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6724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继电器,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基座,基座上设有电磁组件,电磁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基座上的线圈架,线圈架内设有铁芯,线圈架上还缠绕有环绕铁芯的铜丝,线圈架朝向铜丝的相对面上对称设有连接柱,铜丝两端分别缠绕于两个连接柱上;基座上还插接有引脚,引脚包括与连接柱相贴合的控制引脚、静引脚以及动引脚;线圈架外还设有轭铁,轭铁上卡接有衔铁,衔铁上设有与动引脚相连的簧片,簧片上设有动触点,动触点上端设有与静引脚相连的静触点;连接柱与铜丝均设置于线圈架上,保证了铜丝与连接柱之间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移动,然后连接柱与控制引脚相贴合,提高了控制引脚与铜线的连接稳定性。控制引脚与铜线的连接稳定性。控制引脚与铜线的连接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继电器


[0001]本技术涉及继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信息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导致汽车上的电气设备也越来越多,从而需要大量的继电器来满足整车的功能需要。现有技术中电磁铁与线圈引出脚之间为分体设置,电磁铁通过铜丝缠绕在引出脚上从而实现连接,但引出脚长时间使用后与底座之间容易松动导致线圈引出脚与电磁铁之间的铜丝断裂,从而造成继电器失效,并且这种连接方式使得安装时更加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通过连接柱与线圈架的固定连接,从而让铜丝不会由于外力导致断开,让继电器更加的稳定可靠,同时安装更加方便。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电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基座上的线圈架,所述线圈架内设置有铁芯,所述线圈架上还缠绕有环绕铁芯的铜丝,所述线圈架朝向铜丝的相对面上对称设置有连接柱,所述铜丝两端分别缠绕于两个连接柱上;所述基座上还插接有引脚,所述引脚包括与连接柱相贴合的控制引脚、静引脚以及动引脚;所述线圈架外还设置有轭铁,所述轭铁上卡接有衔铁,所述衔铁上设置有与动引脚相连的簧片,所述簧片上设置有动触点,所述动触点上端设置有与静引脚相连的静触点;所述基座外还设置有壳体。
[0005]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线圈架上设置有一对带有空腔的连接座,一对所述连接座分别位于铁芯的一端,所述连接柱一端穿过连接座露于空腔内,另一端缠绕有铜丝,所述控制引脚一端设置有与连接柱相匹配的卡槽且卡接于空腔内。
[0006]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轭铁上端设置有凸块,所述衔铁的一端设置有与凸块相匹配的通槽,所述衔铁通过通槽与凸块卡接于轭铁上,所述衔铁与轭铁之间还设置有拉簧。
[0007]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槽内设置有转动杆,所述凸块上设置有与转动杆相匹配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开口截面上小下大。
[0008]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衔铁相对于轭铁倾斜设置。
[0009]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0]1.连接柱用于连接铜丝与两个控制引脚,连接柱固定连接在线圈架的内侧,在铜丝与连接柱连接之后,铜丝与连接柱之间距离以及相对位置不会再发生移动,从而保证了铜丝不会发生断裂,连接柱与控制引脚之间相互贴合,从而保证了控制引脚与基座之间发生松动时不会对铜丝产生影响,控制引脚上的卡槽与连接柱卡接设置,保证了控制引脚与连接柱之间始终贴合,从而避免了继电器失效。
[0011]2.轭铁通过凸块与衔铁上的通槽卡合,使得衔铁的安装更加的方便,通槽内的转动杆与凸块上的连接槽卡合,增加了衔铁与轭铁的连接稳定性,保证了衔铁不会由于晃动导致脱落,连接槽呈上小下大的结构使得转动杆与连接槽之间不会轻易脱落的同时也能让转动杆的活动空间更大,转动更加的顺畅;
[0012]3.衔铁与轭铁之间倾斜设置,当电磁铁不工作时,衔铁在拉簧的作用下翘起,使得使得动触点与静触点相互贴合,当电磁铁通电时,衔铁被铁芯吸引,从而让动触点与静触点相互分离,此时断开的动触点与静触点两轴线保持水平,不会呈现喇叭口,从而让燃弧保证在触点中心。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施例的正面结构图。
[0014]图2是本实施例轭铁的结构连接图。
[0015]图3是本实施例衔铁与轭铁的连接结构图。
[0016]附图标记:1

基座;2

电磁组件;201

线圈架;202

铁芯; 203

铜丝;204

连接柱;205

轭铁;206

衔铁;207

簧片;208

动触点;209

静触点;3

引脚;301

控制引脚;302

静引脚;303

动引脚;4

壳体;5

凸块;6

通槽;7

转动杆;8

连接槽;9

连接座;10

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如图1

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基座 1,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电磁组件2,所述电磁组件2包括固定设置于基座1上的线圈架201,所述线圈架201内设置有铁芯202,所述线圈架201上还缠绕有环绕铁芯202的铜丝203,所述线圈架201 朝向铜丝203的相对面上对称设置有连接柱204,所述铜丝203两端分别缠绕于两个连接柱204上;通过连接柱204连接铜丝203与控制引脚301,当产品在长时间使用之后,引脚3与基座1之间会出现松动,控制引脚301与铜丝203分离能够在控制引脚301活动时不会对铜丝203产生影响;同时连接柱204始终与线圈架201固定,保证了在安装时,铜丝203与连接柱204之间不会出现相对移动,避免了铜丝203出现断裂;保证了产品使用的可靠性;
[0019]所述线圈架201外还设置有轭铁205,所述轭铁205上卡接有衔铁206,所述轭铁205上端设置有凸块5,所述衔铁206的一端设置有与凸块5相匹配的通槽6,所述衔铁206通过通槽6与凸块5 卡接于轭铁205上,所述通槽6内设置有转动杆7,所述凸块5上设置有与转动杆7相匹配的连接槽8,所述连接槽8的开口截面上小下大;
[0020]通过凸块5与通槽6能够方便的连接衔铁206与轭铁205,使得产品安装更加的方便,通过转动杆7与上小下大的连接槽8能够避免继电器在受到震动时衔铁206与轭铁205脱离,提高了连接稳定性。
[0021]所述衔铁206上设置有与动引脚303相连的簧片207,所述簧片207上设置有动触点208,所述动触点208上端设置有与静引脚 302相连的静触点209;所述基座1外还设置有壳体4;
[0022]在安装时,首先将铜丝203的两端缠绕于连接柱204上,将引脚3插接在基座1内,然后将连接座9与控制引脚301对齐,让连接座9内的空腔与控制引脚301对应插接,之后再将
轭铁205安装在线圈架201外,最后再把衔铁206与轭铁205卡合,轭铁205与衔铁206之间装上拉簧9,使得拉簧9对衔铁206始终有一个向下的作用力,从而让铁芯202没有吸引衔铁206时,衔铁206上的动触点208与静触点209之间相对倾斜,在铜线203通电之后,铁芯 202会吸引衔铁206,使得动触点208与静触点209分离,并且在分离后,动触点208与静触点209的轴线相平行,不会出现喇叭口,保证燃弧处于触点中心。...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电磁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组件(2)包括固定设置于基座(1)上的线圈架(201),所述线圈架(201)内设置有铁芯(202),所述线圈架(201)上还缠绕有环绕铁芯(202)的铜丝(203),所述线圈架(201)朝向铜丝(203)的相对面上对称设置有连接柱(204),所述铜丝(203)两端分别缠绕于两个连接柱(204)上;所述基座(1)上还插接有引脚(3),所述引脚(3)包括与连接柱(204)相贴合的控制引脚(301)、静引脚(302)以及动引脚(303);所述线圈架(201)外还设置有轭铁(205),所述轭铁(205)上卡接有衔铁(206),所述衔铁(206)上设置有与动引脚(303)相连的簧片(207),所述簧片(207)上设置有动触点(208),所述动触点(208)上端设置有与静引脚(302)相连的静触点(209);所述基座(1)外还设置有壳体(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西奎屠后可张金东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汇拓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