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色金属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0776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4:0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有色金属冷却装置,涉及压延冷却技术领域。所述冷却装置主体上方设有蓄水装置,蓄水装置设有进水口,蓄水装置下侧连通有喷淋装置,喷淋装置一侧固定安装有风动装置,风动装置包括进风机构以及出风机构,喷淋装置下方还固定安装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上侧用于支撑需冷却的有色金属,支撑机构贯穿设有通孔,支撑机构设有位于喷淋装置另一侧下方的弧形板,支撑机构下侧设有集液机构,集液机构下侧连通有过滤机构,喷淋装置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液泵装置,液泵装置设有循环导管,循环导管一端连通循环池,另一端连通蓄水装置。本技术实现了对压延后的有色金属板材高效、精确的冷却处理,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延冷却,特别是,一种有色金属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1、冷却是金属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压延制造工艺中。冷却可以有效地降低金属材料的温度,减小材料的热应力,提高其塑性和韧性,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2、在有色金属压延制造工艺中,冷却通常采用水冷或风冷的方式。水冷是通过将冷却水引入到压延设备中,利用水的导热性和冷却效果来降低材料的温度。风冷则是通过将冷却空气引入到压延设备中,利用空气的对流和导热性来降低材料的温度。

3、目前,现有有色金属冶炼用冷却塔普遍具有冷却水回收功能,但是在冷却水回收过程中,对冷却水的过滤净化效果一般,导致所回收的冷却水中依然存在杂质,从而对金属件进行冷却时会影响到金属件的品质,同时,冷却水在冷却金属件后会夹带热量,若直接对冷却水回收将会降低冷却塔的冷却效果,同时,在冷却塔内部会形成较大的热空气循环,产生高湿高压的不利因素,影响金属板件的压延质量,因此,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有色金属冷却装置,用于解决现有冷却装置内部散热不均、湿度大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如下解决方案:

3、一种有色金属冷却装置,用于实现对压延后的有色金属板进行冷却,所述冷却装置主体上方设有蓄水装置,蓄水装置设有进水口,进水口用于补充蓄水装置的水位,蓄水装置下侧连通有喷淋装置,用于形成在喷淋装置下方的喷淋空间,喷淋装置一侧固定安装有风动装置,风动装置包括位于喷淋装置一侧的进风机构以及位于喷淋装置另一侧上方的出风机构,喷淋装置下方还固定安装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上侧用于支撑需冷却的有色金属,支撑机构贯穿设有通孔,支撑机构设有位于喷淋装置另一侧下方的弧形板,喷淋空间的两侧分别对应进风机构和弧形板,支撑机构下侧设有集液机构,集液机构为斗型结构,集液机构下侧连通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外侧设有用于容纳过滤纯水的循环池,喷淋装置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液泵装置,液泵装置设有循环导管,循环导管一端连通循环池,另一端连通蓄水装置。

4、本技术中,在对压延后的有色金属板材进行冷却过程中,通过进水口实现在蓄水装置的水分补充,通过喷淋装置实现对蓄水装置容纳水分的喷淋操作,实现对支撑机构上方金属板材的喷淋散热,同时,通过在喷淋装置一侧设置的进风机构实现对金属板材的空气散热,实现水冷和风冷效果的叠加,有效减少了装置内部的水蒸气和热空气,促使了温度较大的空气向上排出;在此基础上,本技术还进一步增加了在喷淋装置另一侧上方的出风机构,用于实现上方热空气或水蒸气的有效排出,加快内部的空气循环效果;同时,还设置了集液机构进行回收,由过滤机构过滤到循环池中,通过液泵装置重新循环到蓄水装置中,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果;其中过滤机构可以设置成可以替换的结构,通过装置的模块化设计,确保水资源的有效回收利用。

5、优选的,集液机构靠近液泵装置一侧的上方设有第一斜坡,第一斜坡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机构底部。

6、冷却水通过通孔下降到集液机构时,与液泵装置相近的一侧可能出现液体溢出污染的风险,因此,通过第一斜坡分别固定连接支撑机构和集液机构,实现封闭设计,以隔绝液体的溢出风险,有效保护液泵装置装置。

7、优选的,过滤机构包括:

8、第一通道:连通于集液机构下方,用于收集从集液机构降落的冷却水;

9、第二通道:连通于第一通道下方;

10、扇形板:设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交错设置于第一通道内部;

11、过滤芯体:设于第二通道底部,实现从第二通道内部向第二通道外部过滤出纯水;

12、第二支撑柱:环形支撑于第二通道外侧的底部,用于形成过滤水流出空间。

13、冷却水中,容易携带各种杂质,因此,本技术通过在第一通道内部设置倾斜交错的扇形板,进行有效沉降部分的颗粒物,减少下方的过滤芯体的过滤负荷。

14、优选的,4个交错倾斜的扇形板内置于第一通道中。

15、优选的,第一通道内壁与集液机构内壁底部平滑过渡或等同设置。

16、优选的,第一通道内径小于集液机构内径。

17、优选的,集液机构包括:

18、第一斜坡:具有第一倾斜角度;

19、第二斜坡:与第一斜坡底部固定连接,具有第二倾斜角度,第一倾斜角度大于第二倾斜角度;

20、循环槽:集液机构靠近液泵装置的一侧设有循环槽,用于容纳液泵装置或循环导管的安装空间;

21、环形支撑柱:第一斜坡与第二斜坡的外侧连接处设有环形支撑柱,环形支撑柱底部设有第一支撑柱,通过第一支撑柱实现集液机构与冷却装置内壁的固定安装。

22、优选的,外散热装置包括与冷却装置热传导连接的散热导管以及位于散热导管底部的散热部,散热部设有螺旋结构。

23、优选的,循环水池设有制冷装置,用于降低循环水池的水温。

24、优选的,弧形板顶部高于喷淋装置喷淋面,弧形板的高度大于进风机构,进风机构高度小于喷淋装置喷淋面。

25、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6、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风冷和水喷淋结合的冷却装置,通过进风机构在一侧的吹风和喷淋机构在上侧的冷却水流动,实现在喷淋空间的双层冷却效果,且通过出风机构在喷淋空间的热空气排出,加大了在冷却装置内部的空气冷却循环效果,实现了对压延后的有色金属板材高效、精确的冷却处理,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能源消耗,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色金属冷却装置,用于实现对压延后的有色金属板进行冷却,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主体上方设有蓄水装置(100),蓄水装置(100)设有进水口(110),进水口(110)用于补充蓄水装置(100)的水位,蓄水装置(100)下侧连通有喷淋装置(200),用于形成在喷淋装置(200)下方的喷淋空间,喷淋装置(200)一侧固定安装有风动装置(300),风动装置(300)包括位于喷淋装置(200)一侧的进风机构(310)以及位于喷淋装置(200)另一侧上方的出风机构(320),喷淋装置(200)下方还固定安装有支撑机构(410),支撑机构(410)上侧用于支撑需冷却的有色金属,支撑机构(410)贯穿设有通孔(411),支撑机构(410)设有位于喷淋装置(200)另一侧下方的弧形板(412),喷淋空间的两侧分别对应进风机构(310)和弧形板(412),支撑机构(410)下侧设有集液机构(420),集液机构(420)为斗型结构,集液机构(420)下侧连通有过滤机构(430),过滤机构(430)外侧设有用于容纳过滤纯水的循环池,喷淋装置(200)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液泵装置(500),液泵装置(500)设有循环导管,循环导管一端连通循环池,另一端连通蓄水装置(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色金属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液机构(420)靠近液泵装置(500)一侧的上方设有第一斜坡(421),第一斜坡(421)顶端固定连接支撑机构(410)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色金属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过滤机构(430)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色金属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4个交错倾斜的扇形板(433)内置于第一通道(431)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色金属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通道(431)内壁与集液机构(420)内壁底部平滑过渡或等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色金属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通道(431)内径小于集液机构(420)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色金属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液机构(420)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色金属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外散热装置(600)包括与冷却装置热传导连接的散热导管以及位于散热导管底部的散热部,散热部设有螺旋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色金属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循环水池设有制冷装置,用于降低循环水池的水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色金属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弧形板(412)顶部高于喷淋装置(200)喷淋面,弧形板(412)的高度大于进风机构(310),进风机构(310)高度小于喷淋装置(200)喷淋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色金属冷却装置,用于实现对压延后的有色金属板进行冷却,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主体上方设有蓄水装置(100),蓄水装置(100)设有进水口(110),进水口(110)用于补充蓄水装置(100)的水位,蓄水装置(100)下侧连通有喷淋装置(200),用于形成在喷淋装置(200)下方的喷淋空间,喷淋装置(200)一侧固定安装有风动装置(300),风动装置(300)包括位于喷淋装置(200)一侧的进风机构(310)以及位于喷淋装置(200)另一侧上方的出风机构(320),喷淋装置(200)下方还固定安装有支撑机构(410),支撑机构(410)上侧用于支撑需冷却的有色金属,支撑机构(410)贯穿设有通孔(411),支撑机构(410)设有位于喷淋装置(200)另一侧下方的弧形板(412),喷淋空间的两侧分别对应进风机构(310)和弧形板(412),支撑机构(410)下侧设有集液机构(420),集液机构(420)为斗型结构,集液机构(420)下侧连通有过滤机构(430),过滤机构(430)外侧设有用于容纳过滤纯水的循环池,喷淋装置(200)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液泵装置(500),液泵装置(500)设有循环导管,循环导管一端连通循环池,另一端连通蓄水装置(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色金属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液机构(420)靠近液泵装置(500)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扬练彬罗湘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轻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