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系统及接触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22155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磁系统及接触器,其中,该电磁系统包括控制模块、线圈绕组和线圈骨架,所述线圈绕组安装于所述线圈骨架,所述控制模块具有连接导线;还包括连接件和与所述线圈绕组电连接的接线片,所述线圈骨架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接线片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槽,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线圈骨架和/或所述接线片,并用于将所述连接导线压接于所述接线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电磁系统能够提高接线片与连接导线的连接可靠性。统能够提高接线片与连接导线的连接可靠性。统能够提高接线片与连接导线的连接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系统及接触器


[0001]本技术属于低压电气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电磁系统及接触器。

技术介绍

[0002]接触器的电磁系统一般包括控制模块、线圈绕组和线圈骨架,其中,线圈绕组安装于线圈骨架,线圈骨架设置有接线片,用于连接线圈绕组和设置于控制模块的导线。
[0003]在现有常规的方案中,控制模块的导线和接线片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由于焊接质量无法保证,导致接线片和导线的连接可靠性大幅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系统及接触器,其中,该电磁系统能够提高接线片与连接导线的连接可靠性。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磁系统,包括控制模块、线圈绕组和线圈骨架,所述线圈绕组安装于所述线圈骨架,所述控制模块具有连接导线;还包括连接件和与所述线圈绕组电连接的接线片,所述线圈骨架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接线片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槽,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线圈骨架和/或所述接线片,并用于将所述连接导线压接于所述接线片。
[0006]相比于焊接固定,采用连接件对连接导线进行压接、以实现连接导线和接线片电连接的结构,更能够保证连接导线的连接可靠性,进而可以提高电磁系统在使用时信号传输的稳定性,有利于保证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正常运行。
[0007]另外,在上述的方案中,用于和连接件相配合的固定部设置在线圈骨架的安装槽内,而非悬空设置于线圈骨架的外侧,固定部的安装可靠性较高,能够较好地避免外界振动等因素对于接线片和连接导线的连接可靠性产生影响。
[0008]可选地,所述安装槽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槽侧壁和与两所述槽侧壁相连的槽底壁,两所述槽侧壁均设置有插接槽体,所述槽底壁设置有卡接口,所述固定部设置有卡接头,所述卡接头与所述卡接口卡接。
[0009]可选地,所述固定部与两所述插接槽体均过盈装配。
[0010]可选地,所述固定部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件为螺纹连接件,所述螺纹连接件包括头部和螺纹杆部,所述螺纹杆部能够穿过所述连接孔、以与所述线圈骨架相连,和/或,所述螺纹杆部能够与所述连接孔相连,所述头部用于将所述连接导线压接于所述接线片。
[0011]可选地,所述连接孔为螺纹孔,所述螺纹杆部与所述连接孔相连,所述固定部包括连接区域和其他区域,所述连接区域设置有所述连接孔,所述连接区域的厚度大于所述其他区域。
[0012]可选地,所述接线片还包括连接部,所述线圈绕组具有绕组进出线,所述连接部用于和所述绕组进出线电连接,所述连接部在厚度方向上与所述固定部错位设置。
[0013]可选地,所述连接部的表面设置有凹凸结构,所述绕组进出线绕接于所述连接部,
并与所述连接部焊接固定。
[0014]可选地,所述线圈绕组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接线片的数量为三个,三所述接线片相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线圈骨架。
[0015]可选地,所述线圈骨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安装有一个所述接线片,所述第二连接块安装有两个所述接线片,所述第二连接块还设置有遮挡部,所述第二连接块上的两所述接线片通过所述遮挡部相隔离。
[0016]可选地,所述连接导线包括线芯和外皮,所述线芯具有突出所述外皮的部分,该部分具有U型的插接部或者圆环形的套接部,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插接部或所述套接部与所述接线片相互压接。
[0017]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接触器,包括电磁系统,所述电磁系统为上述的电磁系统。
[0018]由于上述的电磁系统已经具备如上的技术效果,那么,具有该电磁系统的接触器亦当具备相类似的技术效果,故在此不作赘述。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电磁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电磁系统中线圈骨架、螺纹连接件和接线片的连接结构图;
[0021]图3为图2中安装槽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4为本电磁系统中线圈骨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图4中安装槽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6为本电磁系统中单个接线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对应图6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电磁系统中连接导线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7]图9为本电磁系统中连接导线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8]图1

图9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9]1控制模块、11连接导线、111线芯、111a插接部、111b套接部、112外皮;
[0030]2线圈绕组;
[0031]3线圈骨架、3a第一连接块、3b第二连接块、3c遮挡部、31安装槽、311槽侧壁、311a插接槽体、312槽底壁、312a卡接口;
[0032]4螺纹连接件、41垫部;
[0033]5接线片、51固定部、51a连接区域、51b其他区域、511连接孔、512卡接头、52连接部、521凹凸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5]本文中所述“第一”、“第二”等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结构和/或功能相同或者相类似的两个以上的结构或者部件,并不表示对于顺序和/或重要性的某种特殊限定。
[0036]请参考图1

图9,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电磁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电磁系统中线圈骨架、螺纹连接件和接线片的连接结构图,图3为图2中
安装槽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电磁系统中线圈骨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安装槽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电磁系统中单个接线片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对应图6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电磁系统中连接导线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电磁系统中连接导线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37]如图1

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磁系统,包括控制模块1、线圈绕组2和线圈骨架3。其中,控制模块1设置有控制电路板,该控制电路板具有连接导线11;线圈绕组2安装于线圈骨架3,且线圈绕组2由金属线缠绕而成,金属线的两个端部形成绕组进出线(图中未示出),该绕组进出线用于和连接导线11电连接,以构建控制模块1和线圈绕组2之间的信号传递关系。
[0038]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件和与线圈绕组2的绕组进出线电连接的接线片5。线圈骨架3设置有安装槽31,接线片5包括固定部51,固定部51固定设置于安装槽31,连接件固定于线圈骨架3和/或接线片5,并用于将连接导线11压接于接线片5,以实现连接导线11和接线片5的电连接。
[0039]相比于焊接固定,采用连接件对连接导线11进行压接、以实现连接导线11和接线片5电连接的结构,更能够保证连接导线11的连接可靠性,进而可以提高电磁系统在使用时信号传输的稳定性,有利于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系统,包括控制模块(1)、线圈绕组(2)和线圈骨架(3),所述线圈绕组(2)安装于所述线圈骨架(3),所述控制模块(1)具有连接导线(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和与所述线圈绕组(2)电连接的接线片(5),所述线圈骨架(3)设置有安装槽(31),所述接线片(5)包括固定部(51),所述固定部(51)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槽(31),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所述线圈骨架(3)和/或所述接线片(5),并用于将所述连接导线(11)压接于所述接线片(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3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槽侧壁(311)和与两所述槽侧壁(311)相连的槽底壁(312),两所述槽侧壁(311)均设置有插接槽体(311a),所述槽底壁(312)设置有卡接口(312a),所述固定部(51)设置有卡接头(512),所述卡接头(512)与所述卡接口(312a)卡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51)与两所述插接槽体(311a)均过盈装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51)设置有连接孔(511),所述连接件为螺纹连接件(4),所述螺纹连接件(4)包括头部和螺纹杆部,所述螺纹杆部能够穿过所述连接孔(511)、以与所述线圈骨架(3)相连,和/或,所述螺纹杆部能够与所述连接孔(511)相连,所述头部用于将所述连接导线(11)压接于所述接线片(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电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511)为螺纹孔,所述螺纹杆部与所述连接孔(511)相连,所述固定部(51)包括连接区域(51a)和其他区域(51b),所述连接区域(51a)设置有所述连接孔(511),所述连接区域(51a)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叶顾园冉勇张怀仁
申请(专利权)人: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