述环壁(24)环绕所述第一限位部(25),以限制所述第一限位部(25)在所述容气腔(23)内的移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100)的火盖(1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火盖(20)上设有供所述燃气流出的出火孔(28),当所述第一限位部(25)在容气腔(23)内移动抵靠到所述容气腔(23)的环壁(24)时,所述出火孔(28)在所述上盖体(21)竖直方向上的投影范围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100)的火盖(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25)的外径小于所述容气腔(23)的内径,所述第一限位部(25)的可移动范围是所述容气腔(23)的内径与所述第一限位部(25)外径的差值。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娟张神洲骆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