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B柱总成高集成快换检具及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检具
,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B柱总成高集成快换检具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工业的逐渐成熟,传统的只检测汽车注塑件的单件尺寸,已经无法满足汽车工业对汽车注塑件的精度要求。汽车注塑件之间的装配精度过低,首先,直接影响装配的稳定性,其次,装配间隙太大,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间隙的存在会产生摩擦噪音,影响驾乘舒适性,故设计出一套操作简单,成本低,检测效率高,且即能满足单件产品检测,又能满足装配体总成检测的检具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B柱总成高集成快换检具及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B柱总成高集成快换检具,包括基板、上护板检具、下护板检具、可拆检测块一和可拆检测块二,所述上护板检具和下护板检具分别与基板紧固连接,所述上护板检具和下护板检具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可拆检测块一设于间隙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B柱总成高集成快换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上护板检具(2)、下护板检具(3)、可拆检测块一(4)和可拆检测块二(5),所述上护板检具(2)和下护板检具(3)分别与基板(1)紧固连接,所述上护板检具(2)和下护板检具(3)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可拆检测块一(4)设于间隙之间,且与基板(1)紧固连接,所述可拆检测块二(5)设于间隙之间,且与基板(1)紧固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B柱总成高集成快换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护板检具(2)包括斜撑板(20)、上侧支座一(21)、上侧支座二(22)、上侧支座三(23)、上侧支座四(24)、上压紧机构(25)、翻转机构一(26)、翻转机构二(27)、翻转机构三(28)和中支撑块(29),且分别与基板(1)紧固连接,所述斜撑板(20)上设有抽拉机构一(20
‑
1)和抽拉机构二(20
‑
2),所述上压紧机构(25)设有多个,且分别位于上侧支座三(23)和上侧支座四(24)侧面,所述翻转机构一(26)构成上护板端头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B柱总成高集成快换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护板检具(3)包括门槛匹配座一(30)、门槛匹配座二(31)、下侧支座一(32)、下侧支座二(33)、下侧支座三(34)、下侧支座四(35)、下侧支座五(36)、下侧支座六(37)、下侧支座七(38)、下侧支座八(39)、下压紧机构(39
‑
1)、定位卡扣一(39
‑
2)、移动凸轮顶针机构(39
‑
3)、翻转机构六(39
‑
4)和翻转机构七(39
‑
5),且分别与基板(1)紧固连接,所述门槛匹配座一(30)侧面设于抽拉机构三(30
‑
1),所述门槛匹配座一(30)一端上端设有翻转机构四(30
‑
2),所述门槛匹配座二(31)侧面设于抽拉机构四(31
‑
1),所述门槛匹配座二(31)一端上端设有翻转机构五(31
‑
2),所述下压紧机构(39
‑
1)设有多个,且分别位于下侧支座三(34)、下侧支座四(35)、下侧支座七(38)、下侧支座八(39)侧面,所述定位卡扣一(39
‑
2)设有多个,且与基板(1)紧固连接,所述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建新,俞纪龙,王浩,邹宵亮,谷梁,
申请(专利权)人:科达斯特恩常州汽车塑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