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供氧膜生物反应器膜泥共生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5440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供氧膜生物反应器膜泥共生罐,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内供氧膜生物反应器膜泥共生罐包括罐体、膜生物反应器、沉降部、溢流部和溢流槽;罐体上设有进水口和进气口,罐体内设有污水处理腔;生物反应器设置于污水处理腔内,进气口与生物反应器连通;沉降部设置于膜生物反应器上方并固定于罐体上,沉降部的上端设有若干个回流口,下端设有沉降口;溢流部设置于沉降部内,且为上下贯通结构;溢流槽的一端固定于溢流部的上,另一端穿过溢流部和沉降部与罐体连接,溢流槽与罐体的连接处设有用于排出污水的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污泥进行沉降,回收部分微生物,提高污水处理效果。提高污水处理效果。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供氧膜生物反应器膜泥共生罐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内供氧膜生物反应器膜泥共生罐。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密度急速增长,城市原有公共设施超负荷运行;同时,人口密度分布不均,高密度人口区域用水量和排水量巨大,现有的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面临极大的挑战。
[0003]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氨氮、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的反应系统,在污水处理行业有广泛的应用。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随着水体的流动,膜生物反应器上附着的部分微生物会随着污泥被带走,导致膜生物反应器内微生物数量减少,降低了污水的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内供氧膜生物反应器膜泥共生罐,可对污泥进行沉降,回收部分微生物,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0005]本技术提供的内供氧膜生物反应器膜泥共生罐,包括:
[0006]罐体,所述罐体的下端设有进水口,罐体上设有进气口,所述罐体内设有污水处理腔;
[0007]膜生物反应器,所述膜生物反应器设置于所述污水处理腔内,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膜生物反应器连通;
[0008]沉降部,所述沉降部设置于所述膜生物反应器上方,并固定于所述罐体上;沉降部的外壁与所述罐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隔层;所述沉降部的上端设有若干个回流口,使第一隔层与沉降部内连通;所述沉降部的下端设有朝向所述膜生物反应器的沉降口;
[0009]溢流部,所述溢流部为上下贯通结构,所述溢流部设置于所述沉降部内,所述溢流部的外壁与所述沉降部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隔层,所述溢流部的下沿高于所述沉降口;
[0010]溢流槽,所述溢流槽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溢流部的上,另一端穿过所述溢流部和沉降部,与所述罐体连接;所述溢流槽与所述罐体的连接处设有用于排出污水的出水口;所述溢流槽与所述溢流部流体连通;所述溢流槽的入水口高于所述回流口的下沿。
[0011]上述内供氧膜生物反应器膜泥共生罐,使罐体外围的污水通过沉降部上的回流口进入沉降部内,由于沉降部和溢流部内的污水上升流速相对于罐体外围的污水流速更慢,部分污泥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沉降,并通过沉降口落入膜生物反应器,污水中的污泥量减少,并随着液面上升进入溢流槽内并通过出水口排出,从而达到回收污水中污泥,提高污泥中微生物的利用率的效果。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膜生物反应器为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膜生物反应器设置于所述罐体底部居中的位置。当膜
生物反应器位于底部居中的位置时,更有利于污水进入罐体后朝外围向上流动,也更有利于增加外围和中央的污水流速差,更有利于污泥的沉降,增加微生物的回收率。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沉降部为漏斗状。漏斗状的沉降部更有利于污泥的沉降。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沉降口下方还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用于分散沉降下落的污泥。导流板可分散污泥,防止堆积,使其分散更均匀,也更容易与膜生物反应器接触,提高污水的净化能力。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为人字形导流板。人字形导流板更有利于污泥的分散。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固定于所述罐体的内壁。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干个所述回流口均设置于同一水平面上。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罐体为铸铁罐体。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罐体为圆筒状,所述溢流部为圆筒状。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本技术的内供氧膜生物反应器膜泥共生罐,使罐体外围的污水通过沉降部上的回流口进入沉降部内,由于沉降部和溢流部内的污水上升流速相对于罐体外围的污水流速更慢,部分污泥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沉降,并通过沉降口落入膜生物反应器,污水中的污泥量减少,并随着液面上升进入溢流槽内并通过出水口排出,从而达到回收污水中污泥,提高污泥中微生物的利用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实施例中内供氧膜生物反应器膜泥共生罐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4]图2为实施例中内供氧膜生物反应器膜泥共生罐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5]图3为实施例中内供氧膜生物反应器膜泥共生罐的剖视图。
[0026]图4为实施例中水流趋势图。
[0027]图中,100

罐体,110

进水口,120

出水口,130

进气口,200

膜生物反应器,300

沉降部,310

回流口,320

沉降口,400

溢流部,500

溢流槽,600

导流板,700

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通”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通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3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0031]实施例1
[0032]一种内供氧膜生物反应器膜泥共生罐,如图1

3所示,包括罐体100、膜生物反应器200、沉降部300、溢流部400和溢流槽500,各部件的结构和连接关系如下:
[0033]罐体100为下端封底、上端开口的圆柱形罐体100,内部的空腔为污水处理腔,罐体100下端设有进水口110,用于通入待处理的污水。罐体100的材质优选为铸铁,保证其机械强度和耐腐蚀性。膜生物反应器200设置于罐体100内底部居中的位置,罐体100上相应地设置有进气口130,进气口130与膜生物反应器200连通,用于为膜生物反应器200提供空气或氧气,为微生物生存提供所需的氧气。膜生物反应器200优选为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
[0034]沉降部300设置于膜生物反应器200上方,并固定于罐体100的内壁,沉降部300的外壁与罐体100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隔层。沉降部300为上下贯通的结构,其上端设有若干个回流口310,第一隔层内的污水液位高于回流口310时可通过回流口310进入沉降部300内。优选地,若干个回流口310均处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供氧膜生物反应器膜泥共生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下端设有进水口,罐体上设有进气口,所述罐体内设有污水处理腔;膜生物反应器,所述膜生物反应器设置于所述污水处理腔内,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膜生物反应器连通;沉降部,所述沉降部设置于所述膜生物反应器上方,并固定于所述罐体上;沉降部的外壁与所述罐体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隔层;所述沉降部的上端设有若干个回流口,使第一隔层与沉降部内连通;所述沉降部的下端设有朝向所述膜生物反应器的沉降口;溢流部,所述溢流部为上下贯通结构,所述溢流部设置于所述沉降部内,所述溢流部的外壁与所述沉降部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隔层,所述溢流部的下沿高于所述沉降口;溢流槽,所述溢流槽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溢流部的上,另一端穿过所述溢流部和沉降部,与所述罐体连接;所述溢流槽与所述罐体的连接处设有用于排出污水的出水口;所述溢流槽与所述溢流部流体连通;所述溢流槽的入水口高于所述回流口的下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供氧膜生物反应器膜泥共生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生物反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世来至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