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式吸油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5984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41
一种活塞式吸油机构,包括称油装置、置于称油装置上的称油容器、吸油管、控制阀、大气缸、小气缸、吸油缸、单向阀甲、单向阀乙;小气缸竖向设置在称油容器上方;小气缸的活塞杆正对称油容器口部;大气缸的活塞杆与吸油缸的活塞杆同轴固连;控制阀用于控制向小气缸的无杆端气腔、大气缸的有杆端气腔通气还是向小气缸的有杆端气腔、大气缸的无杆端气腔通气;吸油管为弹性软管,一端向下超过小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小气缸的活塞杆固定,另一端连接单向阀甲的正向接口;吸油缸无杆端腔体与单向阀甲的反向接口、单向阀乙的正向接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同一动力源同步驱使吸油管管口浸入油液动作和吸油动作,配合完美,吸油效果好。吸油效果好。吸油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塞式吸油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液体流量计量仪表检测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活塞式吸油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液体流量计量仪表是根据卡门涡原理制造用于测量密封管道中液体、气体、整齐流量的精密仪表,由于检测元件密封在检测体内,不被测介质,且内部无可动部件,无需进行现场维护,被广泛应用到纺织印染、石油、化工、冶金制药、热电、造纸、航空航天等领域;每个液体流量计量仪表均需要定期检测校准才能正常使用。液体流量计量仪表准确度检测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项;多次测量规定时间内通过待测流体流量检测仪表的额定温度额定压力液体总量,来计算得出待测流体流量检测仪表的流量以确认该流体流量检测仪表是否合格;一般检测用的是油液;同一组测量数据在被完全统计之前应尽量确保单次测量数据准确性的;为了减少外界对单次测量数据准确性的影响,应尽量确保单次测量时称油容器以及称油容器内的油液为统一状态,即尽量不挪动油液称油容器位置,尽量确保单次测量时油液处于称油容器的同一位置;这就需要吸油机构把称油容器内的油液给吸走;现有技术中的吸油机构为了不影响单次测量和吸油,吸油管在单次测量时在油液外部,在吸油时管口沉入油液内部;吸油管离开和沉入油液的驱动与吸油管吸取油液的驱动并不是同一个驱动,需要配合;两者配合不完全或者其中某一个驱动失效,都会造成吸油不尽,影响单次测量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活塞式吸油机构。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活塞式吸油机构,包括称油装置、置于称油装置上的称油容器、吸油管、控制阀、大气缸、小气缸、吸油缸、单向阀甲、单向阀乙;小气缸竖向设置在称油容器上方;小气缸的活塞杆正对称油容器口部;大气缸的活塞杆与吸油缸的活塞杆同轴固连;控制阀包括两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控制阀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高压气源、大气连通;一个控制阀输出端分别与小气缸的无杆端气腔连通、与大气缸的有杆端气腔连通;另一个控制阀输出端分别与小气缸的有杆端气腔连通、与大气缸的无杆端气腔连通;控制阀控制输入端、输出端间的连通切换;吸油管为弹性软管,一端向下超过小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小气缸的活塞杆固定,另一端连接单向阀甲的正向接口;吸油缸无杆端腔体分别与单向阀甲的反向接口、单向阀乙的正向接口连通。
[0005]优选的,大气缸的活塞杆与吸油缸的活塞杆通过连接器固连。
[0006]优选的,连接器使用联轴器。
[0007]优选的,单向阀乙的反向接口连接有排油管。
[0008]优选的,排油管通向接油容器。
[0009]优选的,吸油管管口连接有吸油头。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活塞式吸油机构,包括称油装置、置于称油装置上的称油容器、吸油管、控制阀、大气缸、小气缸、吸油缸、单向阀甲、单向阀乙;小气缸竖向设置在称油容器上方;小气缸的活塞杆正对称油容器口部;大气缸的活塞杆与吸油缸的活塞杆同轴固连;控制阀用于控制向小气缸的无杆端气腔、大气缸的有杆端气腔通气还是向小气缸的有杆端气腔、大气缸的无杆端气腔通气;吸油管为弹性软管,一端向下超过小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小气缸的活塞杆固定,另一端连接单向阀甲的正向接口;吸油缸无杆端腔体与单向阀甲的反向接口、单向阀乙的正向接口连通;本技术结构简单,同一动力源同步驱使吸油管管口浸入油液动作和吸油动作,配合完美,吸油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活塞式吸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吸油时的原理示意图;
[0013]图3是本技术收起吸油管时的原理示意图;
[0014]图中:00.油液、01.高压气源、1.称油装置、2.称油容器、3.吸油管、31.吸油头、4.控制阀、5.大气缸、51.大气缸的活塞杆、52.大气缸的有杆端气腔、53.大气缸的无杆端气腔、6.小气缸、61.小气缸的无杆端气腔、62.小气缸的有杆端气腔、63.小气缸的活塞杆、7.吸油缸、71.吸油缸的活塞杆、72.连接器、73.吸油缸的无杆端油腔、8.单向阀甲、9.单向阀乙、91.排油管、92.接油容器。
[0015]图2、图3中的实心箭头表明气路的流向,空心箭头表明油液的流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参见图1

3,一种活塞式吸油机构,包括称油装置、置于称油装置上的称油容器、吸油管、控制阀、大气缸、小气缸、吸油缸、单向阀甲、单向阀乙;称油装置用于获得单次测量数据;小气缸竖向设置在称油容器上方;小气缸的活塞杆正对称油容器口部;小气缸的活塞杆外伸,端部能够进入称油容器底部;大气缸的活塞杆与吸油缸的活塞杆同轴固连;大气缸的活塞杆与吸油缸的活塞杆能够产生联动;控制阀包括两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控制阀为两向四通换向阀;控制阀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高压气源、大气连通;高压气源提供高压气体;大气则用于高压气体的释放;一个控制阀输出端分别与小气缸的无杆端气腔连通、与大气缸的有杆端气腔连通;该控制阀输出端流通高压气体后,如图2高压气体会分别在小气缸内推动活塞杆向其有杆气腔移动,在大气缸内推动活塞杆向其无杆气腔移动;这样的结果就是小气缸的活塞杆进入油液内,大气缸的活塞杆带动吸油缸的活塞杆向大气缸的无杆端使得吸油缸无杆段腔体体积变大压力变小形成负压状态;另一个控制阀输出端分别与小气缸的有杆端气腔连通、与大气缸的无杆端气腔连通;该控制阀输出端流通高压气体后,如图3高压气体会分别在小气缸内推动活塞杆向其无杆气腔移动,在大气缸内推动活塞杆向其有杆气腔移动;这样的结果就是小气缸的活塞杆背离油液方向移动,大气缸的活塞杆带动吸油缸的活塞杆向大气缸的有杆端使得吸油缸无杆段腔体体积变小压力变大形成正压状态;控制阀控制输入端、输出端间的连通切换;控制阀能够改变高压气体流向,使得高压气体在两个输出端之间切换;当高压气体进入某一输出端时,另一个输出端就会与大气连通,释放高压气体;吸油管为弹性软管,一端向下超过小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小气缸
的活塞杆固定,另一端连接单向阀甲的正向接口;吸油管能够保持一端随着小气缸的活塞杆端部移动而移动,另一端与固定在单向阀甲的正向接口的状态;并且在小气缸的活塞杆端部驱使吸油管端部接触称油容器底部时,吸油管能够发生一定的变形来吸油,避免小气缸的活塞杆直接碰触称油容器底部形成破坏;吸油缸无杆端腔体分别与单向阀甲的反向接口、单向阀乙的正向接口连通;当小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下移进入称油容器的油液液面以下时,如图2吸油缸无杆端腔体内部正好处于负压状态,油液会通过吸油管、单向阀甲进入吸油缸无杆腔体内;此时单向阀乙处于闭合状态;吸油结束后,小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上移时,如图3吸油缸无杆端腔体内部正好处于正压状态,单向阀甲处于闭合状态,吸油缸无杆端腔体内的油液会通过单向阀乙排出;根据上述过程可得知,小气缸的活塞杆承担的是驱动吸油管端部上下移动任务,而大气缸的活塞杆承担的是改变吸油缸无杆腔压力的任务;因此大气缸无论是活塞杆的运动行程(小气缸的活塞杆到达称油容器底部时可被称油容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塞式吸油机构,包括称油装置、置于称油装置上的称油容器、吸油管、其特征在于,控制阀、大气缸、小气缸、吸油缸、单向阀甲、单向阀乙;小气缸竖向设置在称油容器上方;小气缸的活塞杆正对称油容器口部;大气缸的活塞杆与吸油缸的活塞杆同轴固连;控制阀包括两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控制阀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高压气源、大气连通;一个控制阀输出端分别与小气缸的无杆端气腔连通、与大气缸的有杆端气腔连通;另一个控制阀输出端分别与小气缸的有杆端气腔连通、与大气缸的无杆端气腔连通;控制阀控制输入端、输出端间的连通切换;吸油管为弹性软管,一端向下超过小气缸的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杨朋刘岩刘冬晓王俊涛信彦峰卜庆娟崔宝张瑞达马彬孙俊杰贾正红尚增强李文虎刘梦郝钰雷飒桑培勇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