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墙脚手架连墙件的三角支撑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8721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墙脚手架连墙件的三角支撑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支撑钢管、第二支撑钢管和固定件,两根竖向设置的所述第一支撑钢管的底端分别预埋在建筑主体之中,所述第二支撑钢管呈位于靠近脚手架的一端高于位于远离脚手架的一端的倾斜状且分别通过固定件而与两根第一支撑钢管相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建筑主体之上分别预埋两根第一支撑钢管,并利用固定件将第二支撑钢管斜向安装在两根第一支撑钢管之间,从而形成三角支撑结构,在将混凝土反坎浇筑于楼层结构面之前,能够再利用固定件将脚手架连接在三角支撑结构之上,进而有效解决连墙件固定端悬臂过长所导致的稳定性不足的问题,确保在脚手架拆除前任何施工阶段的连墙件的安全。段的连墙件的安全。段的连墙件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墙脚手架连墙件的三角支撑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构件的
,特别是一种外墙脚手架连墙件的三角支撑固定装置的


技术介绍

[0002]连墙件一般是指通过与可靠固定端连接来加强其他结构的稳定性的构件。在建筑工程中,连墙件通常用于连接脚手架与建筑主体结构,能够传递拉力和压力,加强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从而提高脚手架的承载能力,避免脚手架出现倾倒或坍塌等重大事故。
[0003]按相关规范要求,连墙件离建筑主体的楼层结构面的距离不得大于200mm,否则连墙件会存在稳定性不足的问题。也就是说,对于留置位置较高的连墙件而言,其在混凝土反坎浇筑于楼层结构面之前,均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外墙脚手架连墙件的三角支撑固定装置,能够利用固定件将脚手架连接在三角支撑结构之上,进而有效解决连墙件固定端悬臂过长所导致的稳定性不足的问题,确保在脚手架拆除前任何施工阶段的连墙件的安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外墙脚手架连墙件的三角支撑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支撑钢管、第二支撑钢管和固定件,两根竖向设置的所述第一支撑钢管的底端分别预埋在建筑主体之中,所述第二支撑钢管呈位于靠近脚手架的一端高于位于远离脚手架的一端的倾斜状且分别通过固定件而与两根第一支撑钢管相固定。
[0006]作为优选,位于靠近所述脚手架一侧的支撑钢管的顶端高于位于远离脚手架一侧的支撑钢管的顶端。
[0007]作为优选,位于靠近所述脚手架一侧的第一支撑钢管通过固定件与连墙件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连墙件的另一端通过固定件与脚手架相连接。
[0008]作为优选,将所述第二支撑钢管分别与两根第一支撑钢管相连接的固定件为十字扣件,将所述连墙件分别与第一支撑钢管和脚手架相连接的固定件为旋转扣件。
[0009]作为优选,位于靠近所述脚手架一侧的支撑钢管的底端预埋在建筑主体的楼层梁结构之中,位于远离所述脚手架一侧的支撑钢管的底端预埋在建筑主体的楼板结构之中。
[0010]作为优选,位于靠近所述脚手架一侧的支撑钢管的顶端贯穿混凝土反坎设置。
[0011]作为优选,还包括横截面呈U字形的钢片,若干片所述钢片的一端折边相互叠加而另一端则分别埋入建筑主体之中,所述第一支撑钢管的底端设有杆体,所述杆体的底端分别在向下贯穿各片钢片的预制孔之后再与紧固件螺纹连接。
[0012]作为优选,所述钢片埋入建筑主体内的一端外壁上设有若干条凹槽,所述凹槽内嵌入有橡胶条。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通过在建筑主体之上分别预埋两根第一支撑钢管,并利用固定件将第二支撑钢管斜向安装在两根第一支撑钢管之间,从而形成三角支撑结构,在将混凝土反坎浇筑于楼层结构面之前,能够再利用固定件将脚手架连接在三角支撑结构之上,进而有效解决连墙件固定端悬臂过长所导致的稳定性不足的问题,确保在脚手架拆除前任何施工阶段的连墙件的安全,各部件位置相互交错,互不干扰,均采用硬拉结,可以良好应付各类安全检查;通过在建筑主体内预埋钢片,并利用紧固件将第一支撑钢管底端的杆体与钢片相连接,能够在拆除连墙件后,直接将钢片锯断,墙面不会留洞,不存在二次混凝土结构施工,墙面的整体性和抗渗性更好。
[0015]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实施例一的工作示意图;
[0017]图2是实施例二的工作示意图;
[0018]图3是图2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9]图中:1

第一支撑钢管、11

杆体、2

第二支撑钢管、3

固定件、4

连墙件、5

脚手架、6

建筑主体、61

楼层梁结构、62

楼板结构、7

混凝土反坎、8

钢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实施例一:
[0021]参阅图1,本技术一种外墙脚手架连墙件的三角支撑固定装置,包括第一支撑钢管1、第二支撑钢管2和固定件3,两根竖向设置的所述第一支撑钢管1的底端分别预埋在建筑主体6之中,所述第二支撑钢管2呈位于靠近脚手架5的一端高于位于远离脚手架5的一端的倾斜状且分别通过固定件3而与两根第一支撑钢管1相固定。
[0022]位于靠近所述脚手架5一侧的支撑钢管1的顶端高于位于远离脚手架5一侧的支撑钢管1的顶端。
[0023]位于靠近所述脚手架5一侧的第一支撑钢管1通过固定件3与连墙件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连墙件4的另一端通过固定件3与脚手架5相连接。
[0024]将所述第二支撑钢管2分别与两根第一支撑钢管1相连接的固定件3为十字扣件,将所述连墙件4分别与第一支撑钢管1和脚手架5相连接的固定件3为旋转扣件。
[0025]位于靠近所述脚手架5一侧的支撑钢管1的底端预埋在建筑主体6的楼层梁结构61之中,位于远离所述脚手架5一侧的支撑钢管1的底端预埋在建筑主体6的楼板结构62之中。
[0026]位于靠近所述脚手架5一侧的支撑钢管1的顶端贯穿混凝土反坎7设置。
[0027]其中,连墙件4距离混凝土反坎7的距离为100mm,固定件3的中心距离第一支撑钢管1、第二支撑钢管2、连墙件4和脚手架5的末端距离不小于150mm。
[0028]实施例二:
[0029]参阅图2和图3,还包括横截面呈U字形的钢片8,若干片所述钢片8的一端折边相互叠加而另一端则分别埋入建筑主体6之中,所述第一支撑钢管1的底端设有杆体11,所述杆体11的底端分别在向下贯穿各片钢片8的预制孔之后再与紧固件螺纹连接。
[0030]所述钢片8埋入建筑主体6内的一端外壁上设有若干条凹槽,所述凹槽内嵌入有橡
胶条。
[0031]其他同实施例一。
[0032]在脚手架5拆除后,可直接将钢片8沿着楼板结构62或混凝土反坎的顶面锯断,并在断口喷涂防锈漆,从而杜绝渗水隐患。
[0033]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墙脚手架连墙件的三角支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钢管(1)、第二支撑钢管(2)和固定件(3),两根竖向设置的所述第一支撑钢管(1)的底端分别预埋在建筑主体(6)之中,所述第二支撑钢管(2)呈位于靠近脚手架(5)的一端高于位于远离脚手架(5)的一端的倾斜状且分别通过固定件(3)而与两根第一支撑钢管(1)相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墙脚手架连墙件的三角支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靠近所述脚手架(5)一侧的支撑钢管(1)的顶端高于位于远离脚手架(5)一侧的支撑钢管(1)的顶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墙脚手架连墙件的三角支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靠近所述脚手架(5)一侧的第一支撑钢管(1)通过固定件(3)与连墙件(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连墙件(4)的另一端通过固定件(3)与脚手架(5)相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外墙脚手架连墙件的三角支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二支撑钢管(2)分别与两根第一支撑钢管(1)相连接的固定件(3)为十字扣件,将所述连墙件(4)分别与第一支撑钢管(1)和脚手架(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剑波周向明赵丹马孝云邵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城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