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汽液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3379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精密汽液分离器,属于汽液分离技术领域,包括筒体、进料管和出气管,进料管连通设置于筒体上端的右侧,出气管连通设置于筒体上端的左侧,筒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管,且第一固定管的顶部与进料管连接,筒体的内部设有第一吸气管,且第一吸气管的顶部与出气管连接,并且第一吸气管的底部与第一固定管连接,第一固定管的底部设有第二固定管,且第二固定管的顶部与第一固定管连通设置,第二固定管的左侧上方连接有第二吸气管。该种精密汽液分离器通过结构的改进,使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可避免流入到分离器内的液体产生回流,进而可避免液体反复被汽化,节约了电能,使得汽化作业更精密。使得汽化作业更精密。使得汽化作业更精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密汽液分离器


[0001]本技术涉及汽液分离
,尤其是涉及一种精密汽液分离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工业生产中使用的汽液,比如压缩空气,通常都含有水和油。为得到纯度较高的汽液,通常需要对气体进行汽液分离处理,在此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汽液分离器,但是,现有的汽液分离器在实际使用时,流入到分离器内的液体容易产生回流现象,这样容易将转化的液体发生回流,进而使得液体反复被汽化,浪费了电能,并不能精密汽化,并且,现有的汽液分离器在后期将液体排出时,水温过高,而排液的管道为起到防腐作用,通常采用金属管道,而金属管道受热易传到,使得与其连接的阀门容易遭受热量的侵袭而温度升高,进而在调节阀门时,由于温度较高,并不利于人手触摸调节,恐会烫伤人手,需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精密汽液分离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
[0004]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
[0005]一种精密汽液分离器,包括筒体、进料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料管连通设置于筒体上端的右侧,所述出气管连通设置于筒体上端的左侧,所述筒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管,且所述第一固定管的顶部与进料管连接,所述筒体的内部设有第一吸气管,且所述第一吸气管的顶部与出气管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吸气管的底部与第一固定管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管的底部设有第二固定管,且所述第二固定管的顶部与第一固定管连通设置,所述第二固定管的左侧上方连接有第二吸气管,且所述第二吸气管的顶部与出气管连接,所述筒体的底部连通设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的底部连通设有积液过滤筒,所述积液过滤筒的底部连通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中部设有阀门,所述第一固定管的内部设有内管。
[000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固定管的下端呈圆弧的弯折状,且所述内管位于该圆弧弯折状内,并且所述内管的内部环绕设有多片挡板。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多片所述挡板与内管的连接处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两根弹簧。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阀门的内部设有内板,且所述内板与阀门之间相隔1

1.3cm,并且所述内板与阀门的上下两端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多根支撑杆。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多片所述挡板均为轻质的中空结构。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多片所述挡板的连接处之间均为密封设置。
[0011]有益效果:
[0012](1)该种精密汽液分离器通过结构的改进,使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可阻断阀门受排液时的热量的影响而升高温度,使得人手易于触摸操控,以避免烫伤人手。
[0013](2)该种精密汽液分离器通过结构的改进,使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可避免流入到分离器内的液体产生回流,进而可避免液体反复被汽化,节约了电能,使得汽化作业更精密。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正剖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固定管正剖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固定管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挡板斜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阀门正剖结构示意图。
[0019]图1

5中:1

筒体;2

进料管;3

出气管;4

第一固定管;401

内管;4011

挡板;4012

弹簧;5

第一吸气管;6

第二固定管;7

第二吸气管;8

排料管;9

积液过滤筒;10

连接管;11

阀门;1101

内板;1102

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请一并参考图1至图5:
[002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精密汽液分离器,包括筒体1、进料管2和出气管3,进料管2连通设置于筒体1上端的右侧,出气管3连通设置于筒体1上端的左侧,筒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管4,且第一固定管4的顶部与进料管2连接,筒体1的内部设有第一吸气管5,且第一吸气管5的顶部与出气管3连接,并且第一吸气管5的底部与第一固定管4连接,第一固定管4的底部设有第二固定管6,且第二固定管6的顶部与第一固定管4连通设置,第二固定管6的左侧上方连接有第二吸气管7,且第二吸气管7的顶部与出气管3连接,筒体1的底部连通设有排料管8,排料管8的底部连通设有积液过滤筒9,积液过滤筒9的底部连通设有连接管10,连接管10的中部设有阀门11,第一固定管4的内部设有内管401。
[0022]进一步的,第一固定管4的下端呈圆弧的弯折状,且内管401位于该圆弧弯折状内,并且内管401的内部环绕设有多片挡板4011,通过此种设计,从进料管2进入的液体可流入到第一固定管4内,使得流入到第一固定管4内的液体可竖直俯冲下落,落至第一固定管4下端的转折处时可冲击进入内管401内,进而冲击环绕分布的挡板4011。
[0023]进一步的,多片挡板4011与内管401的连接处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两根弹簧4012,且出气管3的内部设有风机,通过弹簧4012可对环绕分布的挡板4012进行弹力支撑,当环绕分布的挡板4011受到冲击后,会使得环绕的挡板4012打开,使水冲击进入内管401内,在这一过程中,水会产生晃荡,且通过风机的运作而产生的吸力,使得通过第一吸气管5可在第一固定管4内部产生吸力,以将液体中的气体进行吸收。
[0024]进一步的,阀门11的内部设有内板1101,且内板1101与阀门11之间相隔1

1.3cm,并且内板1101与阀门11的上下两端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多根支撑杆1102,通过此种设计,使得内板1101可与阀门11进行分离,通过内板1101的阻隔,使热量只能浸入到内板1101处,而不能进一步传递至阀门11上,这也便使得阀门11不会受热,而通过支撑杆1102可使得阀门11能与内板1101连接在一起。
[0025]进一步的,多片挡板4011均为轻质的中空结构,通过此种设计,在液体的冲击下,利于将环绕的挡板4011打开,若液体的冲击力不够,则利于使环绕的挡板4011关闭。
[0026]进一步的,多片挡板4011的连接处之间均为密封设置,通过此种设计,在环绕的挡板4011关闭后,可使得挡板4011之间保持密封贴合,进而可避免液体发生回流。
[0027]工作原理:
[0028]在使用本技术时,将液体从进料管2排入到第一固定管4内,使液体进入到第一固定管4内,而进入到第一固定管4内的液体,可在第一固定管4内竖直俯冲下落,使液体落至第一固定管4下端的转折处时可冲击进入内管401内,进而冲击环绕分布的挡板4011,当环绕分布的挡板4011受到冲击后,会使得环绕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密汽液分离器,包括筒体(1)、进料管(2)和出气管(3),所述进料管(2)连通设置于筒体(1)上端的右侧,所述出气管(3)连通设置于筒体(1)上端的左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管(4),且所述第一固定管(4)的顶部与进料管(2)连接,所述筒体(1)的内部设有第一吸气管(5),且所述第一吸气管(5)的顶部与出气管(3)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吸气管(5)的底部与第一固定管(4)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管(4)的底部设有第二固定管(6),且所述第二固定管(6)的顶部与第一固定管(4)连通设置,所述第二固定管(6)的左侧上方连接有第二吸气管(7),且所述第二吸气管(7)的顶部与出气管(3)连接,所述筒体(1)的底部连通设有排料管(8),所述排料管(8)的底部连通设有积液过滤筒(9),所述积液过滤筒(9)的底部连通设有连接管(10),所述连接管(10)的中部设有阀门(11),所述第一固定管(4)的内部设有内管(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荣根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磊鑫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