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炉的火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6091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气炉的火盖,本产品火盖的顶壁设置有若干个燃烧火孔组,燃烧火孔组至少包括两条长条形的下凹火孔槽和设置在两条下凹火孔槽之间隆起的导气桥,两条下凹火孔槽左右相对布置,导气桥的左右底边均与火盖的顶壁之间设置有长条形的燃气喷出间隙,燃气喷出间隙一共两条且左右相对布置,燃气喷出间隙位于下凹火孔槽的底部一侧;本产品的每个燃烧火孔组独立燃烧,两条下凹火孔槽比较邻近,燃烧时火苗可以合在一起,这样就增加火苗的高度,这样就加大燃烧火力;燃烧火孔组之间加宽了燃烧间隙,这样可以补充更多的空气进行燃烧。燃烧。燃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气炉的火盖


[0001]本技术涉及燃气炉配件,具体是一种燃气炉的火盖。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燃气炉外环火盖的长条式分火孔都是独立单道设置,每条长条式分火孔都是独立燃烧,长条式分火孔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不能形成火孔组燃烧,不能分组燃烧,燃烧时火苗不高,其燃烧火力就有限,如果要大功率一些,只能将分盖和炉头底座做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可以设置分组燃烧、通过分组燃烧增加火苗的高度,加大燃烧火力的燃气炉的火盖。
[0004]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燃气炉的火盖,包括火盖本体,火盖本体为一体成型,所述火盖的顶壁设置有若干个燃烧火孔组,燃烧火孔组至少包括两条长条形的下凹火孔槽和设置在两条下凹火孔槽之间隆起的导气桥,两条下凹火孔槽左右相对布置,导气桥的左右底边均与火盖的顶壁之间设置有长条形的燃气喷出间隙,燃气喷出间隙一共两条且左右相对布置,燃气喷出间隙位于下凹火孔槽的底部一侧。
[0006]本技术的一种燃气炉的火盖有益效果为:本产品主要是在火盖的顶壁设置至少两条长条形的下凹火孔槽和在两条下凹火孔槽之间设置隆起的导气桥,在下凹火孔槽的底部布置长条形的燃气喷出间隙,由此组成一个燃烧火孔组,整个火盖的顶壁设置有若干组,每个燃烧火孔组独立燃烧,两条下凹火孔槽比较邻近,燃烧时火苗可以合在一起,这样就增加火苗的高度,这样就加大燃烧火力;燃烧火孔组之间加宽了燃烧间隙,这样可以补充更多的空气进行燃烧。
图说明
[0007]图1、图2为本技术产品火盖的立体图;
[0008]图3为本技术产品火盖的剖视图;
[0009]图4为图3火盖A处的放大图;
[0010]图5、图6为本技术产品火盖的立体图;
[0011]图7为本技术产品火盖的剖视图;
[0012]图8为图7火盖B处的放大图;
[0013]图9、图10为本技术产品火盖的立体图;
[0014]图11为本技术产品火盖的剖视图;
[0015]图12为图11火盖C处的放大图;
[0016]图13、图14、图15、图16为火盖安装于燃气炉头底座的立体图。
[0017]火盖1、燃烧火孔组2、下凹火孔槽21、导气桥22、燃气喷出间隙23、导气斜坡221、横
直边22A。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一种燃气炉的火盖,包括火盖1本体,火盖1本体为一体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1的顶壁设置有若干个燃烧火孔组2,燃烧火孔组2至少包括两条长条形的下凹火孔槽21和设置在两条下凹火孔槽21之间隆起的导气桥22,两条下凹火孔槽21左右相对布置,导气桥22的左右底边均与火盖1的顶壁之间设置有长条形的燃气喷出间隙23,燃气喷出间隙23一共两条且左右相对布置,燃气喷出间隙 23位于下凹火孔槽21的底部一侧;本产品主要是在火盖的顶壁设置至少两条长条形的下凹火孔槽和在两条下凹火孔槽之间设置隆起的导气桥,在下凹火孔槽的底部布置长条形的燃气喷出间隙,由此组成一个燃烧火孔组,燃气分别从左右两条燃气喷出间隙23喷出到相对应的左右两条下凹火孔槽21,在下凹火孔槽21喷出燃烧,加大了燃气喷出量,左右燃气是对冲喷出,所以会对冲燃烧,这样燃烧时火苗会增高,整个火盖的顶壁设置有若干组,每个燃烧火孔组独立燃烧,两条下凹火孔槽比较邻近,燃烧时火苗可以合在一起,这样就增加火苗的高度,这样就加大燃烧火力;燃烧火孔组之间加宽了燃烧间隙,这样可以补充更多的空气进行燃烧。
[0019]燃烧时,在左右两条下凹火孔槽之间燃烧的火苗之间会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夹角,形成缓冲区,可以补充燃烧空气进入火心。
[0020]所述火盖1的顶壁可以平面,也可以是斜坡面。
[0021]如图13、图14、图15、图16所示,为火盖1安装于燃气炉头底座上的示意图。
[0022]进一步:所述导气桥22的顶部左右两侧设置有导气斜坡221;所述导气斜坡 221的度数为30度~60度,优选为45度,合理设置坡度,对冲喷气形成一个锥度,燃烧时增加火苗燃烧的高度。
[0023]进一步:左右对称的两条燃气喷出间隙23的间隙宽度一致,燃烧时,火苗呈正锥形燃烧,有稳焰作用。
[0024]进一步:所述燃气喷出间隙23的间隙宽度为0.6毫米~0.75毫米,合理设置燃气喷出间隙23的间隙宽度。
[0025]进一步:所述下凹火孔槽21、燃气喷出间隙23的长度在3毫米~15毫米,合理设置燃气喷出间隙23的间隙长度;所述下凹火孔槽21、燃气喷出间隙23的长度相同。
[0026]进一步:左右对称的两条燃气喷出间隙23的间隙宽度一大一小,大的间隙宽度为0.6毫米~0.75毫米,小的间隙宽度为0.3毫米~0.5毫米,大间隙的燃气往一侧喷射,作为大火燃烧;小间隙的燃气作为火根稳焰燃烧;整体燃烧时,容易形成旋火燃烧。
[0027]进一步:所述导气桥22为倒V形或拱形,这样可以扰乱燃气流通,有混合空气和燃气作用,合理设置导气桥22结构。
[0028]进一步:所述导气桥22的左右边沿均延伸有横直边22A,横直边22A与火盖 1的顶壁之间设置有长条形的燃气喷出间隙23,合理设置燃气导流结构。
[0029]进一步:所述火盖1为外环火盖,燃烧火孔组2环周式设置有火盖1的顶壁。
[0030]进一步:如图9~图12所示:所述火盖1为中心火盖1;所述中心火盖1的外侧壁也设置有纵向布置的燃烧火孔组2,燃烧火孔组2为两组,其中一组用于布置点火针,另一组用于布置火焰监测针;此燃烧火孔组2的导气桥22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两条下凹火孔槽21,每条下
凹火孔槽21的底部均布置有燃气喷出间隙23,这样可以加大侧壁检测和点火的燃气,加大火力,检测更加精准,点火更加容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炉的火盖,包括火盖本体,火盖本体为一体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的顶壁设置有若干个燃烧火孔组,燃烧火孔组至少包括两条长条形的下凹火孔槽和设置在两条下凹火孔槽之间隆起的导气桥,两条下凹火孔槽左右相对布置,导气桥的左右底边均与火盖的顶壁之间设置有长条形的燃气喷出间隙,燃气喷出间隙一共两条且左右相对布置,燃气喷出间隙位于下凹火孔槽的底部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炉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桥的顶部左右两侧设置有导气斜坡;所述导气斜坡的度数为30度~60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炉的火盖,其特征在于:左右对称的两条燃气喷出间隙的间隙宽度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燃气炉的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喷出间隙的间隙宽度为0.6毫米~0.75毫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炉的火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志刚王元聪徐洪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合创达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