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穹窿构造的自动识别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5733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穹窿构造的自动识别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从待识别的地层数据中提取环数≤2的基岩地层,存入地层集合D中;(2)依次获取地层集合D中每个地层的地层边界环数、包络矩形及其面积,并存入集合Index中;(3)从集合Index中识别出具环状结构的地层,并存入地层集合Dtemp;(4)根据地层的长度面积比特征,删除集合Dtemp中不符合穹窿构造特征的地层;(5)根据地层的长短轴比特征和面积比特征,删除集合Dtemp中不符合穹窿构造特征的地层;(6)根据地层的产状特征,将集合Dtemp中符合穹窿构造特征的地层存入穹窿集合Domes。本发明专利技术识别结果较为准确,自动化程度高。高。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穹窿构造的自动识别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理信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穹窿构造的自动识别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穹窿构造(dome structure)作为一种等轴背斜褶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岩石形变。穹窿构造的长宽比小于3∶1,岩层向四周一定程度地倾斜,且地层界线闭合,几何形状类似一个倒置的饭碗。当受到侵蚀的时候,从穹窿构造核部开始,年代较老的地层依次出露,在平面地质图上大致表现为若干个地层环环包含的形态,即上覆地层包围下伏地层。穹窿构造是有利的储油构造。基于地质图快速识别并提取穹窿构造,不仅在资源开采、城市规划、工程建设等诸多领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而且在区域构造演化分析、地质环境评价、地质灾害预测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穹窿构造的自动识别方法及装置。
[0004]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穹窿构造的自动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1)从待识别的地层数据中提取环数≤2的基岩地层,存入地层集合D中;
[0006](2)依次获取地层集合D中每个地层的地层边界环数、包络矩形及其面积,并存入集合Index中,再根据包络矩形的面积从大到小对Index进行排序;
[0007](3)从集合Index中识别出具环状结构的地层,并存入地层集合Dtemp;
[0008](4)根据地层的长度面积比特征,删除集合Dtemp中不符合穹窿构造特征的地层;
[0009](5)根据地层的长短轴比特征和面积比特征,删除集合Dtemp中不符合穹窿构造特征的地层;
[0010](6)根据地层的产状特征,将集合Dtemp中符合穹窿构造特征的地层存入穹窿集合Domes,其余地层存入水平构造集合HorizontalStructure。
[0011]进一步的,步骤(1)包括:
[0012](1

1)将待识别的地层数据读入地层集合D中,集合中每个地层记录的属性包括ID、年代属性、地层边界环数和地层类别;
[0013](1

2)将地层集合D中年代属性为松散层的地层删除;
[0014](1

3)将地层集合D中地层类别为侵入岩的地层删除;
[0015](1

4)将地层集合D中地层边界环数>2的地层删除,最终得到地层集合D={d
i
|i=1,2,...,SN},d
i
为D中第i个地层,SN为地层数目。
[0016]进一步的,步骤(2)包括:
[0017](2

1)对于集合D中每一地层d
i
,获取该地层的序号ID
i
、地层边界环数Num
i
,并提取每个地层的包络矩形及其面积Area
i
,存入集合Index={s
i
(ID
i
,Num
i
,xmax
i
,xmin
i
,ymax
i
,ymin
i
,Area
i
)|i=1,2,...,SN},其中,s
i
为集合Index中第i个地层,{xmax
i
,xmin
i
,ymax
i
,
ymin
i
}表示s
i
的包络矩形的横坐标最大值、横坐标最小值、纵坐标最大值、纵坐标最小值,SN为集合D中的地层数量;
[0018](2

2)按照包络矩形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对集合Index重新排序。
[0019]进一步的,步骤(3)包括:
[0020](3

1)从集合Index中读取任一未读取过的地层s
i

[0021](3

2)获取s
i
的环数Num
i
,若环数为1,则返回执行步骤(3

1);否则,执行步骤(3

3);
[0022](3

3)从集合Index中读取另一未读取过的地层s
j
,且j>i,根据公式下式,计算s
i
和s
j
的MBR包含关系R(s
i
,s
j
):
[0023][0024](3

4)若R(s
i
,s
j
)=0,则返回执行步骤(3

3);若R(s
i
,s
j
)=1,判断S
i
的内环和S
j
的外环面积是否相等,若不相等,则返回执行步骤(3

3),若相等,则将s
i
的序号ID
i
,s
j
的序号ID
j
存入地层集合Dtemp;
[0025](3

5)返回执行步骤(3

1),直至集合Index中所有地层被遍历,得到地层集合Dtemp={temp
k
|k=1,2,...,TN},temp
k
为Dtemp中第k个环状地层,TN为环状地层数量。
[0026]进一步的,步骤(4)包括:
[0027](4

1)将集合Dtemp中具有邻接关系的地层划分为一组,得到若干组地层组合;
[0028](4

2)读取任一组具邻接关系的地层组合;
[0029](4

3)根据下式,计算该组地层中每一地层的长度面积比k1
ID
与等面积圆的长度面积比k0
ID
的倍数k
ID

[0030][0031]式中,Length
ID
、Size
ID
分别为对应地层的外周长和补全面积;
[0032](4

4)根据该组地层中所有地层的k
ID
值,计算该组地层的k
ID
值的方差值;
[0033](4

5)若该组地层的k
ID
值的方差值大于预设阈值K,则判定该组地层不属于穹窿构造,将该组地层从Dtemp中删除;
[0034](4

6)重复执行步骤(4

2)到(4

5),直至所有地层组合被遍历。
[0035]进一步的,步骤(5)包括:
[0036](5

1)将集合Dtemp中具有邻接关系的地层划分为一组,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穹窿构造的自动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从待识别的地层数据中提取环数≤2的基岩地层,存入地层集合D中;(2)依次获取地层集合D中每个地层的地层边界环数、包络矩形及其面积,并存入集合Index中,再根据包络矩形的面积从大到小对Index进行排序;(3)从集合Index中识别出具环状结构的地层,并存入地层集合Dtemp;(4)根据地层的长度面积比特征,删除集合Dtemp中不符合穹窿构造特征的地层;(5)根据地层的长短轴比特征和面积比特征,删除集合Dtemp中不符合穹窿构造特征的地层;(6)根据地层的产状特征,将集合Dtemp中符合穹窿构造特征的地层存入穹窿集合Domes,其余地层存入水平构造集合HorizontalStructure。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穹窿构造的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包括:(1

1)将待识别的地层数据读入地层集合D中,集合中每个地层记录的属性包括ID、年代属性、地层边界环数和地层类别;(1

2)将地层集合D中年代属性为松散层的地层删除;(1

3)将地层集合D中地层类别为侵入岩的地层删除;(1

4)将地层集合D中地层边界环数>2的地层删除,最终得到地层集合D={d
i
|i=1,2,

,SN},d
i
为D中第i个地层,SN为地层数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穹窿构造的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包括:(2

1)对于集合D中每一地层d
i
,获取该地层的序号ID
i
、地层边界环数Num
i
,并提取每个地层的包络矩形及其面积Area
i
,存入集合Index={s
i
(ID
i
,Num
i
,xmax
i
,xmin
i
,ymax
i
,ymin
i
,Area
i
)|i=1,2,

,SN},其中,s
i
为集合Index中第i个地层,{xmax
i
,xmin
i
,ymax
i
,ymin
i
}表示s
i
的包络矩形的横坐标最大值、横坐标最小值、纵坐标最大值、纵坐标最小值,SN为集合D中的地层数量;(2

2)按照包络矩形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对集合Index重新排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穹窿构造的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包括:(3

1)从集合Index中读取任一未读取过的地层s
i
;(3

2)获取s
i
的环数Num
i
,若环数为1,则返回执行步骤(3

1);否则,执行步骤(3

3);(3

3)从集合Index中读取另一未读取过的地层s
j
,且j>i,根据公式下式,计算s
i
和s
j
的MBR包含关系R(s
i
,s
j
):(3

4)若R(s
i
,s
j
)=0,则返回执行步骤(3

3);若R(s
i
,s
j
)=1,判断S
i
的内环和S
j
的外环面积是否相等,若不相等,则返回执行步骤(3

3),若相等,则将s
i
的序号ID
i
,s
j
的序号ID
j
存入地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一鹏刘先裕李安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