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火器及燃气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0458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火器及燃气灶,所述分火器包括本体部和若干个第一传火槽,所述本体部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贯通所述本体部的外侧壁和内侧壁,并形成第一火孔;若干所述第一传火槽环绕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外侧壁,并与所述凹槽连通。所述燃气灶包括如上所述的分火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分火器及燃气灶,第一传火槽与第一火孔相通,可以吸收并储存溢液,使得流入第一火孔内的溢液大大减少,降低第一火孔的堵塞概率,从而提高分火器及燃气灶的燃烧稳定性。气灶的燃烧稳定性。气灶的燃烧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火器及燃气灶


[0001]本技术涉及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火器及燃气灶。

技术介绍

[0002]分火器是燃气灶的重要组成部件,主要用于燃气的充分燃烧。目前市面上的分火器,主要包括火孔和传火槽,火孔环绕设于分火器外侧,传火槽为实现传火功能主要设于火孔下方。但是,分火器正常工作时,常会有溢液流进火孔内,进而堵塞火孔,造成燃烧的不稳定性;并且,现有技术中的传火槽除传火外,功能上比较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传火槽功能单一且分火器的火孔容易堵塞的缺陷,提供一种分火器及燃气灶。
[0004]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一种分火器,所述分火器包括本体部和若干个第一传火槽,其特点在于,所述本体部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贯通所述本体部的外侧壁和内侧壁,并形成第一火孔;若干所述第一传火槽环绕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外侧壁,并与所述凹槽连通。
[0006]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凹槽贯通本体部的外侧壁和内侧壁,从而形成第一火孔,能够出火燃烧;第一传火槽设置于本体部的外侧,并且与第一火孔相通,从而能够快速传火,提升燃烧效率,还能够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实现充分燃烧;另外,除了可以实现传火功能外,在燃烧阶段,第一传火槽还可以吸收溢液,从而阻止溢液流入第一火孔内,减少第一火孔堵塞的概率,提高燃烧稳定性。
[0007]较佳地,所述第一传火槽自所述本体部的外侧壁向所述本体部的内部延伸,且所述第一传火槽外部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第一传火槽内部的水平高度。
[0008]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第一传火槽具有毛细作用,可以主动将第一火孔内的溢液吸进第一传火槽内,作为溢液的存储区域;同时,沿本体部外壁流动的溢液不易流入第一传火槽内部;在清理阶段后,第一传火槽内部的溢液因为高度差更易流出传火槽,可进一步提高分火器易清洁性能。
[0009]较佳地,所述本体部包括若干个火齿,所述火齿位于所述本体部的上方,相邻两个火齿之间具有所述凹槽;所述第一传火槽设置于所述火齿的外侧壁。
[0010]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火齿形成凹槽,并且将第一传火槽设置于火齿的外侧壁,从而实现第一传火槽与第一火孔的连通,便于传火。
[0011]较佳地,所述火齿朝向所述凹槽的侧壁与竖直方向具有夹角。
[0012]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第一火孔与本体部的内外壁面交线形成为螺旋线;根据流体附壁流动的特点,当壁面为螺旋线面时,溢液流入第一火孔内时,螺旋面会使得溢液流动速度减缓,与此同时,部分溢液在高温作用下蒸发,进一步减少溢液流进第一火孔内,提高燃烧稳定性。
[0013]较佳地,所述火齿上表面设有稳火槽,所述稳火槽贯穿所述本体部的外侧壁和内侧壁,且所述稳火槽的侧壁为曲面。
[0014]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燃气附壁流动时流动阻力加大,曲线型流道路劲更长,燃气在稳火槽处的流速降低,火焰在稳火槽内的燃烧时间增大,分火器回火可能性减小,可进一步提高分火器燃烧稳定性。
[0015]较佳地,所述分火器还还包括内环部,所述内环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内侧,且与所述本体部间隔设置;所述内环部上表面具有若干第二火孔,所述第二火孔贯通于所述内环部的内侧壁和外侧壁。
[0016]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内环部和本体部之间的空间可以作为混气室,提供燃气;并在,内环部的第二火孔使得分火器燃烧总面积增大,燃烧能力增强,进一步提高了分火器燃烧效率。
[0017]较佳地,所述第二火孔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火孔沿着所述本体部的同一径向方向延伸。
[0018]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可以提高燃气由内向外流动的速度,以及易于加工制作。
[0019]较佳地,所述内环部与所述本体部之间具有连接板,相邻所述连接板之间具有空腔。
[0020]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空腔可以使燃气与空气充分混合,提高燃烧效率。
[0021]较佳地,所述内环部包括第二传火槽,所述第二传火槽贯通于所述内环部的内侧壁和所述本体部的外侧壁。
[0022]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第二传火槽可将内火传至外环处,内火与外环火同时作用,提高了分火器工作的稳定性。
[0023]较佳地,所述分火器还包括火盖,所述火盖覆盖于所述本体部上表面;所述火盖由外侧向内侧凹陷,所述内环部的上表面低于所述本体部的上表面。
[0024]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火盖覆盖于本体部上,从而与凹槽结合形成第一火孔和第二火孔,并且高度差阻止溢液流入第二火孔内,可避免第二火孔的堵塞,进一步提高燃烧的稳定性。
[0025]一种燃气灶,其特点在于,所述燃气灶包括如上所述的分火器。
[0026]在本方案中,燃气灶通过采用上述的分火器,能够快速传火,提升燃烧效率,还能够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实现充分燃烧;另外,除了可以实现传火功能外,在燃烧阶段,第一传火槽还可以吸收溢液,从而阻止溢液流入第一火孔内,减少第一火孔堵塞的概率,提高燃烧稳定性。
[0027]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凹槽贯通本体部的外侧壁和内侧壁,从而形成第一火孔,能够出火燃烧;第一传火槽设置于本体部的外侧,并且与第一火孔相通,从而能够快速传火,提升燃烧效率,还能够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实现充分燃烧;另外,除了可以实现传火功能外,在燃烧阶段,第一传火槽还可以吸收溢液,从而阻止溢液流入第一火孔内,减少第一火孔堵塞的概率,提高燃烧稳定性。
[0028]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技术各较
佳实例。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火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火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火器的剖视图;
[003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火器的火盖示意图;
[003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火器的整体结构组合示意图;
[003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火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但不因此将本技术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003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火器1,如图1至图6所示,分火器1包括本体部12和若干个第一传火槽121,本体部12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凹槽122,且凹槽122贯通本体部12的外侧壁125和内侧壁126,并形成第一火孔127;若干第一传火槽121环绕设置于本体部12的外侧壁125,并与凹槽122连通。
[0037]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传火槽121自本体部12的外侧壁125向本体部12的内部延伸,且第一传火槽121外部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一传火槽12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火器,所述分火器包括本体部和若干个第一传火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贯通所述本体部的外侧壁和内侧壁,并形成第一火孔;若干所述第一传火槽环绕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外侧壁,并与所述凹槽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火槽自所述本体部的外侧壁向所述本体部的内部延伸,且所述第一传火槽外部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第一传火槽内部的水平高度。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包括若干个火齿,所述火齿位于所述本体部的上方,相邻两个火齿之间具有所述凹槽;所述第一传火槽设置于所述火齿的外侧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齿朝向所述凹槽的侧壁与竖直方向具有夹角。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火齿上表面设有稳火槽,所述稳火槽贯穿所述本体部的外侧壁和内侧壁,且所述稳火槽的侧壁为曲面。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火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艳程永超徐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