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储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9036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能储存装置,其包括一电池本体、一监控单元及一讯号传输单元,使用时,是与一电能产生装置电性连接后而进行充电,可利用监控单元监控电池本体的储电量,以及设定电池本体的放电量,由讯号传输单元通过有线网路、无线网路或是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等方式,供操作人员在远端监控电池本体的充电状况,又,电池本体上并设置有一保护回路,用于充电完毕后自动切断与电能产生装置的连接,以免电过度造成电池寿命衰减。(*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与电能产生装置电性连接的电能储存装置,尤指一种 利用监控单元监控充电状况,并可实行自行放电的保护措施,且通过讯号传输 单元,可进行远端监控的电能储存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石化能源的存量减少,世界各国的科学家莫不为了寻找替代能源而努 力,目前常见的替代能源有风力、太阳能、水力(潮沙能)及地热能等等,其利用相对应的电能产生装置,如风力发电利用风车被风力吹动而产生电能, 或是像太阳能发电使用太阳能板收集光能,经转换成为电能,其产生电能后, 都是利用储能电池加以储放电能;图1为一般储能电池的装置示意图,如图中 所示,其是将复数个储能电池10,以串联或并联的方式,与电能产生装置20电 性连接,其电能产生装置20所产生的电能就会储放于储能电池10中,但电性 连接时,其每个储能电池10间的连接线阻抗不同,而会影响到每个储能电池10 的充电情况,有些储能电池10的充电快,有些储能电池10的充电慢,传统储 能电池10并没有自我保护的功能,因此,有些储能电池IO会有充电不足的现 象,有些储能电池10则有充电过度的问题,都有可能影响到储能电池10的使 用寿命,而操作人员又无法由储能电池IO表面得知充电状况,而进行储能电池 10的更换,相当地不方i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新一代替代能源的储电需要,本技术人通过精心研究,并积个 人从事该项事业的多年经验,终设计出一种崭新的电能储存装置。本技术之主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可远端监控充电状况的电能储存装 置,供操作人员随时监控其充电及异常状况。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之电能储存装置,主要是包括一电池本体、一监控单元及一讯号传输单元,该电池本体,与一电能产生装置呈电性连接,用以储放该电能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电能;该监控单元组装于该电池本体上,该监控单元是与该电池本体电性连接,用以监控该电池本体的储电量;以及该讯号传输单元,组装于该电池本体上,该讯号传输单元并与该监控单元电性连接, 用以将该监控单元监控该电池本体的储电量资料,通过该讯号传输单元发送给 操作人员,供操作人员随时监控该电池本体的充电状况。其使用时,是将复数型态的电池本体以串联或并联的方式,与一电能产生 装置电性连接后,而对复数个电池本体进行充电的工作,其中,监控单元是由 一监控电路、放电保护回路及一显示器所组成,可纪录启用时间、使用次数及 储电量等相关资料,并由显示器显示出来,主要是通过监控单元监控电池本体 的储电量资料,当使用电池本体内部的电量时,其放电保护回路可由厂商设定 或使用者自行设定等方式,控制电池本体的放电量,以在电池本体中保留最低 限度的电量,从而延长电池本体的使用寿命,其电池本体再度充电时,也可以更快、更顺畅地充入,再利用讯号传输单元以有线网路、无线网路或是GPRS 等方式,与一电脑或一移动通讯装置链接,以呈资讯连结,而将相关资料传输 至电脑或是可随身携带的移动通讯装置上,而由电脑或移动通讯装置中的一监 控程式,以图形化界面或数值化界面供操作人员快速读取其充电状况,以实现 操作人员在远端监控充电状况的目的,而可随时对应充电时的异常状况进行排 除,而确保充电时的品质及避免能源的浪费;又,在电池本体上设置有一保护 回路,其是位于监控单元及讯号传输单元间,可用来保护电池本体,其是在电 池本体充电完毕后,或是充电期间发生异常状况时,自动切断与电能产生装置 的连接,避免充电过度或是充电异常,所造成的电池寿命衰减;再者,操作人 员也可以通过网路反向控制保护回路作动,由远端切断电池本体与电能产生装 置的连接,以彻底保护本技术之电能储存装置。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附图中图l是一般储能电池的装置示意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装置示意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硬体方块图。附图标记说明10储能电池;20电能产生装置;30电能储存装置;301电池本 体;3011接电端;302监控单元;3021监控电路;3022放电保护回路;3023显示 器;303讯号传输单元;304保护回路;40电能产生装置;50电脑;60移动通讯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装置示意图,如图中所示,本技术的 电能储存装置30,是以复数型态并联或串联的方式,而与一电能产生装置40电 性连接,用以储放电能产生装置40所产生的电能,本技术之电能储存装置 30是包括 一电池主体301、 一监控单元302及一讯号传输单元303,当电能产 生装置40对每个电能储存装置30进行各别充电时,可利用电能储存装置30内 的监控单元302,监控电池本体301的储电量,并通过讯号传输单元303以有线 网路、无线网路或是GPRS等方式,与一电脑50或是一可随身携带的移动通讯 装置60链接,将电池本体301的储电量资料,发送给位于监控中心的电脑50 或是移动通讯装置60完成资讯传输,供操作人员由远端监控电能储存装置30 的充电状况,其不但可节省时间与人力资源的浪费,且其电能也可妥善地被保 存。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如图中所示,前述之电能储 存装置30主要包括 一电池本体301,其上方是成型有一对应正极的接电端 3011,以及一对应负极的接电端3011,以将对应正极的接电端3011电性连接于 前述电能产生装置40的正极,对应负极的接电端3011电性连接于前述电能产 生装置40的负极; 一监控单元302,其是组装于电池本体301上,其监控单元 302是与电池本体301保持电性连接,用以监控电池本体301的储电量,而监控 单元302是由一监控电路3021、 一放电保护回路3022及一显示器3023所组成, 其监控电路3021中是纪录有电池本体301的启用时间、使用次数及储电量等相 关资料,其放电保护回路3022是用以保护电池本体301,由于一般电池本体301 在使用时,因为深度放电,造成日后重新充电时,其电池本体301的阻抗加大, 使得重新充电时所需的电量增加,其充电效率自然不好,因此,本技术特 别设计了放电保护回路,可自行设定其放电量、充入电流及充入电压的大小等 数值,用以对电池本体增加更完善的保护效果,又,显示器3023是组装于电池 本体301的表面,并可在显示器3023以图形化界面,或是数值化界面显示出来, 让操作人员可直接由电池本体301的表面读取相关资料,再者,其显示器3023可为一触控屏幕,可与放电保护回路3022作资讯连结,而供使用者以触控设定 的方式,自行设定其电池本体301的放电量、充入电流及充入电压的大小等等; 以及一讯号传输单元303,其是组装于电池本体301上,讯号传输单元301并与 监控单元302呈电性连接,用以将监控单元302监控电池本体301的储电量资料,通过讯号传输单元303以有线网路、无线网路或是GPRS等方式作链接, 与前述电脑50或前述移动通讯装置60完成资讯连结,以将电池本体301的储 电量资料,发送给前述之电脑50,或是前述可随身携带的移动通讯装置60,供 操作人员在远端监控电池本体301的充电状况,通过位于电脑50与移动通讯装 置60中的一监控程式,可以图形化界面或数值化界面,供操作人员快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能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电池本体,与一电能产生装置呈电性连接,用以储放该电能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电能;一监控单元,组装于该电池本体上,该监控单元是与该电池本体电性连接,用以监控该电池本体的储电量;以及一讯号传输单元,组装于该电池本体上,该讯号传输单元并与该监控单元电性连接,用以将该监控单元监控该电池本体的储电量资料,通过该讯号传输单元发送给操作人员,供操作人员随时监控该电池本体的充电状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能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电池本体,与一电能产生装置呈电性连接,用以储放该电能产生装置所产生的电能;一监控单元,组装于该电池本体上,该监控单元是与该电池本体电性连接,用以监控该电池本体的储电量;以及一讯号传输单元,组装于该电池本体上,该讯号传输单元并与该监控单元电性连接,用以将该监控单元监控该电池本体的储电量资料,通过该讯号传输单元发送给操作人员,供操作人员随时监控该电池本体的充电状况。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能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单元是由 一监控电路、 一放电保护回路及一显示器所组成。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能储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是为一 触控屏幕。4. 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俊义
申请(专利权)人:百乐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