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径盘片生物转盘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5948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异径盘片生物转盘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池、厌氧转盘机构、兼性转盘机构以及好氧转盘机构,厌氧转盘机构、兼性转盘机构和好氧转盘机构前后依次设置在处理池内,处理池的末端设有出水堰,厌氧转盘机构顶部与出水堰相平齐,兼性转盘机构和好氧转盘机构的高度均高于出水堰,且好氧转盘机构的高度高于兼性转盘机构的高度。通过设置不同高度的厌氧转盘机构、兼性转盘机构和好氧转盘机构,来分别控制各工艺区域对转盘的浸没度,实现在处理池中划分成厌氧处理区、缺氧处理区和好氧处理区,从而强化了厌氧处理区对污水水解作用,以及缺氧处理区的反硝化作用。及缺氧处理区的反硝化作用。及缺氧处理区的反硝化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径盘片生物转盘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径盘片生物转盘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物转盘的净化机理与生物滤池基本相同,污染物去除能力主要依赖于在转盘填料载体上生长繁育形成的生物膜。转盘上由内至外附着厌氧性、兼性、好氧性生物膜。转盘在旋转过程中,当盘面某部分浸没在污水中时,盘上的生物膜便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当盘片离开液面暴露在空气中时,盘上的生物膜从空气中吸收氧气对有机物进行氧化。通过上述过程,氧化反应池内污水中的有机物减少,污水得到净化。转盘上的生物膜也同样经历繁殖、生长、老化脱落的过程,脱落的生物膜可在二次沉淀池中去除。生物转盘系统除有效地去除有机污染物外,还具有脱氮与除磷的功能。
[0003]现有的生物转盘盘片只能在处理池形成厌氧、缺氧、好氧的兼性环境,环境单一,无差异化;无法实现基于污水的水质特性,有针对性的强化厌氧水解、反硝化反应和氧化分解等特定功能。另外,传统转盘不具备根据不同类别微生物代谢周期差异,来强化老化生物膜脱落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异径盘片生物转盘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0005]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异径盘片生物转盘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池、厌氧转盘机构、兼性转盘机构以及好氧转盘机构,所述厌氧转盘机构、所述兼性转盘机构和所述好氧转盘机构前后依次设置在所述处理池内,所述处理池的末端设有出水堰,所述厌氧转盘机构顶部与所述出水堰相平齐,所述兼性转盘机构和所述好氧转盘机构的高度均高于所述出水堰,且所述好氧转盘机构的高度高于所述兼性转盘机构的高度。
[0006]优选的,所述厌氧转盘机构包括多个第一生物转盘,所述兼性转盘机构包括多个第二生物转盘,所述好氧转盘机构包括多个第三生物转盘,所述第三生物转盘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生物转盘的外径,所述第二生物转盘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生物转盘的外径。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生物转盘、所述第二生物转盘及所述第三生物转盘的外径之比为1.5:2.5:4。
[0008]优选的,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在所述处理池的一侧,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传动电机和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处理池的一侧,所述厌氧转盘机构、所述兼性转盘机构和所述好氧转盘机构分别与所述传动轴传动配合。
[0009]优选的,所述厌氧转盘机构还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厌氧转轴、第二厌氧转轴和第三厌氧转轴,所述传动轴、第一厌氧转轴、所述第二厌氧转轴以及所述第三厌氧转轴之
间通过皮带传动配合,多个所述第一生物转盘分别前后均匀设置于所述第一厌氧转轴、所述第二厌氧转轴和所述第三厌氧转轴上,前后设置的所述第一生物转盘之间留有第一间隙,左右相邻设置的第一生物转盘的一端设在所述第一间隙内。
[0010]优选的,所述兼性转盘机构还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兼性转轴和第二兼性转轴,所述传动轴、所述第一兼性转轴及所述第二兼性转轴之间通过皮带传动配合,多个所述第二生物转盘分别前后均匀设置于所述第一兼性转轴和所述第二兼性转轴上,前后设置的所述第二生物转盘之间留有第二间隙,左右相邻设置的第二生物转盘的一端设在所述第二间隙内。
[0011]优选的,所述好氧转盘机构还包括好氧转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好氧转轴之间通过皮带传动配合,多个所述第三生物转盘分别前后均匀设置于所述好氧兼性转轴上。
[0012]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多个输入齿轮、多个输出齿轮和多个传动皮带,多个所述输入齿轮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上,多个所述输出齿轮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厌氧转轴、第一兼性转轴和好氧转轴上,所述输入齿轮与所述输出齿轮之间通过所述传动皮带传动配合。
[0013]优选的,还包括淤泥清理机构,所述淤泥清理机构包括多个吸泥管、排泥泵和沉淀池,多个所述吸泥管的一端分别一一设置在所述厌氧转盘机构、所述兼性转盘机构以及所述好氧转盘机构的底部,多个所述吸泥管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排泥泵的吸入端连通,所述排泥泵的排泥端与所述沉淀池连通。
[0014]优选的,还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设在所述处理池的一端,所述出水堰的高度高于所述进水管,所述出水管设在所述处理池的另一端,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水堰连通。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不同高度的厌氧转盘机构、兼性转盘机构和好氧转盘机构,来分别控制各工艺区域对转盘的浸没度,实现在处理池中划分成厌氧处理区、缺氧处理区和好氧处理区,从而强化了厌氧处理区对污水水解作用,以及缺氧处理区的反硝化作用。
附图说明
[0016]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淤泥清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处理池1、厌氧转盘机构2、兼性转盘机构3、好氧转盘机构4、出水堰11、第一生物转盘21、第二生物转盘31、第三生物转盘41、驱动机构5、传动电机51、传动轴52、第一厌氧转轴221、第二厌氧转轴222、第三厌氧转轴223、第一间隙224、第一兼性转轴321、第二兼性转轴322、第二间隙323、好氧转轴42、输入齿轮53、输出齿轮54、传动皮带55、淤泥清理机构6、吸泥管61、排泥泵62、沉淀池63、进水管12、出水管111、污水液面7。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0]本实施例的一种异径盘片生物转盘处理装置,参考附图1,包括处理池1、厌氧转盘机构2、兼性转盘机构3以及好氧转盘机构4,厌氧转盘机构2、兼性转盘机构3和好氧转盘机构4前后依次设置在处理池1内,处理池1的末端设有出水堰11,厌氧转盘机构2顶部与出水堰11相平齐,兼性转盘机构3和好氧转盘机构4的高度均高于出水堰11,且好氧转盘机构4的高度高于兼性转盘机构3的高度。
[0021]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不同高度的厌氧转盘机构2、兼性转盘机构3和好氧转盘机构4,并设置一定高度的出水堰11,使污水进入处理池1后依次经厌氧转盘机构2、兼性转盘机构3和好氧转盘机构4后最后从出水堰11溢出至处理池1外,由此即可分别控制各工艺区域对转盘的浸没度,实现在处理池1中划分成厌氧处理区、缺氧处理区和好氧处理区,从而强化了厌氧处理区对污水水解作用,以及缺氧处理区的反硝化作用。由此,本实施例可以针对污水的特性,有针对性的强化某种功能,例如污水有机物较复杂的,比较难降解的,就可以强化厌氧的处理能力,提高厌氧水解水平;如污水氨氮总氮较高,就可以强化缺氧处理能力,强化反硝化水平;有机物浓度较高的,就强化好氧处理能力,强化氧化分解水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针对污水的特性来强化某一种功能的问题。
[0022]优选的,参考附图2,厌氧转盘机构2包括多个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径盘片生物转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池、厌氧转盘机构、兼性转盘机构以及好氧转盘机构,所述厌氧转盘机构、所述兼性转盘机构和所述好氧转盘机构前后依次设置在所述处理池内,所述处理池的末端设有出水堰,所述厌氧转盘机构顶部与所述出水堰相平齐,所述兼性转盘机构和所述好氧转盘机构的高度均高于所述出水堰,且所述好氧转盘机构的高度高于所述兼性转盘机构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径盘片生物转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转盘机构包括多个第一生物转盘,所述兼性转盘机构包括多个第二生物转盘,所述好氧转盘机构包括多个第三生物转盘,所述第三生物转盘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生物转盘的外径,所述第二生物转盘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生物转盘的外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异径盘片生物转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物转盘、所述第二生物转盘及所述第三生物转盘的外径之比为1.5:2.5:4。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异径盘片生物转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在所述处理池的一侧,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传动电机和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传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处理池的一侧,所述厌氧转盘机构、所述兼性转盘机构和所述好氧转盘机构分别与所述传动轴传动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异径盘片生物转盘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转盘机构还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厌氧转轴、第二厌氧转轴和第三厌氧转轴,所述传动轴、第一厌氧转轴、所述第二厌氧转轴以及所述第三厌氧转轴之间通过皮带传动配合,多个所述第一生物转盘分别前后均匀设置于所述第一厌氧转轴、所述第二厌氧转轴和所述第三厌氧转轴上,前后设置的所述第一生物转盘之间留有第一间隙,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奚瑞锋陈春霞李俊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轻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