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晶圆正面涂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加工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晶圆正面涂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晶圆加工时的扩散工艺是指在硅片表面掺入三价或者五价的元素,以达到改变硅片的导电类型和电阻率,而现有的在进行此类扩散源的涂布时,是将扩散源溶液滴至晶圆的表面上,而后带动晶圆进行缓速转动,在转动中操作人员通过刮板将扩散源涂布在晶圆正面上,而这种涂源方式存在着效率较低的特点,因此在涂源完成以及烘干后其正面的平整度较差,因此给晶圆正面的打磨操作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当然现有的还采用通过离心的方式进行涂源,这种涂源方式在进行涂源时,将扩散源溶液滴在晶圆表面,而后通过高速转动的方式,使得滴在大致在晶圆中心位置处的源液平铺在晶圆的表面上,然而这种涂源方式在使用时发现将有大量的源液被甩出,从而造成了源液较大的浪费,并且当在涂源操作时,还不能确保扩散涂布的平整度,并且当源液的粘稠度较低时,将不方便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涂源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晶圆正面涂源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圆正面涂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转动机构(2)、顶升机构(3)、防护罩(6),矫正机构(4)及刮涂机构(5);支撑架(1)包括底板(11),底板(11)向下延伸地设有四根支撑腿(10);转动机构(2),其设于支撑架(1)上,包括转动构件和固定构件,转动构件用于驱动固定构件进行转动,固定构件用于晶圆的放置固定;顶升机构(3),其设于转动机构(2)上,用于调节固定构件的高度;防护罩(6),其设于支撑架(1)上,当固定构件位于最低点时,其罩设于固定构件的外侧;矫正机构(4),其数量至少为一对,其设于防护罩(6)上,当晶圆转动时,以使晶圆绕其几何中心进行转动;刮涂机构(5),其设于防护罩(6)上,用于扩散源的涂盖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圆正面涂源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构件包括安装于底板(11)一侧的电机固定板(20),电机固定板(20)上安装有转动电机(21),转动电机(21)的输出轴连接有驱动轮(22),驱动轮(22)上套设有传动带(23),传动带(23)的另一端设有从动环(24),底板(11)上绕着底板(11)的几何中心呈圆周阵列地安装有安装座(26),安装座(26)上端安装有下环(25),下环(25)呈圆周阵列地安装有转动凹件(250),转动凹件(250)上套设于从动环(24)的内侧,转动凹件(250)的上端安装有上环(251),转动凹件(250)的内壁均可转动地设有多个滚珠,滚珠均与从动环(24)的外壁相切,从动环(24)向上延伸地设有一对呈对称设置的连接筒(260),连接筒(260)内均穿有连接插杆(2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晶圆正面涂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构件包括连接于转动构件上端的吸盘(28),吸盘(28)呈圆形结构,且由两个结构相同的圆盘状结构拼接而成,吸盘(28)沿其径向开设有多个直孔(280),吸盘(28)内部几何中心位置处设有中空槽,直孔(280)的内侧端连通于中空槽,每个直孔(280)向上贯穿地开设有吸眼(281),吸盘(28)的外周成形有外环槽,外环槽的弧壁上成形有弧形环槽(282),每个直孔(280)均连通于弧形环槽(282),吸盘(28)的外周套设有一对外弧板(283),外弧板(283)镶套于外环槽内,外弧板(283)的内周侧均成形有外弧环槽,其中一个外弧板(283)上设有连接管(284),外弧板(283)的两端均设有凸耳(285),连接管(284)连通于外弧环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圆正面涂源装置,其特征在于,顶升机构(3)包括安装于底板(11)下壁的安装板(30),安装板(30)安装有顶升电机(31),顶升电机(31)的输出轴连接有驱动锥齿(32),驱动锥齿(32)啮合有从动锥齿(33),从动锥齿(33)连接有顶升丝杆(34),顶升丝杆(34)上设有顶升柱(35),顶升柱(35)的外壁开设有多个导向槽(350),顶升柱(35)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良,马晓洁,敬毅,谢雷,罗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洪芯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