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气分离器滤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6654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气分离器滤芯结构,属于油气分离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壳体、滤芯、储油箱以及回油装置;滤芯安装在壳体内部;滤芯底端的中部开设有出油孔;回油装置包括滤油管、出油管、弹簧以及倒T型活塞;滤芯底端自内至外安装滤油管和出油管;滤油管和出油管均与出油孔同轴心;滤油管的外侧面均布开设若干滤油孔;出油管从壳体底部出口端伸出后与储油箱内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滤芯底部积油超过一定量后,在积油重力作用下将塞体部向下压导致部分滤油孔不被塞体部封堵,滤芯底部积油从滤油孔排出,并经出油管进入到储油箱内部;当积油排出后,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塞体部将滤油孔重新封堵,便捷实用,提供滤芯的油气分离效率。离效率。离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气分离器滤芯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油气分离
,具体为一种油气分离器滤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油气分离器用于把油井生产的原油和伴生天然体等气体分离出来的设备。一般将其置于潜油离心泵和保护器之间使用;将游离气体与井液分离,液体输送给潜油离心泵,气体释放到油管中。油气分离器中主要采用油气分离滤芯实现油气分离;现有的油气分离滤芯底部容易出现积油现象;而现积严重不能及时清理,容易导致油气分离效率降低。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油气分离器滤芯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气分离器滤芯结构,通过滤芯底部设置回油装置,在积油重力作用下将塞体部向下压导致部分滤油孔不被塞体部封堵,滤芯底部积油从滤油孔排出;避免油气分离滤芯底部积油,提高油气分离效率。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油气分离器滤芯结构,包括壳体、滤芯、储油箱以及回油装置;所述滤芯安装在壳体内部;所述滤芯底端的中部开设有出油孔;所述回油装置包括滤油管、出油管、弹簧以及倒T型活塞;所述滤芯底端自内至外安装滤油管和出油管;所述滤油管和出油管均与出油孔同轴心;所述滤油管的外侧面均布开设若干滤油孔;所述出油管从壳体底部出口端伸出后与储油箱内部连通;
[0005]所述倒T型活塞包括塞体部以及挡板;所述塞体部固定安装在挡板上表面;所述塞体部滑动匹配安装在滤油管内周侧;所述弹簧套设在滤油管外侧且所述弹簧两端分别连接挡板以及滤芯底端。
>[0006]优选地,所述塞体部包括内支撑筒以及外橡胶筒;所述外橡胶筒套设在内支撑筒外部;所述内支撑筒的开口端和外橡胶筒的开口端均固定安装在挡板上表面。
[0007]优选地,所述挡板底部螺纹连接配重调节块。
[0008]优选地,所述出油管与壳体底部开口端之间安装第一工型密封圈。
[0009]优选地,所述出油管与储油箱顶部进口端之间安装第二工型密封圈。
[0010]优选地,所述储油箱顶端设有法兰;所述法兰通过若干螺钉固定安装在壳体外底部。
[0011]优选地,所述滤芯通过若干支撑杆安装在壳体内底部且滤芯出油孔与壳体底部开口对应。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1、本技术当滤芯底部积油超过一定量后,在积油重力作用下将塞体部向下压导致部分滤油孔不被塞体部封堵,滤芯底部积油从滤油孔排出,并经出油管进入到储油箱内部;当积油排出后,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塞体部将滤油孔重新封堵,便捷实用,提供滤芯的
油气分离效率。
[0014]2、本技术采用内支撑筒外套设外橡胶筒的设计,既保证塞体部整体质量较轻的同时也保证塞体部的密封效果。同时,挡板底部螺纹连接配重调节块;通过连接不同质量的配重调节块,可以调节滤芯底部积油的量。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油气分离器滤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
壳体,2

滤芯,21

支撑杆,3

储油箱,31

滤油管,311

滤油孔,32

出油管,33

弹簧,34

法兰,35

螺钉,41

塞体部,411

内支撑筒,412

外橡胶筒,42

挡板,43

配重调节块,5

第一工型密封圈,6

第二工型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一:
[0022]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气分离器滤芯结构,包括壳体1、滤芯2、储油箱3以及回油装置;滤芯2安装在壳体1内部;滤芯2底端的中部开设有出油孔;滤芯2通过若干支撑杆21安装在壳体1内底部且滤芯2出油孔与壳体1底部开口对应。
[0023]回油装置包括滤油管31、出油管32、弹簧33以及倒T型活塞;滤芯2底端自内至外安装滤油管31和出油管32;滤油管31和出油管32均与出油孔同轴心;滤油管31的外侧面均布开设若干滤油孔311;出油管32从壳体1底部出口端伸出后与储油箱3内部连通;具体的,出油管32与壳体1底部开口端之间安装第一工型密封圈5;出油管32与储油箱3顶部进口端之间安装第二工型密封圈6,保证他良好的密封效果,避免漏油;另外,储油箱3顶端设有法兰34;法兰34通过若干螺钉35固定安装在壳体1外底部,便于储油箱3与壳体1间的固定连接。
[0024]倒T型活塞包括塞体部41以及挡板42;塞体部41固定安装在挡板42上表面;塞体部41滑动匹配安装在滤油管31内周侧;实际上,滤油管31内径大小与出油孔内径大小相同;弹簧33套设在滤油管31外侧且弹簧33两端分别连接挡板42以及滤芯2底端;自然状态下,在弹簧33的作用下,塞体部41将滤油管31周侧的滤油孔311全部封堵。
[0025]实际使用时,当滤芯2底部积油超过一定量后,在积油重力作用下将塞体部41向下压导致部分滤油孔311不被塞体部41封堵,滤芯2底部积油从滤油孔311排出,并经出油管32进入到储油箱3内部;当积油排出后,在弹簧33弹力作用下,塞体部41将滤油孔311重新封
堵,便捷实用,提供滤芯2的油气分离效率。
[0026]实施例二:
[0027]请参阅图2所示,在保留实施例一中的全部技术特征的基础上,塞体部41包括内支撑筒411以及外橡胶筒412;外橡胶筒412套设在内支撑筒411外部;内支撑筒411的开口端和外橡胶筒412的开口端均固定安装在挡板42上表面,采用内支撑筒411外套设外橡胶筒412的设计,既保证塞体部41整体质量较轻的同时也保证塞体部41的密封效果。同时,挡板42底部螺纹连接配重调节块43;通过连接不同质量的配重调节块43,可以调节滤芯2底部积油的量,可以尽可能的调节保持滤芯2底部积油量较小。
[0028]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分离器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滤芯(2)、储油箱(3)以及回油装置;所述滤芯(2)安装在壳体(1)内部;所述滤芯(2)底端的中部开设有出油孔;所述回油装置包括滤油管(31)、出油管(32)、弹簧(33)以及倒T型活塞;所述滤芯(2)底端自内至外安装滤油管(31)和出油管(32);所述滤油管(31)和出油管(32)均与出油孔同轴心;所述滤油管(31)的外侧面均布开设若干滤油孔(311);所述出油管(32)从壳体(1)底部出口端伸出后与储油箱(3)内部连通;所述倒T型活塞包括塞体部(41)以及挡板(42);所述塞体部(41)固定安装在挡板(42)上表面;所述塞体部(41)滑动匹配安装在滤油管(31)内周侧;所述弹簧(33)套设在滤油管(31)外侧且所述弹簧(33)两端分别连接挡板(42)以及滤芯(2)底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气分离器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塞体部(41)包括内支撑筒(411)以及外橡胶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楼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万漉过滤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