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式漏电断路器的N极系统及电磁式漏电断路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41610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44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磁式漏电断路器的N极系统及电磁式漏电断路器。其中,N极系统包括:N极触头模块、隔板、漏电检测模块和漏电保护模块;N极触头模块、隔板、漏电检测模块与漏电保护模块均设置在底座上;漏电检测模块与N极触头模块之间存在电流感应,用于感应并传递N极触头模块中的漏电电流;漏电保护模块与漏电检测模块电连接,漏电保护模块接收漏电感应信号,使漏电保护模块进行断路保护;N极触头模块与漏电保护模块联动,使N极触头模块中的电流在漏电保护模块进行断路保护时断开;隔板扣合在底座上,并与底座构成第一容纳腔,N极触头模块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漏电检测模块和漏电保护模块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外,使N极触头模块完全隔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气设备的,尤其涉及一种电磁式漏电断路器的n极系统及电磁式漏电断路器。


技术介绍

1、电磁式漏电断路器中一般包括漏电断路器部分和漏电保护部分,漏电保护部分的n极系统中包括的触头模块、漏电检测模块和漏电保护模块。其中,触头模块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漏电电流,漏电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触头模块中的漏电电流,在检测到漏电电流时,漏电保护模块用于阻断触头模块中的电流流通,从而起到漏电保护的作用。由于触头模块、漏电检测模块、漏电保护模块之间存在电流回路,且触头模块在进行断路保护时,需要与漏电检测模块和漏电保护模块进行隔离绝缘。

2、在相关技术中,仅在触头模块和漏电检测模块之间设置绝缘隔离结构;因此仍然存在绝缘隔离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磁式漏电断路器的n极系统及电磁式漏电断路器,以解决n极系统绝缘隔离效果不佳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磁式漏电断路器的n极系统,n极系统设置在漏电断路器的底座上,包括:n极触头模块、隔板、漏电检测模块和漏电保护模块。所述n极触头模块、隔板、所述漏电检测模块与所述漏电保护模块均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漏电检测模块与所述n极触头模块之间存在电流感应,用于感应并传递所述n极触头模块中的漏电电流;所述漏电保护模块与所述漏电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漏电保护模块接收漏电感应信号,使所述漏电保护模块进行断路保护;所述n极触头模块与所述漏电保护模块联动,使所述n极触头模块中的电流在所述漏电保护模块进行断路保护时断开;所述隔板扣合在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底座构成第一容纳腔,所述n极触头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漏电检测模块和所述漏电保护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外。

3、通过第一方面提供的n极系统,由于漏电检测模块用于感应并传递n极触头模块中的漏电电流,且漏电保护模块与漏电检测模块电连接;因此漏电检测模块与漏电保护模块中都存在电流;n极触头模块在进行断路保护时,需要与漏电检测模块和漏电保护模块进行隔离绝缘。设置在漏电断路器底座内的隔板扣合在底座上,并与底座构成第一容纳腔,n极触头模块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漏电检测模块和漏电保护模块均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外,使n极触头模块完全与漏电检测模块和漏电保护模块绝缘隔离,解决了相关技术中n极触头模块绝缘隔离效果不佳的问题。

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隔板在所述底座上的投影面积为第一投影面积;所述n极触头模块在所述底座上的投影面积为第二投影面积;所述第一投影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投影面积。

5、通过该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投影面积为隔板在底座上的投影面积,第二投影面积为n极触头模块在底座上的投影面积;第一投影面积大于第二投影面积,即隔板在底座上的投影面积大于n极触头模块在底座上的投影面积,因此扣合在底座上的隔板可以完全覆盖设置在底座上的n极触头模块,实现n极触头模块的绝缘隔离。

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漏电检测模块包括零序互感器和线路板;所述零序互感器与所述n极触头模块之间存在电流感应,用于感应所述n极触头模块中的漏电电流;所述线路板与所述漏电保护模块电连接,用于传递所述漏电电流;所述线路板与所述n极触头模块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同一侧,所述线路板在所述底座上的投影面积为第三投影面积,所述第一投影面积大于所述第三投影面积。

7、通过该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三投影面积为线路板在底座上的投影面积,且第一投影面积大于第三投影面积,即隔板在底座上的投影面积大于线路板在底座上的投影面积;由于线路板与n触头模块设置在底座同一侧,且线路板位于第一容纳腔外,因此隔板可以将n极触头模块和线路板完全隔开,实现绝缘效果。

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漏电保护模块包括脱扣器和漏电操作机构;所述脱扣器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所述脱扣器接收到漏电感应信号,并进行脱扣动作;所述漏电操作机构连接在所述脱扣器上,用于放大所述脱扣器的脱扣动作并进行断路保护;所述n极触头模块与所述漏电操作机构联动,使所述n极触头模块中的电流在所述漏电操作机构行断路保护时断开;所述漏电操作机构与所述n极触头模块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同一侧,所述漏电操作机构在所述底座上的投影面积为第四投影面积,所述第一投影面积大于所述第四投影面积。

9、通过该实施方式提供的,第四投影面积为漏电操作机构在底座上的投影面积,且第一投影面积大于所述第四投影面积,即隔板在底座上的投影面积大于漏电操作机构在底座上的投影面积;由于漏电操作机构与n触头模块设置在底座同一侧,且漏电操作机构位于第一容纳腔外,因此隔板可以将n极触头模块和漏电操作机构完全隔开,实现绝缘效果。

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用于给所述线路板和所述漏电操作机构提供安装位置,并使所述线路板和所述漏电操作机构固定在所述隔板上。

11、通过该实施方式提供的,在隔板上设置定位结构,用于安装线路板和漏电操作机构,在实现隔离绝缘的目的的同时,免去了额外的安装结构,缩小装配体积,从而节省生产成本。

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隔板的边缘紧贴在所述底座上,使所述第一容纳腔成为密闭空间。

13、通过该实施方式提供的,将隔板的边缘紧贴在底座上,使第一容纳腔成为密闭空间,n极触头模块设置在密闭空间内,进一步加强了绝缘效果。

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隔板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底座上。

15、通过该实施方式提供的,隔板可拆卸连接在底座的优点在于:隔板与底座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灵活,方便单独检修。

16、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磁式漏电断路器,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n极系统、壳体和l极系统;所述壳体包括底座、l极盖板和n极盖板,所述l极盖板沿所述底座的厚度方向扣合在所述底座的第一侧,所述n极盖板沿所述底座的厚度方向扣合在所述底座的第二侧;所述l极盖板与所述底座组成l极容纳腔,所述n极盖板与所述底座组成n极容纳腔;所述n极系统设置在所述n极容纳腔内;所述l极系统设置在所述l极容纳腔内。

1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底座的第二侧上设置有卡接结构,用于卡接所述n极系统中的隔板。

18、通过该实施方式提供的,底座的第二侧上设置有卡接结构,隔板卡接在底座上,实现隔板与底座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1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底座的第二侧还设置有漏电测试回路,所述漏电测试回路用于测试漏电保护模块的断路保护功能;所述漏电测试回路包括测试按钮、弹簧片、第一接触板和第二接触板;所述测试按钮用于使所述弹簧片的一端接触在所述第一接触板上;当所述n极触头模块分闸时,所述弹簧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接触板不接触,所述漏电测试回路无法导通;当所述n极触头合闸时,所述弹簧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接触板接触,所述漏电测试回路导通。

20、通过该实施方式提供的,由于n极触头模块在分闸状态时不存在漏电电流,因此也不需要进行断路保护。通过在测试断路保护功能的漏电测试回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式漏电断路器的N极系统,所述N极系统设置在漏电断路器的底座上,其特征在于,包括:N极触头模块、隔板、漏电检测模块和漏电保护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在所述底座上的投影面积为第一投影面积;所述N极触头模块在所述底座上的投影面积为第二投影面积;所述第一投影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投影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N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检测模块包括零序互感器和线路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N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保护模块包括脱扣器和漏电操作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N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用于给所述线路板和所述漏电操作机构提供安装位置,并使所述线路板和所述漏电操作机构固定在所述隔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N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边缘紧贴在所述底座上,使所述第一容纳腔成为密闭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N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底座上。

8.一种电磁式漏电断路器,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N极系统、壳体和L极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式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第二侧上设置有卡接结构,用于卡接所述N极系统中的隔板。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磁式漏电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第二侧还设置有漏电测试回路,所述漏电测试回路用于测试漏电保护模块的断路保护功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式漏电断路器的n极系统,所述n极系统设置在漏电断路器的底座上,其特征在于,包括:n极触头模块、隔板、漏电检测模块和漏电保护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n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在所述底座上的投影面积为第一投影面积;所述n极触头模块在所述底座上的投影面积为第二投影面积;所述第一投影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投影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n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检测模块包括零序互感器和线路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n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电保护模块包括脱扣器和漏电操作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n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用于给所述线路板和所述漏电操作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凯隆徐方剑许利战祁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