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8177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拆装熔断器筒的新型操作棒。操作棒用于对高压切断器中使用的熔断器筒进行拆装。操作棒具备:操作棒主体;筒状的收容部件,其固定于操作棒主体的前端,并且能够对熔断器筒的端部进行收容;支承部件,其将收容部件的外周包围,并且以松弛嵌合状态安装于操作棒主体的外周;以及多个弹簧部件,它们配置于收容部件与支承部件之间,相对于收容部件而形成为松弛嵌合状态,一方的端部从收容部件的前端朝收容部件的轴线延伸的轴线方向突出。另外,在弹簧部件的一方的端部朝收容部件的轴线侧突出而设置有爪部,在相对于高压切断器而对熔断器筒进行拆装时,该爪部与设置于熔断器筒的外周面的凸缘部卡合。设置于熔断器筒的外周面的凸缘部卡合。设置于熔断器筒的外周面的凸缘部卡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操作棒


[0001]本说明书公开一种用于对高压切断器中使用的熔断器筒进行拆装的操作棒。

技术介绍

[0002]为了保护变压器等而使用一种在瓷器制的绝缘子内收容有熔断器筒的高压切断器(cut out)。在配电线路的断开闭合、或者更换熔断器筒时,作业者为了确保作业的安全性、容易性而使用操作棒对熔断器筒进行拆装。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备能够与熔断器筒卡合的弹性板的操作棒。专利文献1的操作棒在弹性板的前端设置有爪部。在将熔断器筒安装于高压切断器时,将操作棒按压于熔断器筒,并使爪部与设置于熔断器筒的凸缘部卡合,在将熔断器筒固定于操作棒的状态下将熔断器筒插入于高压切断器。在将熔断器筒安装于高压切断器的规定位置之后,当将操作棒向熔断器筒按压时,弹性板发生变形(朝外张开),从而使得爪部与凸缘部的卡合解除(操作棒从熔断器筒分离)。此外,在将熔断器筒从高压切断器拆下时,将操作棒按压于熔断器筒而使得爪部与熔断器筒卡合,并在将熔断器筒固定于操作棒的状态下将熔断器筒从高压切断器拔出。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35-1706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如上所述,利用专利文献1的操作棒,将熔断器筒按压于操作棒(或者将操作棒按压于熔断器筒)而将熔断器筒与操作棒固定。另外,在将熔断器筒插入于高压切断器之后使熔断器筒与操作棒分离时,也将操作棒按压于熔断器筒。当利用专利文献1的操作棒而将熔断器筒从高压切断器拆下时,若将操作棒强力地按压于熔断器筒,则会引起如下现象:爪部(弹性板)与熔断器筒的凸缘部未卡合从而无法从高压切断器拆下熔断器筒。更具体而言,通过将操作棒强力地按压于熔断器筒,在爪部与凸缘部暂时卡合之后出现如下现象:弹性板发生变形(朝外张开)而导致爪部与凸缘部的卡合解除。这种情况下,需要使变形后的弹性板恢复为原来的形状而再次进行熔断器筒的拆下作业,从而作业效率变差。需要一种能够更可靠地对熔断器筒进行固定及分离的操作棒。本说明书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对熔断器筒进行拆装的新型操作棒。
[0007]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操作棒用于对高压切断器中使用的熔断器筒进行拆装,可以构成为,所述操作棒具备:操作棒主体;筒状的收容部件,其固定于操作棒主体的前端,并且能够对熔断器筒的端部进行收容;支承部件,其将收容部件的外周包围,并且以松弛嵌合状态安装于操作棒主体的外周;以及弹簧部件,其配置于收容部件与支承部件之间,相对于收容部件而形成为松弛嵌合状态,一方的端部从收容部件的前端朝收容部件的轴线延伸的轴线方向突出,另一方的端部朝收容部件的轴线侧突出,并设置有爪部,在相对于高压切断器而对熔断器筒进行拆装时,该爪部与设置于熔断器筒的外周面的凸缘部卡合。
附图说明
[0008]图1表示高压切断器的剖视图。
[0009]图2表示第1实施例的操作棒的局部剖视图。
[0010]图3表示弹簧部件的剖视图。
[0011]图4表示第1实施例的支承部件的立体图。
[0012]图5表示收容部件的立体图。
[0013]图6表示用于说明将操作棒安装于熔断器筒的状态的立体图。
[0014]图7表示第2实施例的操作棒的局部剖视图。
[0015]图8表示第2实施例的筒体的立体图。
[0016]图9表示第2实施例的支承部件的立体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12

熔断器筒;26

凸缘部;42

突出部;70

操作棒;72

收容部件的轴线;74

操作棒主体;82

保护部件;84

支承部件;84a

缩径部;84b

倾斜部;84c

槽部;85

筒体;86

收容部件;86a

卡合部;90

弹簧部件;90c

爪部;100

高压切断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高压切断器)
[0020]高压切断器经由外部电线而连接于配电线与变压器等设备之间。高压切断器具备:瓷器制的圆筒状的主体绝缘子;以及收容于主体绝缘子内的熔断器筒。高压切断器有时也称作圆筒形切断器。熔断器筒能够从高压切断器拆下。当将熔断器筒插入于主体绝缘子内时,配电线与变压器等设备连接(配电线路闭合)。若将熔断器筒从主体绝缘子拆下(配电线路断开)、或者过大电流(超过规定值的电流)在高压切断器(熔断器筒)中流通而使得熔断器筒内的熔断器元件熔断,则配电线与设备之间的配电线路被切断。在熔断器元件熔断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更换熔断器筒而再次将配电线与设备连接。
[0021](操作棒)
[0022]操作棒用于相对于高压切断器而对熔断器筒进行拆装时。操作棒可以具备:操作棒主体;固定于操作棒主体的前端的筒状的收容部件;将收容部件的外周包围的支承部件;以及配置于收容部件与支承部件之间的弹簧部件。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关于上述各部件(收容部件、支承部件以及弹簧部件),有时将拆下熔断器筒时位于熔断器筒侧的那一侧称为(轴线方向的)前端侧,将位于远离熔断器筒的那一侧称为基部侧。
[0023]收容部件在相对于高压切断器而对熔断器筒进行拆装时能够对熔断器筒的端部进行收容。收容部件可以是圆筒状。另外,可以在收容部件的前端侧的内周面设置向收容部件的轴线(中心轴)侧突出的卡合部。卡合部可以形成为沿收容部件的周向延伸,并且形成于收容部件的周向的一部分。即,可以在收容部件的内周面设置形成有卡合部的部分、以及未形成卡合部的部分。多个卡合部可以设置于收容部件的内周面。在收容部件的内周面设置有多个卡合部的情况下,各卡合部可以在收容部件的周向上以等间隔配置。在2个卡合部设置于收容部件的情况下,2个卡合部可以设置在相对于收容部件的轴线而对称的位置。
[0024]卡合部在将熔断器筒从高压切断器拆下时与设置于熔断器筒的外周面的突出部卡合。更具体而言,在将熔断器筒从高压切断器拆下时,首先,以使熔断器筒的突出部从收
容部件的未设置卡合部的部分通过的方式,将收容部件插入于熔断器筒的端部。接下来,使操作棒旋转而使得卡合部与突出部在轴线方向上对置。通过使卡合部与突出部对置,在拉拔熔断器筒时突出部与卡合部卡合,由此能够将熔断器筒可靠地保持于收容部件内。当将熔断器筒从高压切断器拆下时,能够防止熔断器筒与操作棒分离,从而能够将熔断器筒从高压切断器安全地拆下。
[0025]支承部件可以以将收容部件的外周包围的方式并以松弛嵌合状态安装于操作棒主体的外周。此外,在将收容部件固定于操作棒主体的情况下,支承部件相对于收容部件也形成为松弛嵌合状态。支承部件可以在基部侧的端部设置内径比其他部分小的缩径部。另外,可以在收容部件的基部侧将固定部件固定于操作棒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操作棒,用于对高压切断器中使用的熔断器筒进行拆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棒具备:操作棒主体;筒状的收容部件,其固定于操作棒主体的前端,并且能够对熔断器筒的端部进行收容;支承部件,其将收容部件的外周包围,并且以松弛嵌合状态安装于操作棒主体的外周;以及弹簧部件,其配置于收容部件与支承部件之间,相对于收容部件而形成为松弛嵌合状态,一方的端部从收容部件的前端朝收容部件的轴线延伸的轴线方向突出,另一方的端部朝收容部件的轴线侧突出,并设置有爪部,在相对于高压切断器而对熔断器筒进行拆装时,该爪部与设置于熔断器筒的外周面的凸缘部卡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棒,其特征在于,在轴线方向上的收容部件的前端的相反侧的基部侧设置有固定于操作棒主体的固定部件,支承部件和弹簧部件以松弛嵌合状态配置于收容部件与固定部件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操作棒,其特征在于,在弹簧部件的轴线方向上的所述一方的端部的相反侧的另一方的端部设置有限制部,该限制部向所述轴线侧弯曲并与收容部件的基部侧端面接触而限制弹簧部件沿轴线方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操作棒,其特征在于,在支承部件的基部侧设置有内径小于其他部分的缩径部。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藤博光藤森树
申请(专利权)人:爱那其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