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线路无功补偿自动投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8163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压线路无功补偿自动投切装置,由分断器,变压器、继电器、电流互感器及投切控制模块组成,变压器输入端、分断器输入端及电流互感器输入端分别直接与高压线路连接,变压器输出端、电流互感器输出端及电磁操作机构经固态继电器S分别与投切控制模块连接,具有线路简单,可户外自动投切;有自保护功能,动作安全可靠、容易维修、保养;具有断相、短路保护,体积小、重量轻且适用范围广的优点。(*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高压线路无功补偿投切装置,具体是一种高压线路无功补偿自动投切装置。现在,电力系统--特别是高压线路的无功补偿投切多采用手动操作,效率低、安全性差,难以及时保障高压线路的安全运行,后虽在使用中有所改进,但若要实现自动投切,须借助变电站的操作电源,在干线式架空配电线路上加装自动无功补偿装置,既无操作电源、且因工作环境差、无人值守,难以实现安全、正常运行,中国专利公开的2L88202441一种无功补偿电容自动投切装置,是使用两个晶体管继电器进行功率因数的检测,其检测电路与延时电路合为一体,形成一个检测、延时系统,控制步进继电器组的动作,实现电容器组的自动投切,但其依然没有能够实现直接使用于户外的架空线路上,存在了适用范围窄、功能少,不具有自保护、动作可靠性差,安全系数小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直接在户外线路进行无功补偿自动投切,减少线路损耗和改善静荷点,具有自保护功能,动作可靠、维修率低,结构简单,有断相、短路保护、能够记录投切次数、体积小、重量轻的高压线路无功补偿自动投切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压线路无功补偿自动投切装置,由分断器,变压器、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线路无功补偿自动投切装置,由分断器,变压器、继电器、电流互感器及投切控制模块组成,其特征在于变压器输入端、分断器输入端及电流互感器输入端分别直接与高压线路连接,变压器输出端、电流互感器输出端及电磁操作机构经固态继电器S分别与投切控制模块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线路无功补偿自动投切装置,由分断器,变压器、继电器、电流互感器及投切控制模块组成,其特征在于变压器输入端、分断器输入端及电流互感器输入端分别直接与高压线路连接,变压器输出端、电流互感器输出端及电磁操作机构经固态继电器S分别与投切控制模块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线路无功补偿自动投切装置,其特征在于投切控制模块由分闸模块、合闸模块、断相、短路保护模块及显示模块、掉电保护模块组成,分闸模块及合闸模块经驱动电路与固态继电器S连接,同时还分别与断相、短路保护模块及显示模块连接,并分别连接掉电保护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线路无功补偿自动投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分闸模块为由比较器A1及比较电压Vref1组成的过压比较电路与脉冲发生电路A3连接后再与由分频器A13、A14及反相器A12构成的数字延时电路连接,经延时选择开关K1,与由电阻R3、R4及电容C3组成的上电闭锁合闸电路连接,同时再经或门A16、或非门A22接由与非门A25、A26组成的R-S触发器,然后经反相器A27、电阻R12、R13及三极管G3组成的驱动电路与固态继电器S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线路无功补偿自动投切装置,其特征在于合闸模块为由比较器A2与比较电压Vref2组成的欠压比较电路与脉冲发生电路A1同时经与门A11与分频器A16、A17组成的数字延时电路连接,再经延时选择开关K4、或门A21及与非门A24与R-S触发器的与非门A26的输入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德君秦萌青姜志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工程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