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介入式医疗设备的挡件及介入式医疗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8364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介入式医疗设备的挡件及介入式医疗设备,所述挡件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内管的固定部和连接于所述固定部的止动部,所述止动部呈周向封闭的环状结构,所述环状结构包括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凸起结构和凹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向所述止动部的外侧凸起,所述凹陷结构向所述止动部的中心凹陷,且所述止动部沿其轴向至少包括位于其端部的直管段;沿所述挡件的轴向投影,所述固定部的外轮廓位于各所述凹陷结构的谷底形成的轮廓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增加第一挡件和第二挡件的轴向强度,降低二者发生晃动的可能性,从而提高对人工瓣膜或支架的限位可靠性,提高人工瓣膜或支架放置于患者体内的位置精度。膜或支架放置于患者体内的位置精度。膜或支架放置于患者体内的位置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介入式医疗设备的挡件及介入式医疗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介入式医疗设备的挡件及介入式医疗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为人体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心脏内部的瓣膜控制着血流方向,在保证通过心血管系统的充足供血流动方面发挥着至关要的作用。当自体瓣膜发生损坏时,会导致严重的心血管损害甚至导致死亡,而人工心脏瓣膜可用于治疗心脏瓣膜疾病。目前,经导管介入式人工心脏瓣膜植入体内的过程通常都是依靠导管介入式输送装置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到预定部位进行释放,在释放过程中需要操作者结合超声、造影来观察球囊扩张支架的状态。
[0003]现有技术中的介入式医疗设备包括外管、穿过外管远端的内管、位于内管远端部分的可膨胀球囊。为了防止人工瓣膜在输送过程中在可膨胀球囊上发生移位,内管上固定有两个挡件,这两个挡件位于球囊内,可膨胀球囊的一端固定于外管的远端,另一端固定于内管的远端和处于远端的挡件外壁。当介入式医疗设备输送时,可膨胀球囊处于收缩状态,人工瓣膜安装于可膨胀球囊的外周,且位于两个挡件之间。这种结构,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介入式医疗设备的挡件,所述介入式医疗设备用于将人工瓣膜或支架输送至患者体内,所述介入式医疗设备具有内管(20),所述内管(20)上间隔安装有两个挡件,所述人工瓣膜或支架处于压缩状态时位于两个所述挡件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件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内管(20)的固定部(42)和用于对所述人工瓣膜或支架进行限位的止动部(41),所述止动部(41)呈周向封闭的环状结构,所述环状结构包括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凹陷结构(412),相邻的两个凹陷结构(412)之间形成凸起结构(411),所述凸起结构(411)由所述环状结构的内环面和外环面同时向所述止动部(41)的外侧凸起形成,所述凹陷结构(412)由所述环状结构的内环面和外环面同时向所述止动部(41)的中心凹陷形成,且所述止动部(41)沿其轴向至少包括位于其端部的直管段(413),所述直管段(413)的侧壁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固定部(42)的轴线平行;在沿所述挡件的轴向投影方向上,所述固定部(42)的外轮廓不超出各所述凹陷结构(412)的谷底形成的轮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止动部(41)与固定部(42)之间的连接部(43),在沿所述挡件的轴向投影方向上,所述连接部(43)连接所述止动部(41)一端的外轮廓位于各所述凹陷结构(412)的谷底形成的轮廓内或者二者重合,另一端的外轮廓位于所述固定部(42)的外轮廓外,或者与所述固定部(42)的外轮廓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43)呈圆锥筒状结构,所述连接部(43)的大径端与所述止动部(41)连接,小径端与所述固定部(4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部(41)还包括锥管段(414),所述锥管段(414)的侧壁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固定部(42)的轴线倾斜设置,所述锥管段(414)的大端与所述直管段(413)连接,小端与所述连接部(43)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件,其特征在于,所固定部(42)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航敏虞奇峰秦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纽脉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