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出发专利>正文

电压平衡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8747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可充电电池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可充电电池电压平衡电路,包括串联的电池A与电池B,还包括第一电压取样单元、第二电压取样单元、比较器、限流耗能单元:第一电压取样单元并联于A、B电池组,输出A、B电池电压之和的二分之一到比较器第一输入端;第二电压取样单元输入端连接到A、B电池之间,输出到比较器第二输入端;限流耗能单元一端连接到比较器输出端,另一端连接到A、B电池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时的平衡电池组中各电池的电压,充分发挥电池组的容量,避免电池过充而损坏,延长电池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可充电电池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可充电电池电压平衡电路
技术介绍
在电池的使用上,经常需要将多个电池串联起来接入到电路中,例如笔记 本电脑通常是将多个液态锂离子电池或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串联后作为电源。但 是随着反复的充放电和电池个体的差异因素,各单体电池之间的电压会出现较 大的差异,当对整个电池组充电时,就会出现残存电量较少的电池不能被充满 和残存电量较多的电池出现过充电而使电池损坏的情况,影响整个电池组性能 的正常发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压平衡电路,以保障电 池组中电池的电压平衡。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压平衡电路,电池A与电池B串联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 压取样单元、第二电压取样单元、比较器、限流耗能单元第一电压取样单元并联于A、 B电池组,输出A、 B电池电压之和的二分 之一到比较器第一输入端;第二电压取样单元输入端连接到A、 B电池之间,输出到比较器第二输入端;限流耗能单元一端连接到比较器输出端,另一端连接到A、 B电池之间。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利用比较器将A、 B电池电压之和的二分之一与B电池的电压相比较,然后输出某一合适的电压,通过限流耗能单元,对电压较高的电池放电,最终达到A、 B电池电压均衡,保证电池组容量 的正常发挥和避免充电过度对电池造成损坏,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同理,可 在电池B和C、 C和D间加入同样的平衡电路,可对多个电池的电池组进行电 压平衡。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能实时的帮助电池组的各单体电池在充放电及储存等各种状态 下调整其电压,使电压趋于一致。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电压采样单元获取电池电 压,然后用比较器作出电压失衡的比较放大,再有后级电路完成对电压偏高电 池作适当的放电,从而达到电压一致的目的。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附图所示,本技术电压平衡电路,包括串联电池A与电池B,还 包括第一电压取样单元、第二电压取样单元、比较器、限流耗能单元第一电 压取样单元并联于A、 B电池组,输出A、 B电池电压之和的二分之一到比较器 第一输入端;第二电压取样单元输入端连接到A、 B电池之间,输出到比较器第 二输入端;限流耗能单元一端连接到比较器输出端,另一端连接到A、 B电池之 间。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电池A和电池B串联后总电压经过第一电压取样单 元取样后除以二再输出到比较器的+ 端,电池B的电压由第二取样单元取 样直接输出到比较器的-端,比较器对这两个取样电压进行比较。若A、 B 电池电压之和的二分之一大于电池B的电压,比较器输出较高电压,通过限流耗能单元对A电池进行放电,最终达到电池A和电池B的电压相等;反之,输 出较低的电压,对B电池放电,最终也达到电池A和电池B的电压相等。同理,将本电路连接到电池B和电池C之间、电池C和电池D之间等等, 可对具有任意个电池的电池组进行电压平衡处理。以上所述实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 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 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 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 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压平衡电路,电池A与电池B串联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压取样单元、第二电压取样单元、比较器、限流耗能单元: 第一电压取样单元并联于A、B电池组,输出A、B电池电压之和的二分之一到比较器第一输入端; 第二电压取样单元输入端连接到A、B电池之间,输出到比较器第二输入端; 限流耗能单元一端连接到比较器输出端,另一端连接到A、B电池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压平衡电路,电池A与电池B串联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压取样单元、第二电压取样单元、比较器、限流耗能单元第一电压取样单元并联于A、B电池组,输出A、B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出发
申请(专利权)人:杨出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