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驻极高效低阻抗病毒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9763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8
一种双驻极高效低阻抗病毒口罩,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亲肤层、负氧离子层、过滤层、以及隔液层,过滤层上均布有导气孔,导气孔的内壁上沿其轴向方向均布有过滤环层,并通过过滤环层朝向外侧的一面与过滤层之间形成过滤通道,过滤通道内还设有活性炭滤球,隔热层内还开设有与导气孔相连通的锥形进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的口罩,水汽易凝结在外层,使得在对口罩进行收集以备下次使用时,外层凝结的水汽易粘附于其它表面上,影响收集放置;以及无法实现快速的对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捕捉,降低了过滤效率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驻极高效低阻抗病毒口罩


[0001]本技术涉及无纺布
,具体涉及一种双驻极高效低阻抗病毒口罩。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剧了环境的污染,空气中的粉尘、化学物质、有害微生物等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有效控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是有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空气过滤器和过滤材料的应用是净化空气的重要手段。普通空气过滤材料对于细小微粒的去除不够彻底,而且过滤材料上容易滋生有害微生物,存在二次污染的可能。驻极体空气过滤材料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能。于是具有双驻极高效低阻抗病毒无纺布的口罩便应运而生。
[0003]现有无纺布制品随着使用,逐渐的暴露出了该技术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0004]第一,现有的口罩外层均为隔液面,这就使得随着使用,水汽易凝结在外层,使得在对口罩进行收集以备下次使用时,外层凝结的水汽易粘附于其它表面上,影响收集放置。
[0005]第二,现有的过滤层,受限于其过滤结构,无法实现快速的对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捕捉,降低了过滤效率。
[0006]第三,由于现有口罩在使用过程中呼气时,会有水汽粘附于口罩的内层,久而久之,口罩内层易凝聚大量的水分,使得水汽易粘附于人体面部,造成不适。
[0007]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双驻极高效低阻抗病毒口罩,用以解决传统技术中的口罩,水汽易凝结在外层,使得在对口罩进行收集以备下次使用时,外层凝结的水汽易粘附于其它表面上,影响收集放置;以及无法实现快速的对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捕捉,降低了过滤效率的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10]一种双驻极高效低阻抗病毒口罩,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亲肤层、负氧离子层、过滤层、以及隔液层,所述过滤层上均布有导气孔,所述导气孔的内壁上沿其轴向方向均布有过滤环层,并通过所述过滤环层朝向外侧的一面与所述过滤层之间形成过滤通道,所述过滤通道内还设有活性炭滤球,所述隔液层内还开设有与所述导气孔相连通的锥形进气孔,所述锥形进气孔内还固接有锥形限位筒,所述锥形进气孔的大口径端和所述锥形限位筒的大口径端相固接,并朝向所述导气孔,所述锥形限位筒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锥形进气孔的轴向长度,所述锥形限位筒的小口径端与所述锥形进气孔的小口径端设有吸液棉球。
[0011]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过滤环层的内圈朝进气方向倾斜设置。
[0012]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亲肤层的内侧并列设置若干个竖向设置的支撑条,并通过相邻支撑条之间的区域形成导液槽。
[0013]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亲肤层的下边沿固接有倾斜向上设置的收集卷边,并通过所述收集卷边与所述亲肤层之间的区域设有吸液棉。
[0014]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锥形限位筒的筒壁上沿轴向均布开设有进气孔。
[0015]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锥形限位筒内还固接有过滤棉层。
[0016]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导气孔为锥形孔,且大口径端朝外侧设置。
[0017]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过滤环层与水平面的倾斜夹角为45
°

[0018]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亲肤层为生物质壳聚糖杀菌聚酯水刺网孔无纺布,且其网孔为25目。
[0019]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过滤层包括细菌过滤率效率99以上聚丙烯熔喷无纺布。
[0020]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隔液层包括聚丙烯纺粘布及涤纶纺粘网孔无纺布面层的中的一种。
[0021]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涤纶纺粘网孔无纺布面层的克重为25~30g/m2,纤维细度为50~55μm。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通过亲肤层的内面设置若干个支撑条,相邻支撑条之间形成导液槽,利用导液槽实现了当内层积聚水汽较多时,利用导液槽导流,将水汽导流至收集卷边内,并通过吸液棉进行收集,降低了与人体面部的接触量;
[0024]通过过滤环层与与所述隔液层之间形成隔液区域,可以保证在吸气顺畅的同时,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将空气中的颗粒物及细菌利用隔液区域进行阻挡,降低颗粒物及细菌吸入至人体中的量;
[0025]利用过滤内层和过滤外层倾斜设置的内层过滤通道与外层过滤通道实现改变进气的方向,加大进气与过滤层的接触面积,利用内部的过滤环层和吸液絮状团再进一步的提高对空气中颗粒物的过滤效率;
[0026]整个材料搭配大幅度提高了口罩在具有舒适、透气、耐用特性的同时,具有较好的隔菌和防水气性能,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

亲肤层;2

负氧离子层;3

过滤层;4

隔液层;5

导气孔;6

过滤环层;7

活性炭滤球;8

锥形进气孔;9

锥形限位筒;10

进气孔;11

过滤棉层;12

吸液棉球;13

支撑条;14

导液槽;15

收集卷边;16

吸液棉。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
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1]如图1所示,双驻极高效低阻抗病毒口罩,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亲肤层1、负氧离子层2、过滤层3、以及隔液层4,过滤层3上均布有导气孔5,导气孔5的内壁上沿其轴向方向均布有过滤环层6,并通过过滤环层6朝向外侧的一面与过滤层3之间形成过滤通道,过滤通道内还设有活性炭滤球7,隔液层内还开设有与导气孔5相连通的锥形进气孔8,锥形进气孔8内还固接有锥形限位筒9,锥形进气孔8的大口径端和锥形限位筒9的大口径端相固接,并朝向导气孔5,锥形限位筒9的轴向长度小于锥形进气孔8的轴向长度,锥形限位筒9的小口径端与锥形进气孔8的小口径端设有吸液棉球12。
[0032]亲肤层1、负氧离子层2、过滤层3以及隔液层4之间通过超声波焊接工艺连接。
[0033]过滤环层的内圈朝进气方向倾斜设置。
[0034]亲肤层1的内侧并列设置若干个竖向设置的支撑条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驻极高效低阻抗病毒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亲肤层(1)、负氧离子层(2)、过滤层(3)、以及隔液层(4),所述过滤层(3)上均布有导气孔(5),所述导气孔(5)的内壁上沿其轴向方向均布有过滤环层(6),并通过所述过滤环层(6)朝向外侧的一面与所述过滤层(3)之间形成过滤通道,所述过滤通道内还设有活性炭滤球(7),所述隔液层(4)内还开设有与所述导气孔(5)相连通的锥形进气孔(8),所述锥形进气孔(8)内还固接有锥形限位筒(9),所述锥形进气孔(8)的大口径端和所述锥形限位筒(9)的大口径端相固接,并朝向所述导气孔(5),所述锥形限位筒(9)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锥形进气孔(8)的轴向长度,所述锥形限位筒(9)的小口径端与所述锥形进气孔(8)的小口径端设有吸液棉球(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驻极高效低阻抗病毒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环层(6)的内圈朝进气方向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驻极高效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胜孙伟峰刘雨佳袁珊珊荆晓飞李敏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俊富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