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连续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7965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模具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压连续模,包括机架、上模座、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均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上模座安装于所述机架的移动端上,且所述上模座位于所述下模座的上方,所述上模组件安装于所述上模座的底部,所述下模组件安装于所述下模座的顶部,且所述上模组件和所述下模组件相对设置,所述下模组件的两侧还设置有升降移动组件,两个所述升降移动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下模座的顶部。通过上述设备,在实现生产步骤的完整的同时有效的减少设备安装时的占地面积。的减少设备安装时的占地面积。的减少设备安装时的占地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冲压连续模


[0001]本技术属于模具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冲压连续模。

技术介绍

[0002]连续模又称级进模、跳步模,是指压力机在一次行程中,依次在几个不同的位置上,同时完成多道工序的冲模。冲裁件在连续模中是逐步成形的,连续成形是工序集中的工艺方法,可使切边、切口、切槽、冲孔、塑性变形、落料等多种工序在一副模具上完成。根据冲压件的实际需要,按一定顺序安排了多个冲压工序进行连续冲压。它不但可以完成冲裁工序,还可以完成成形工序,甚至装配工序,许多需要多工序冲压的复杂冲压件可以在一副模具上完全成形,这就为高速自动冲压提供了有利条件。由此可见,连续模是一种工位多、效率高的冲裁模。现有技术中,通过将多道工位并列设置,根据输送物料的一次经过将物料加工成形,而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冲压连续模进行生产存在设备生产线过长不便于摆放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连续模,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冲压连续模设备不便摆放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冲压连续模,包括机架、上模座、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均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上模座安装于所述机架的移动端上,且所述上模座位于所述下模座的上方,所述上模组件安装于所述上模座的底部,所述下模组件安装于所述下模座的顶部,且所述上模组件和所述下模组件相对设置,所述下模组件的两侧还设置有升降移动组件,两个所述升降移动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下模座的顶部。
[0005]优选地,所述升降移动组件包括升降杆和滚轮组,所述升降杆安装于所述下模座上,所述滚轮组固定安装于所述升降杆的顶端。
[0006]优选地,所述上模组件侧面滑动安装有上横切断废料冲头,且所述上横切断废料冲头刀刃朝下设置。
[0007]优选地,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垫块、上夹板、止挡板和脱料板,所述上垫块的顶部与所述上垫块的底部连接,所述上垫块的底部与事实止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且所述脱料板与所述上颠倒相邻。
[0008]优选地,所述上模组件内设置有上模冲孔冲头、防误送检测针和上模折弯冲头,所述上模冲孔冲头、所述防误送检测针和所述上模折弯冲头的底端均固定安装于所述上模座的底部,且所述上模冲孔冲头、所述防误送检测针和所述上模折弯冲头的另一端均依次穿过所述上垫块、所述止挡板和所述脱料板,且所述上模冲孔冲头、所述防误送检测针和所述上模折弯冲头的另一端均穿过所述脱料板。
[0009]优选地,所述止挡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上模限位针,且两所述上模限位针的另
一端均穿过所述脱料板向下延伸出。
[0010]优选地,所述止挡板的底部设置有上模引导针,且所述上模引导针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脱料板向下延伸伸出。
[0011]优选地,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板和下垫板,所述下垫板安装于所述下模座的顶部,所述下模板安装于所述下垫板的顶部。
[0012]优选地,所述下模板上设置有下模凹模入子、两用销、下模折弯脱料入子、下模折弯入子、吹气销和下模脱料顶针,所述两用销和所述下模脱料顶针的一端均安装于所述下垫板顶部,且所述两用销和所述下模脱料顶针的另一端均穿过所述下模板设置。
[0013]优选地,所述下模座底部设置有若干并排的下垫块,且各所述下垫块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机架和所述下模座的底部连接。
[001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冲压连续模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0015]本技术中的冲压连续模由机架、上模座、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和下模座组装而成,在进行生产组装的过程中将上模座和下模座都固定安装在机架上,上模座和下模座上下相对设置,且上模座安装位置位于机架的移动端上,移动端带动着上模座相对于下模座上下移动,上模组件安装在上模座的底部,而下模组件安装在下模座的顶部,使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上下相对设置,上模座带动着上模组件上下移动,通过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之间的动作实现模具生产,在下模座的两侧设置两个升降移动组件,升降移动组件固定安装在下模座的上表面,当上模组件下压,两个升降移动组件下降,当上模组件上移后两个升降移动组件上升将得到的产品向上顶出,移动到输送带上输送到下一工位,重复该动作完成生产,通过上述设备,在实现生产步骤的完整的同时有效的减少设备安装时的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冲压连续模的正视图。
[0018]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冲压连续模的侧视图。
[0020]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21]10—机架
ꢀꢀꢀꢀꢀꢀꢀꢀꢀꢀꢀ
20—上模座
ꢀꢀꢀꢀꢀꢀꢀꢀꢀꢀꢀꢀ
30—上模组件
[0022]31—上垫块
ꢀꢀꢀꢀꢀꢀꢀꢀꢀ
32—上夹板
ꢀꢀꢀꢀꢀꢀꢀꢀꢀꢀꢀꢀ
33—止挡板
[0023]34—脱料板
ꢀꢀꢀꢀꢀꢀꢀꢀꢀ
35—上横切断废料冲头
ꢀꢀ
40—下模组件
[0024]41—下模板
ꢀꢀꢀꢀꢀꢀꢀꢀꢀ
42—下垫板
ꢀꢀꢀꢀꢀꢀꢀꢀꢀꢀꢀꢀ
50—下模座
[0025]51—下垫块
ꢀꢀꢀꢀꢀꢀꢀꢀꢀ
52—升降移动组件
ꢀꢀꢀꢀꢀꢀ
311—上模冲孔冲头
[0026]312—防误送检测针
ꢀꢀ
313—上模折弯冲头
ꢀꢀꢀꢀꢀ
331—上模引导针
[0027]411—下模凹模入子
ꢀꢀ
412—两用销
ꢀꢀꢀꢀꢀꢀꢀꢀꢀꢀꢀ
413—下模折弯脱料入子
[0028]414—下模折弯入子
ꢀꢀ
415—吹气销
ꢀꢀꢀꢀꢀꢀꢀꢀꢀꢀꢀ
416—下模脱料顶针。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1~3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压连续模,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上模座、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均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上模座安装于所述机架的移动端上,且所述上模座位于所述下模座的上方,所述上模组件安装于所述上模座的底部,所述下模组件安装于所述下模座的顶部,且所述上模组件和所述下模组件相对设置,所述下模组件的两侧还设置有升降移动组件,两个所述升降移动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下模座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连续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移动组件包括升降杆和滚轮组,所述升降杆安装于所述下模座上,所述滚轮组固定安装于所述升降杆的顶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连续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侧面滑动安装有上横切断废料冲头,且所述上横切断废料冲头刀刃朝下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压连续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垫块、上夹板、止挡板和脱料板,所述上垫块的顶部与所述上垫块的底部连接,所述上垫块的底部与止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且所述脱料板与所述上垫块相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压连续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内设置有上模冲孔冲头、防误送检测针和上模折弯冲头,所述上模冲孔冲头、所述防误送检测针和所述上模折弯冲头的底端均固定安装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子元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