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监控热量的新能源汽车用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9124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监控热量的新能源汽车用线束。其技术方案包括:连接管、铜片、电致组件和塑料管,塑料管的内部等距安装有电致组件,电致组件内安装有安装管,安装管的一端延伸至塑料管的外侧安装有防护罩,防护罩的内壁安装有氧化钨薄膜,塑料管的两端安装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外侧安装有硅胶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防护罩的内侧安装有氧化钨薄膜,通过放电头对氧化钨薄膜释放电流,可以使氧化钨薄膜变蓝,进而可以通过肉眼对线缆外侧的氧化钨薄膜进行观察,以便于对汽车内部的线缆通电状况进行查看,从而方便快速的确定故障的位置,进而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检修效率。汽车的检修效率。汽车的检修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监控热量的新能源汽车用线束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监控热量的新能源汽车用线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对碳排放的严格管控,汽车已经逐渐从内燃机动力转变为电力驱动,通过推行电动汽车代替内燃机汽车,以达到减少碳排放,从而逐渐向碳中和的目标发展,在新能源汽车中,电气化的汽车需要使用大量的线束对电子元件进行电性连接,因此,为了保证电动汽车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我们提出一种可自动监控热量的新能源汽车用线束。
[0003]经检索,专利公告号为CN214204085U公开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信号采集线束,涉及新能源汽车线束
,包括第一插接件、防掉落防潮组件、线束组件、固定组件第二插接件,所述第一插接件的一端通过连接件固定安装有线束组件。
[0004]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用线束存在的缺陷是:
[0005]1、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用线束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的汽车一样,为了保证新能源汽车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对汽车进行定期的检修保养,而传统的线束在使用时无法使检修人员判断线束是否通电,需要使用检测工具对线束的两端进行逐一排查,进而增加了检修工作的复杂性,降低了检修工作的效率;
[0006]2、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用线束在使用时,由于新能源汽车内部为大量的电子元件,线束与电子元件之间通过各种接口固定连接,而电子元件在使用时,其接口部分需要保持干燥,现有的线束与电子元件连接位置处不具备防水防尘结构,使得线束在对电子元件内部的电流进行传输时,容易受潮引起设备接口老化,从而增加了新能源汽车接触不良的概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可自动监控热量的新能源汽车用线束。
[0008]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监控热量的新能源汽车用线束,包括连接管、铜片、电致组件和塑料管,所述塑料管的内部安装有铜片,所述塑料管的内部等距安装有电致组件,所述电致组件内安装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一端延伸至塑料管的外侧安装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内壁安装有氧化钨薄膜,所述塑料管的两端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外侧安装有硅胶罩,所述硅胶罩的内部安装有铝片,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安装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顶部一侧安装有卡接片。
[0009]使用本技术方案中一种可自动监控热量的新能源汽车用线束时,通过连接头分别与电子元件的接口电性连接,使电流经过触脚后,通过连接管和高压电芯传输至线束的另一端,通过热敏电阻对装置的内部电路进行温度控制,通过热敏电阻对内部电路的温度进行检测,同时在电压过高使自动切断线路,对电路进行高温保护,通过铜片对放电头传递电
流,使氧化钨薄膜通电后变色。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头的内部一侧安装有热敏电阻,且连接头的内部一侧安装有三组触脚。热敏电阻可以与线束的内部电路连接,进而可以使热敏电阻对线束内部的电路温度进行检测,同时在高温状况下自动切断电流的传输,以便于对电路进行高温保护,触脚可以与外部电路电性连接,从而可以使装置外接电路对电流进行传输。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内部安装有铜芯,且铜芯的一端延伸至连接头的内部。铜芯可以与热敏电阻和高压电芯进行电性连接,进而可以将连接头内部的电流传输至塑料管的内部。
[0012]优选的,所述铜片的内部安装有高压电芯,且高压电芯的一侧安装有数据线缆。高压电芯可以对电流进行稳定的传输,数据线缆可以使电流数据在新能源汽车内部的组件中传输。
[0013]优选的,所述安装管的内部安装有电联盘,且电联盘的顶部焊接有放电头。电联盘可以与铜片的一侧接触,进而对放电头传输电流,放电头可以对氧化钨薄膜释放电流,进而利用氧化钨薄膜电致变色的物理性质对装置内部电路是否通电进行判断。
[0014]优选的,所述塑料管的两端安装有卡接头,且塑料管的两端外侧安装有防水胶套。卡接头可以对高压电芯和数据线缆进行限位固定,防水胶套可以对卡接头和连接管进行包裹防护,进而可以增强装置的防水性能。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6]1、本技术通过在防护罩的内侧安装有氧化钨薄膜,通过放电头对氧化钨薄膜释放电流,可以使氧化钨薄膜变蓝,进而可以通过肉眼对线缆外侧的氧化钨薄膜进行观察,以便于对汽车内部的线缆通电状况进行查看,从而方便快速的确定故障的位置,进而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检修效率。
[0017]2、本技术通过在连接管的外侧安装有硅胶罩,能够通过硅胶罩与电子元件的外壁紧密接触,从而对内部连接头的位置进行防水防尘保护,避免连接头与电子元件连接的位置处出现生锈腐蚀的情况,进而保证了新能源汽车内部线路的传输稳定性,增加了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和工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三维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正面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电致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1、连接头;101、卡接片;102、触脚;103、热敏电阻;2、连接管;201、铝片;202、硅胶罩;3、铜片;301、高压电芯;302、数据线缆;4、电致组件;401、电联盘;402、安装管;403、放电头;404、氧化钨薄膜;405、防护罩;5、塑料管;501、卡接头;502、防水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24]实施例一
[0025]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自动监控热量的新能源汽车用线束,包括连接管2、铜片3、电致组件4和塑料管5,塑料管5的内部安装有铜片3,塑料管5的内部等距安装有电致组件4,电致组件4内安装有安装管402,安装管402的一端延伸至塑料管5的外侧安装有防护罩405,防护罩405的内壁安装有氧化钨薄膜404,塑料管5的两端安装有连接管2,连接管2的外侧安装有硅胶罩202,硅胶罩202的内部安装有铝片201,连接管2的一端安装有连接头1,连接头1的顶部一侧安装有卡接片101。
[0026]基于实施例一的可自动监控热量的新能源汽车用线束工作原理是:通过连接头1分别与电子元件的接口电性连接,使电流经过触脚102后进入热敏电阻103中,通过连接管2和高压电芯301传输至线束的另一端,通过热敏电阻103对装置的内部电路进行温度控制,通过热敏电阻103对内部电路的温度进行检测,同时在电压过高使自动切断线路,对电路进行高温保护,通过铜片3对放电头403传递电流,使放电头403对氧化钨薄膜404释放电流,通过氧化钨薄膜404通电后变色对塑料管5内部的电流是否正常传输进行判断。
[0027]实施例二
[0028]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自动监控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监控热量的新能源汽车用线束,包括连接管(2)、铜片(3)、电致组件(4)和塑料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管(5)的内部安装有铜片(3),所述塑料管(5)的内部等距安装有电致组件(4),所述电致组件(4)内安装有安装管(402),所述安装管(402)的一端延伸至塑料管(5)的外侧安装有防护罩(405),所述防护罩(405)的内壁安装有氧化钨薄膜(404),所述塑料管(5)的两端安装有连接管(2),所述连接管(2)的外侧安装有硅胶罩(202),所述硅胶罩(202)的内部安装有铝片(201),所述连接管(2)的一端安装有连接头(1),所述连接头(1)的顶部一侧安装有卡接片(1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监控热量的新能源汽车用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1)的内部一侧安装有热敏电阻(1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勇黄家迎蒙芳丽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瑞肯特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