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嘉兴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6606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柔性压力传感器,涉及压力传感器领域,以解决现有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在使用的时候,无法控制传感器的形变程度,无法在柔性压力传感器变形的时候辅助支撑,容易出现形变较大导致无法复位的现象的问题,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为柔性压力传感器本体,且主体的前端为圆形结构。装置在使用时候,可以调节移动板的高度,使拉件可以向外拉动,进而与卡块脱离,移动板可以通过弹簧接收动力移动,使移动板可以调节高度,高度调节完毕之后,重新控制拉件复位,使移动板可以重新限位固定,进而调节与主体前端底部之间的距离,使主体前端形变的时候,可以与移动板接触,进而被控制形变幅度,避免主体形变之后无法复位。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柔性压力传感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压力传感器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柔性压力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智能机器人在制造的时候,通常需要对其安装柔性压力传感器,进而真实模拟真人握感以及压力,进而得到准确的数据,做出准确的动作。
[0003]例如申请号:CN201610606324.9中涉及柔性压力传感器,包括上下层衬底;置于衬底上的电极;电极之间的绝缘填充材料。该压力传感器采用柔性衬底,电极材料采用金属材料或碳粉材料加工而成,电极加工方法采用压印方式,可实现该类器件大规模批量化生产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新型柔性压力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可大规模制造,用途广泛等优点。
[0004]基于现有技术发现,现有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在使用的时候,安装支撑结构不够完善,无法在保护传感器的前提下便捷安装,且现有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在使用的时候,无法控制传感器的形变程度,无法在柔性压力传感器变形的时候辅助支撑,容易出现形变较大导致无法复位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柔性压力传感器,以解决现有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在使用的时候,安装支撑结构不够完善,无法在保护传感器的前提下便捷安装,且现有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在使用的时候,无法控制传感器的形变程度,无法在柔性压力传感器变形的时候辅助支撑,容易出现形变较大导致无法复位的现象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7]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包括:
[0008]主体;
[0009]所述主体为柔性压力传感器本体,且主体的前端为圆形结构,主体的后端为矩形结构,主体的底部安装有支撑件;
[0010]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有连接机构,支撑件的顶端安装有连接机构,支撑件由四个L形板状结构组成,对称位置的L形板顶端通过矩形板连接,支撑件的两个辅助件内部安装有移动板;
[0011]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为板状结构,且移动板的两端设有四个矩形板,矩形板的内部设有圆孔,圆孔的内部插入有导向杆,矩形板的底部与弹簧的顶端接触,移动板的两端中间位置为弧形结构。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包括:
[0013]插孔,插孔为矩形结构,且四个插孔对称开设在主体的后端两侧;
[0014]固定板,固定板为倾斜状结构,且固定板为弹性板材质,两个固定板固定在插孔的顶端两侧。
[001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
[0016]卡头,卡头为矩形结构,且卡头的顶端两侧为倾斜状结构,四个卡头对称固定在支撑件的顶端两侧,四个卡头插入在四个插孔的内部;
[0017]卡槽,卡槽为倾斜矩形结构,且两个卡槽开设在卡头的顶端两侧,卡头的内部插入有固定板。
[001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还包括:
[0019]安装槽,安装槽为矩形结构,且安装槽均匀排列开设在支撑件的内部两侧;
[0020]调节板,调节板为T形板状结构,且调节板为塑料弹簧板材质,调节板的底部设有均匀排列的弧形槽,调节板的两侧插入在安装槽的内部。
[002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还包括:
[0022]辅助件,辅助件为弧形板状结构,且两个辅助件固定在支撑件的前端两侧,辅助件的顶端与主体的前端两侧接触;
[0023]卡块,卡块为楔形结构,且卡块均匀排列固定在辅助件的外侧中间位置。
[0024]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还包括:
[0025]安装板,安装板为矩形结构,且四个安装板对称固定在辅助件的两侧上下两端;
[0026]导向杆,导向杆为圆柱形结构,且导向杆固定在两个安装板之间,导向杆的外侧套装有弹簧。
[0027]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板包括:
[0028]导向槽,导向槽为L形结构,且四个导向槽对称开设在移动板的两端;
[0029]导向块,导向块外端为矩形板状结构,且导向块的内端为中间凸起的圆柱形结构。
[0030]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板还包括:
[0031]辅助板,辅助板为圆形板状结构,且辅助板为金属材质,辅助板固定在移动板的中间位置;
[0032]固定孔,固定孔由中间一个六角形通孔以及外侧六个圆孔组成,固定孔开设在辅助板的内部。
[0033]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板还包括:
[0034]拉件,拉件的内端为弧形杆结构,拉件的外端为U形杆结构,两个拉件安装在两个辅助件的外侧;
[0035]拉板,拉板为L形板状结构,且拉板为的内端设有圆孔,圆孔的内部插入有导向块的内端,两个拉板固定在拉件的内端两侧,拉板插入在导向槽的内部。
[0036]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板还包括:
[0037]缓冲件,缓冲件为弧形结构,且缓冲件为橡胶材质,缓冲件的顶端设有圆孔,缓冲件处于辅助板的顶端中间位置;
[0038]插杆,插杆由中间一个六角形杆以及外侧六个圆杆组成,插杆固定在缓冲件的底部,插杆插入在固定孔的内部。
[003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40]1、在本装置中,设置了支撑件,支撑件使用来安装在主体底部的,使主体在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与支撑件连接,使支撑件的卡头可以插入到插孔的内部,同时使弹簧板材质的固定板可以自动轻微翻转倾斜,进而插入到卡槽的内部,使卡头可以被固定住,使支撑件可以与主体稳固连接在一起,进而通过螺丝固定支撑件,使支撑件可以带动主体稳固安装,使其可以快速固定,同时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安装调节板,使调节板可以安装在支撑件内部适当的高度,使调节板可以辅助支撑主体的后端,使主体的后端遇到压动之后,可以进行防护,同时辅助件可以处于主体的前端支撑,使主体的前端可以被辅助固定支撑;
[0041]2、在本装置中,设置了移动板,移动板是用来安装在辅助件内部的,使本装置在使用时候,可以调节移动板的高度,使拉件可以向外拉动,进而与卡块脱离,使移动板可以通过弹簧接收动力移动,使移动板可以调节高度,当高度调节完毕之后,可以重新控制拉件复位,使移动板可以重新限位固定,进而调节与主体前端底部之间的距离,使主体前端形变的时候,可以与移动板接触,进而被控制形变幅度,避免主体受损,避免主体形变之后无法复位,同时在使用的时候,也可以控制缓冲件安装,使插杆可以插入到固定孔的内部,使主体形变下压之后,可以与橡胶材质的缓冲件接触,进而缓冲冲击力。
附图说明
[004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3]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44]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5]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分解仰视结构示意图。
[0046]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撑件分解立体及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7]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支撑件分解仰视结构示意图。
[0048]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移动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为柔性压力传感器本体,且主体的前端为圆形结构,主体的后端为矩形结构,主体的底部安装有支撑件;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有连接机构,支撑件的顶端安装有连接机构,支撑件由四个L形板状结构组成,对称位置的L形板顶端通过矩形板连接,支撑件的两个辅助件内部安装有移动板;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为板状结构,且移动板的两端设有四个矩形板,矩形板的内部设有圆孔,圆孔的内部插入有导向杆,矩形板的底部与弹簧的顶端接触,移动板的两端中间位置为弧形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插孔,插孔为矩形结构,且四个插孔对称开设在主体的后端两侧;固定板,固定板为倾斜状结构,且固定板为弹性板材质,两个固定板固定在插孔的顶端两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卡头,卡头为矩形结构,且卡头的顶端两侧为倾斜状结构,四个卡头对称固定在支撑件的顶端两侧,四个卡头插入在四个插孔的内部;卡槽,卡槽为倾斜矩形结构,且两个卡槽开设在卡头的顶端两侧,卡头的内部插入有固定板。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还包括:安装槽,安装槽为矩形结构,且安装槽均匀排列开设在支撑件的内部两侧;调节板,调节板为T形板状结构,且调节板为塑料弹簧板材质,调节板的底部设有均匀排列的弧形槽,调节板的两侧插入在安装槽的内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智能机器人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还包括:辅助件,辅助件为弧形板状结构,且两个辅助件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丰杨雷洪艳朱丽军董睿崔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