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污水处理的膜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1741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膜管,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用于污水处理的膜管包括:透气膜管及覆盖于所述透气膜管外表面的纤维层,所述透气膜管上设有均匀的微孔,所述纤维层覆盖所述透气膜管表面积的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污水处理的膜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膜管。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用水量日益增加,产生的污水量也随之增加。“提质增效”已成为污水处理的新趋势和新命题,运营者们迫在眉睫,急需寻求一种具有革新性的污水处理解决方案。
[0003]目前,已有研究者设计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中空透气复合膜管,即在中空附有为空的膜管表面再设计一层纤维层,在纤维层上同时生长缺氧菌、好氧菌和/或硝化菌等,起到同时硝化反硝化脱氮作用,如202010535261.9等。
[0004]然而,由于此纤维层的表面积仍然有限,能够提供给好氧菌厌氧菌附着的空间有限,使用此膜管进行污水处理的效果仍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膜管,该膜管上不仅具有提高细菌生长表面积的纤维层,还设有若干纤维分支,进一步提升了微生物的生长空间,能够更高效处理污水。
[0006]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膜管,包括:透气膜管及覆盖于所述透气膜管外表面的纤维层,所述透气膜管上设有均匀的微孔,所述纤维层覆盖所述透气膜管表面积的40

60%,所述纤维层上还设有向所述膜管径向延伸的若干纤维分支。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干所述分支之间的距离为0.3

0.7mm。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纤维层均匀设置于所述透气膜管表面。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以所述纤维分支的末端计,所述膜管直径为4

8mm。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气膜管和所述纤维层之间还设有用于提高纤维层稳定附着的附着层。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附着层为吐温20层。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孔的孔径为0.01

30μm,所述纤维层的厚度为0.1

2.6mm。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的用于污水处理的膜管,使用时放置于处理水池中,从一端往用于污水处理的膜管内供给空气或氧气,气体通过透气膜管上的微孔,直接进入污水处理池,或穿透覆盖于透气膜管上的纤维层,逐渐扩散于纤维层,被附着于纤维层的微生物层所利用。且由于该膜管上设有若干纤维分支,增大了该膜管的比表面积,能够容纳更多的活性微生物附着,提高了单位膜管的污水处理能力。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实施例1中膜管示意图;
[0016]图2为实施例1中透气膜管示意图;
[0017]图3为实施例1中线状材料示意图;
[0018]图4为实施例2中对污水进行好氧处理示意图;
[0019]图5为实施例2中对污水进行脱氮处理示意图;
[0020]图6为实施例2中对污水进行深度脱氮处理示意图;
[0021]图7为实施例2中对污水进行好氧除磷处理示意图;
[0022]图8为实施例2中对污水进行反硝化除磷脱氮处理示意图;
[0023]图9为实施例2中对污水进行除磷脱氮处理示意图;
[0024]其中:100.膜管;110.透气膜管;111.微孔;120.纤维层;121.纤维分支。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通”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通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8]实施例1
[0029]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膜管100,如图1所示,包括:透气膜管110及覆盖于所述透气膜管外表面的纤维层120,所述透气膜管110上设有均匀的微孔微孔,如图2所示,所述纤维层覆盖所述透气膜管表面积的50%左右,且在所述透气膜管表面间隙均匀覆盖,所述纤维层 120上还设有向所述膜管径向延伸的若干纤维分支121。本实施例中,若干所述分支之间的距离为0.5mm,以纤维分支的末端计,本实施例的膜管直径为6mm左右。
[0030]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气膜管由非生物降解材料(聚四氟乙烯)制成,所述纤维层由常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制成。
[0031]由于在制备过程中,考虑到PET制成的纤维层难以缠绕固定于光滑的聚四氟乙烯制成的透气膜管上,各种胶水均无法粘连固定的问题,针对该难题,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气膜管和所述纤维层之间还设有用于提高纤维层稳定附着的附着层。具体的,先将透气膜管泡入酒精和吐温20乳化剂的混合液后拿出,表面所残留的混合剂渗透于透气膜管表面上,待酒精挥发后即剩下吐温20层附着于透气膜管表面,形成吐温20层,提高细管摩擦系数,此时即可利用吐温20层提高纤维层的附着稳定性。
[0032]本实施例中,可通过编织的方式,在所述透气膜管表面交叉网编缠绕一层带分支
的PET 线状材料即可实现纤维层的制备,所述线状材料如图3所示,为市售购得。
[0033]编织过程中,为了给微生物生存保留空间,一般采用20S纱支、65*78密度进行编织,即20*20/65*78的线状材料编织后,其间隙较大,表面较为粗糙,形成的缝隙给微生物生存提供了空间。
[0034]实施例2
[0035]实施例1中的用于污水处理的膜管,可用于申请号为202010535261.9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提及的生物膜反应器中,替换其中内供氧中空透气复合膜管使用。所得生物膜反应器在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
[0036]一、设备安装。
[0037]将组装测试完成的生物膜反应器放入生化水池(根据需要,可以设置1

3个生化水池),固定。
[0038]在本实施例中,生物膜反应器占所述生化水池容积的10

75%。
[0039]二、通气。
[0040]将上气管、下气管分别连接至上控制阀和下控制阀后,下气管连接至气源。本实施例中,通过调节所述上控制阀和下控制阀的开度,使所述通气腔内的压力稳定。
[0041]三、水处理。
[0042]按照不同的处理要求,分别选用不同的水处理方法进行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膜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气膜管及覆盖于所述透气膜管外表面的纤维层,所述透气膜管上设有均匀的微孔,所述纤维层覆盖所述透气膜管表面积的40

60%,所述纤维层上还设有向所述膜管径向延伸的若干纤维分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膜管,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分支之间的距离为0.3

0.7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处理的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层均匀设置于所述透气膜管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世来至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