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轮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9517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轮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性轮毂,其包括:刚性轮圈,所述刚性轮圈为环形结构,并且所述刚性轮圈外侧环周向的设有胎槽;轮毂芯,所述轮毂芯同轴设置在所述刚性轮圈中心,并且所述轮毂芯外侧壁与所述刚性轮圈内侧壁之间通过弹性辐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弹性辐条的方式,在原有轮毂稳定性基础之外,进一步提高了载体的输送平稳性和舒适性。还通过对弹性辐条的调校,可实现空心轮胎的实心化,从而避免运行过程中的爆胎现象。象。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性轮毂


[0001]本技术涉及车轮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弹性轮毂。

技术介绍

[0002]现有轮毂轮辐以刚性轮辐为主,其减震元件通常由安装在刚性轮辐圆周的空心轮胎或充气轮胎来实现,为增强运输主体如车体等的平稳性,通常还会在轮毂前端安装悬挂减振装置等,从而使车辆等运行更加平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弹性轮毂,通过采用弹性辐条的方式,在原有轮毂稳定性基础之外,进一步提高了载体的输送平稳性和舒适性。还通过对弹性辐条的调校,可实现空心轮胎的实心化,从而避免运行过程中的爆胎现象。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弹性轮毂,其包括:刚性轮圈,所述刚性轮圈为环形结构,并且所述刚性轮圈外侧环周向的设有胎槽;轮毂芯,所述轮毂芯同轴设置在所述刚性轮圈中心,并且所述轮毂芯外侧壁与所述刚性轮圈内侧壁之间通过弹性辐条相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弹性辐条为多个设置,并环所述轮毂芯轴向呈放射状排布;各个所述弹性辐条对应所述轮毂芯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轮毂芯外侧壁刚性连接,各个所述弹性辐条远离所述轮毂芯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刚性轮圈内侧壁设有对应各个所述弹性辐条的接口部,所述接口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适配连接。
[0006]优选的,还包括轴向贯穿各个所述接口部的螺栓,各个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与所述螺栓适配的固定孔。
[0007]优选的,所述弹性辐条为螺旋弹簧;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周向表面分别设有与所述螺旋弹簧适配的螺旋槽。
[0008]优选的,所述弹性辐条为蛇形辐条、S型辐条或弓形辐条中的一种。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一种或多种焊接、铆接、螺栓连接形式与所述轮毂芯外侧壁进行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刚性轮圈内侧壁中央环周向的设有稳定板,所述稳定板向所述轮毂芯方向延伸,并且所述稳定板的自由端与所述轮毂芯外侧壁间隔设置,所述弹性辐条分布设置在所述稳定板的两侧。
[0011]本技术有益效果为:由弹性辐条代替传统轮毂的刚性辐条,并借助弹性辐条的力学特性,使刚性轮圈受到不平衡的径向力后,产生偏心位移,并且在位移过程中,弹性辐条吸收径向冲击动能,并将其转化为弹性势能,从而实现缓冲吸能作用,当径向作用力消失后,弹性辐条释放弹性势能,并将刚性轮毂进行同心复位。因此,本申请在原有轮毂稳定性基础之外,进一步提高了载体的输送平稳性和舒适性。同时,通过对弹性辐条的调校,可实现空心轮胎的实心化,从而避免运行过程中的爆胎现象。均匀分布在轮毂芯四周的多个
弹性辐条,保证刚性轮圈对任意方向的径向冲击力达到稳定均衡的缓冲作用,因此提高载体的平稳舒适性。另外为保证轮毂芯与刚性轮圈具有可靠的扭矩传递特性,弹性辐条分别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分别与轮毂芯及刚性轮圈进行固定连接。另外为便于组装维护,弹性辐条的第二连接部与刚性轮圈设置为可拆卸结构,如上述方案中,当需要对弹性辐条进行更换时,通过拆卸螺栓即可使弹性辐条与刚性轮圈分离,从而便于使用过程中的保养维护操作。螺旋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的螺旋槽部分配合,并配合焊接加固来保证螺旋弹簧的连接可靠性及轴向伸缩的稳定性。无论是蛇形辐条、S型辐条或弓形辐条均采用板簧结构,因此在保证良好的弹性支撑性能下,还具有足够的抗偏摆性能。稳定板与钢性轮圈为一体设置,因此稳定板对其两侧的弹性辐条进行摆动约束,从而避免刚性轮圈与轮毂芯在减震过程中产生偏轴摆动。同时稳定板自由端与轮毂芯之间的间距则限定了刚性轮圈的偏心减震形成,弹性辐条的过分压缩或拉伸导致疲劳损伤,因此作为优选方案,稳定板自由端与轮毂芯之间还可加设二级缓存元件,从而避免因减震形成极限所造成的撞击现象。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剖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稳定板结构剖视图;
[0016]图4为双稳定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根据图1、图2所示,一种弹性轮毂,其包括:刚性轮圈1,所述刚性轮圈1为环形结构,并且所述刚性轮圈1外侧环周向的设有胎槽2;轮毂芯3,所述轮毂芯3同轴设置在所述刚性轮圈1中心,并且所述轮毂芯3外侧壁与所述刚性轮圈1内侧壁之间通过弹性辐条4相连接。
[0019]该设置中,由弹性辐条4代替传统轮毂的刚性辐条,并借助弹性辐条4的力学特性,使刚性轮圈1受到不平衡的径向力后,产生偏心位移,并且在位移过程中,弹性辐条4吸收径向冲击动能,并将其转化为弹性势能,从而实现缓冲吸能作用,当径向作用力消失后,弹性辐条4释放弹性势能,并将刚性轮毂进行同心复位。因此,本申请在原有轮毂稳定性基础之外,进一步提高了载体的输送平稳性和舒适性。同时,通过对弹性辐条4的调校,可实现空心轮胎的实心化,从而避免运行过程中的爆胎现象。
[0020]所述弹性辐条4为多个设置,并环所述轮毂芯3轴向呈放射状排布;各个所述弹性辐条4对应所述轮毂芯3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5,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5与所述轮毂芯3外侧壁刚性连接,各个所述弹性辐条4远离所述轮毂芯3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6,所述刚性轮圈1内侧壁设有对应各个所述弹性辐条4的接口部7,所述接口部7与所述第二连接部6相适配连接。还包括轴向贯穿各个所述接口部7的螺栓8,各个所述第二连接部6设有与所述螺栓8适配的固定孔。所述第一连接部5通过一种或多种焊接、铆接、螺栓8连接形式与所述轮毂芯3外侧壁进行固定连接。
[0021]该设置中,均匀分布在轮毂芯3四周的多个弹性辐条4,保证刚性轮圈对任意方向的径向冲击力达到稳定均衡的缓冲作用,因此提高载体的平稳舒适性。另外为保证轮毂芯3与刚性轮圈1具有可靠的扭矩传递特性,弹性辐条4分别通过第一连接部5与第二连接部6分别与轮毂芯3及刚性轮圈1进行固定连接。为了便于组装维护,弹性辐条4的第二连接部6与刚性轮圈1设置为可拆卸结构,如上述方案中,当需要对弹性辐条4进行更换时,通过拆卸螺栓8即可使弹性辐条4与刚性轮圈1分离,从而便于使用过程中的保养维护操作。
[0022]所述弹性辐条4为螺旋弹簧;所述第一连接部5及所述第二连接部6的周向表面分别设有与所述螺旋弹簧适配的螺旋槽。
[0023]该设置中,螺旋弹簧的两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轮毂,其特征在于,包括:刚性轮圈,所述刚性轮圈为环形结构,并且所述刚性轮圈外侧环周向的设有胎槽;轮毂芯,所述轮毂芯同轴设置在所述刚性轮圈中心,并且所述轮毂芯外侧壁与所述刚性轮圈内侧壁之间通过弹性辐条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辐条为多个设置,并环所述轮毂芯轴向呈放射状排布;各个所述弹性辐条对应所述轮毂芯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轮毂芯外侧壁刚性连接,各个所述弹性辐条远离所述轮毂芯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刚性轮圈内侧壁设有对应各个所述弹性辐条的接口部,所述接口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适配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弹性轮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向贯穿各个所述接口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勇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易德利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