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污水多级脱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7171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活污水多级脱氮装置。一种生活污水多级脱氮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第三反应室和第四反应室;第一反应室上部设有进水口;第一反应室内部设有若干交错设置的缓降斜板A,缓降斜板A的倾斜方向朝向于第一反应室底部;第三反应室内部设有若干交错设置的缓降斜板B,所述缓降斜板B的倾斜方向朝向于第三反应室底部;第二反应室的排泥口设有与第一反应室入口连通的回泥管A,第四反应室的排泥口设有与第三反应室入口连通的回泥管B。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多级连续反应的强化脱氮效率,通过截留载体和污泥回流富集优势菌,融合同步硝化反硝化与短程硝化反硝化的优势,实现生活污水高效脱氮。实现生活污水高效脱氮。实现生活污水高效脱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活污水多级脱氮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脱氮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多级脱氮装置,属于水处理


技术介绍

[0002]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国内生活污水处理目前的重点控制指标为氨氮、总氮、COD及总磷,而脱氮是其中的重要问题。同步硝化反硝化和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脱氮效果,还可以缩短反应时间及运行费用,但当前装置主要基于间歇控制的方式实现亚硝酸盐氮的积累或同步硝化反硝化效率的提升,单级反应不具备深度脱氮能力,氨氮及总氮去除效率难以兼顾。
[0003]综上所述,研究开发一种生活污水多级脱氮装置,在连续流条件下缩短反应时间且提高脱氮效率对于本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以上背景,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活污水多级脱氮装置,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生活污水多级脱氮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第三反应室和第四反应室;所述第一反应室上部设有进水口;所述第一反应室内部设有若干交错设置的缓降斜板A,所述缓降斜板A的倾斜方向朝向于第一反应室底部;所述第三反应室内部设有若干交错设置的缓降斜板B,所述缓降斜板B的倾斜方向朝向于第三反应室底部;所述第四反应室上部设有出水口;所述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第三反应室和第四反应室底部均设有排泥口,第二反应室的排泥口设有与第一反应室入口连通的回泥管A,第四反应室的排泥口设有与第三反应室入口连通的回泥管B;所述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第三反应室的底部分别设有曝气管A、曝气管B和曝气管C;所述第二反应室的顶部及底部、第四反应室的顶部及底部均设有拦截网;所述第二反应室内设有截留载体A,所述第四反应室内设有截留载体B。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反应室底部连通于第二反应室底部,所述第二反应室顶部连通于第三反应室顶部,所述第三反应室底部连通于第四反应室底部。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第三反应室和第四反应室的体积比为3∶2∶2∶2。
[0009]作为优选,所述缓降斜板A与第一反应室底部平面的倾斜夹角为30
°
~60
°
,所述缓降斜板B与第三反应室底部平面的倾斜夹角为30
°
~60
°

[0010]作为优选,所述缓降斜板A的长度大于第一反应室的内径半径,所述缓降斜板B的长度大于第三反应室的内径半径。
[0011]作为优选,所述截留载体A和截留载体B均为聚乙烯醇多孔球体。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3]本技术的一种生活污水多级脱氮装置,通过多功能区逐级连续的强化脱氮效率,通过循环流化载体实现生物膜菌群多样化,且通过截留载体和污泥回流富集亚硝化细菌,通过缓降斜板增加泥水混合物进行二级短程硝化的反应时间,融合同步硝化反硝化与短程硝化反硝化的优势,实现生活污水高效脱氮。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第一反应室,2、第二反应室,3、第三反应室,4、第四反应室,5、回泥管A,6、回泥管B,7、截留载体A,8、截留载体B,91、曝气管A,92、曝气管B,93、曝气管C,101、第一排泥口,102、第二排泥口,103、第三排泥口,104、第四排泥口,111、进水口,112、缓降斜板A,113、缓降斜板B,121、第一拦截网,122、第二拦截网,123、第三拦截网,124、第四拦截网,401、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应当理解,本技术的实施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对本技术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和/或改变都将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
[0018]在本技术中,若非特指,所有的份、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所采用的设备和原料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领域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的部件或设备如无特别说明,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0019]实施例:
[0020]如图1所示的一种生活污水多级脱氮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反应室1、第二反应室2、第三反应室3和第四反应室4。第一反应室1底部连通于第二反应室2底部,第二反应室2顶部连通于第三反应室3顶部,第三反应室3底部连通于第四反应室4底部。第一反应室1、第二反应室2、第三反应室3和第四反应室4的体积比为3∶2∶2∶2。
[0021]第一反应室上部设有进水口111,第四反应室上部设有出水口401。
[0022]第一反应室1内部设有三个交错设置的缓降斜板A112,缓降斜板A112的倾斜方向朝向于第一反应室1底部。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缓降斜板A112的数量。
[0023]第三反应室3内部设有三个交错设置的缓降斜板B113,缓降斜板B113的倾斜方向朝向于第三反应室3底部。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缓降斜板B113的数量。
[0024]缓降斜板A112与第一反应室1底部平面的倾斜夹角为30
°
~60
°
,缓降斜板B113与第三反应室3底部平面的倾斜夹角为30
°
~60
°
,本实施例中选择上述两个倾斜夹角均为
40
°

[0025]缓降斜板A112的长度大于第一反应室1的内径半径,缓降斜板B113的长度大于第三反应室3的内径半径。
[0026]第一反应室1、第二反应室2、第三反应室3和第四反应室4底部均设有排泥口,分别为第一排泥口101、第二排泥口102、第三排泥口103、第四排泥口104,第二反应室2的排泥口设有与第一反应室1入口连通的回泥管A5,第四反应室4的排泥口设有与第三反应室3入口连通的回泥管B6。
[0027]第一反应室1、第二反应室2、第三反应室3的底部分别设有曝气管A91、曝气管B92和曝气管C93。
[0028]第二反应室2的顶部及底部、第四反应室4的顶部及底部均设有拦截网。
[0029]第二反应室2顶部设有第一拦截网121,底部设有第二拦截网122,第四反应室4顶部设有第三拦截网123,第四反应室4底部设有第四拦截网124。
[0030]第二反应室2内设有截留载体A7,第四反应室4内设有截留载体B8。截留载体A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活污水多级脱氮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生活污水多级脱氮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反应室(1)、第二反应室(2)、第三反应室(3)和第四反应室(4);所述第一反应室上部设有进水口(111);所述第一反应室(1)内部设有若干交错设置的缓降斜板A(112),所述缓降斜板A(112)的倾斜方向朝向于第一反应室(1)底部;所述第三反应室(3)内部设有若干交错设置的缓降斜板B(113),所述缓降斜板B(113)的倾斜方向朝向于第三反应室(3)底部;所述第四反应室上部设有出水口(401);所述第一反应室(1)、第二反应室(2)、第三反应室(3)和第四反应室(4)底部均设有排泥口,第二反应室(2)的排泥口设有与第一反应室(1)入口连通的回泥管A(5),第四反应室(4)的排泥口设有与第三反应室(3)入口连通的回泥管B(6);所述第一反应室(1)、第二反应室(2)、第三反应室(3)的底部分别设有曝气管A(91)、曝气管B(92)和曝气管C(93);所述第二反应室(2)的顶部及底部、第四反应室(4)的顶部及底部均设有拦截网;所述第二反应室(2)内设有截留载体A(7),所述第四反应室(4)内设有截留载体B(8)。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彭生杨建超金丽丽韩国威娄小丹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集团杭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