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铣刀复合磨床的刃部支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7746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52
本申请涉及一种铣刀复合磨床的刃部支撑机构,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刀具柄部的刀具夹头,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棒以及驱动第一支撑棒移动并抵触刀具刃部的第一顶出机构,所述安装座上还设置有第二支撑棒以及驱动第二支撑棒移动并抵触刀具刃部的第二顶出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棒的长度方向和第二支撑棒的长度方向垂直。本申请具有在一台机器上可以对刀具两个相互垂直的位置进行磨削加工,从而不需要将刀具刃部转移到另外一台机器上进行磨削,进而提高了刀具刃部的加工效率的效果。刃部的加工效率的效果。刃部的加工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铣刀复合磨床的刃部支撑机构


[0001]本申请涉及复合磨床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铣刀复合磨床的刃部支撑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机械加工设备中,复合磨床是一种常规精密加工机床。目前在对刀具刃部进行磨削时,一般先通过夹具将刀具刃部固定在复合磨床上,然后使用砂轮等磨削工具对刀具刃部进行磨削,在对刀具刃部进行磨削时,通常会在磨床上设置对刀具刃部进行支撑的机构,且支撑的机构位于磨削相反的方向,以提高刀具刃部在进行磨削时候的稳定性。
[0003]但是,刀具刃部在加工时一般需要进行多个位置的磨削,且每个位置的磨削角度都不同,通常刀具刃部在一台机器上只能进行一个位置的磨削,在对刀具刃部另外一个位置进行磨削时,需要将刀具刃部转移到另外一台机器上进行磨削,导致刀具刃部的加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在对刀具刃部另外一个位置进行磨削时,需要将刀具刃部转移到另外一台机器上进行磨削,导致刀具刃部的加工效率较低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铣刀复合磨床的刃部支撑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铣刀复合磨床的刃部支撑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刀具柄部的刀具夹头,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棒以及驱动第一支撑棒移动并抵触刀具刃部的第一顶出机构,所述安装座上还设置有第二支撑棒以及驱动第二支撑棒移动并抵触刀具刃部的第二顶出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棒的长度方向和第二支撑棒的长度方向垂直。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实际生产中,刀具刃部一般需要在两个相互垂直的位置进行磨削,通过在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二支撑棒以及驱动第二支撑棒移动并抵触刀具刃部的第二顶出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棒的长度方向和第二支撑棒的长度方向垂直,使得在对刀具刃部进行加工时,在一台机器上可以对刀具两个相互垂直的位置进行加工,不需要将刀具刃部转移到另外一台机器上进行磨削,从而提高了刀具刃部的加工效率。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顶出机构包括第一移动座、第一驱动源、第二移动座和第二驱动源,所述第一驱动源设置在安装座上并控制第一移动座移动,所述第二驱动源设置在第一移动座上并控制第二移动座移动。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复合磨床在对刀具刃部切换加工位置时,需要移动砂轮的位置,而带有砂轮的机构在移动后,容易与另外一个顶出机构干涉,因此需要将另外一个顶出机构设置成可向两个方向活动的,以此来解决带有砂轮的机构在移动后,容易与另外一个顶出机构干涉的问题。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座的移动方向与第二移动座的方向垂直。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移动座的移动方向与第二移动座的方向垂直,从而更方便的控制第二支撑棒抵触刀具刃部。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棒位于刀具夹头的侧面,所述第二支撑棒位于刀具夹头的下方。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实际生产中,复合磨床位于刀具夹头下方的空间比较有限,将第二支撑棒位于刀具夹头的下方,有利于合理运用复合磨床位于刀具夹头下方的空间。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顶出机构包括第三驱动源,所述第三驱动源固定设置在安装座上,所述第三驱动源控制第一支撑棒伸出。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顶出机构包括第三驱动源,所述第三驱动源固定设置在安装座上,所述第三驱动源控制第一支撑棒伸出,从而使得第一支撑棒可有效的抵触刀具的刃部。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棒或第二支撑棒朝向刀具夹头的端部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朝向刀具夹头的一侧设置有V形的支撑槽。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第一支撑棒或第二支撑棒朝向刀具夹头的端部设置有支撑部,且支撑部朝向刀具夹头的一侧设置有V形的支撑槽,从而使得有利于提高第一支撑棒或第二支撑棒对刀具刃部支撑的稳定性,同时,V形的支撑槽可适应不同直径的圆棒材料。
[0017]优选的,所述支撑部可拆卸的设置在第一支撑棒或第二支撑棒上。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所述支撑部可拆卸的设置在第一支撑棒或第二支撑棒上,从而可更换支撑部以此来支撑其他工件。
[0019]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棒或第二支撑棒朝向刀具夹头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插入安装孔内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孔的侧壁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端部与安装块抵紧。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支撑棒或第二支撑棒朝向刀具夹头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孔,且支撑部上设置有插入安装孔内的安装块,所述安装孔的侧壁开设有螺纹孔,且所述螺纹孔内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端部与安装块抵紧,从而实现支撑部可拆卸的设置在第一支撑棒或第二支撑棒上。
[002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2]1.通过在安装座上还设置有第二支撑棒以及驱动第二支撑棒移动并抵触刀具刃部的第二顶出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棒的长度方向和第二支撑棒的长度方向垂直,使得在对刀具刃部进行加工时,在一台机器上可以对刀具两个相互垂直的位置进行加工,不需要将刀具刃部转移到另外一台机器上进行磨削,从而提高了刀具刃部的加工效率;
[0023]2.将另外一个顶出机构设置成可向两个方向活动的,以此来解决带有砂轮的机构在移动后,容易与另外一个顶出机构干涉的问题;
[0024]3.在第一支撑棒或第二支撑棒朝向刀具夹头的端部设置有支撑部,且支撑部朝向刀具夹头的一侧设置有V形的支撑槽,从而使得有利于提高第一支撑棒或第二支撑棒对刀具刃部支撑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5]包括附图以提供对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被并入本说明书中并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图示了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将容易认识到其它实施例和实施例的很多预期优点,因为通过引用以下详细描述,它们变得被更好地理解。附图的元件不一定是相互按照比例的。同样的附图标记指代对应的类似部件。
[002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第一支撑棒与刀具刃部抵触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第二支撑棒与刀具刃部抵触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的铣刀复合磨床的刃部支撑机构与砂轮机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的铣刀复合磨床的刃部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本申请实施例二为了突出安装块和安装孔的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2、固定座;3、刀具夹头;4、刀具;5、安装座;6、第一支撑棒;7、第二支撑棒;8、第三驱动源;9、第一移动座;10、第一驱动源;11、第二移动座;12、第二驱动源;13、砂轮机构;14、支撑部;15、支撑槽;16、安装孔;17、安装块;18、螺纹孔;19、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铣刀复合磨床的刃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固定座(2),所述固定座(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刀具柄部的刀具夹头(3),所述机架(1)上还设置有安装座(5),所述安装座(5)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棒(6)以及驱动第一支撑棒(6)移动并抵触刀具刃部的第一顶出机构,所述安装座(5)上还设置有第二支撑棒(7)以及驱动第二支撑棒(7)移动并抵触刀具刃部的第二顶出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棒(6)的长度方向和第二支撑棒(7)的长度方向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铣刀复合磨床的刃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出机构包括第一移动座(9)、第一驱动源(10)、第二移动座(11)和第二驱动源(12),所述第一驱动源(10)设置在安装座(5)上并控制第一移动座(9)移动,所述第二驱动源(12)设置在第一移动座(9)上并控制第二移动座(11)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铣刀复合磨床的刃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座(9)的移动方向与第二移动座(11)的移动方向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铣刀复合磨床的刃部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棒(6)位于刀具夹头(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伟强张金贤石锡祥刘光达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麦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