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饰板用系带卡扣及其装配结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5434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板用系带卡扣及其装配结构、车辆,包括系带卡扣本体,所述系带卡扣本体为一体结构,所述系带卡扣本体包括系带、用于卡接A立柱上内饰板上的安装座和车身钣金的第一卡扣结构和用于对脱出第一卡扣结构的所述安装座进行限位的第二卡扣结构,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和第二卡扣结构设置在系带的两端,所述系带呈弯折状态或能够被弯折布置,所述车身钣金与第一卡扣结构卡接的拔脱力大于安装座与第一卡扣结构卡接的拔脱力。该汽车内饰板用系带卡扣,对车内空间需求更低,能够满足25%偏置碰撞测试,承受较大冲击力,满足了各环境工况下侧气帘爆破时A立柱上内饰板不会受到侧气帘点爆冲击发生过度侵入乘员舱空间危及到乘坐人员安全。危及到乘坐人员安全。危及到乘坐人员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内饰板用系带卡扣及其装配结构、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内饰板用系带卡扣及其装配结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以及整车25%小角度偏置碰撞测试项目的要求,保护面积延伸至A立柱内饰板下端的侧向帘式安全气囊(以下,也简称“侧气帘”)的普及,侧气帘点爆时对A立柱上内饰板的冲击力要求及A立柱内饰板的让位空间要求也随之增大。
[0003]目前传统的卡扣存在以下问题:系带长度不足,会导致侧气帘无法正常展开导致气袋冲击A立柱上内饰板其他位置导致内饰板本体受损、碎裂、飞溅的严重后果,系带的长度过长则会影响A立柱内饰板向车内的凸起高度,导致驾驶员的视野线恶化、视野盲区增大;在高温工况下侧气帘点爆会导致A立柱内饰板本体结构受到冲击产生严重的扭转变形,常规的限位结构在此种工况下会出现因A立柱内饰板本体安装座随本体变形扭转导致限位尾钩从安装孔中脱出、断裂导致限位失效的情况;在低温工况下由于塑料性能下降脆化,侧气帘点爆冲击力会导致限位尾钩对A立柱内饰板本体安装接触面局部压强增大,A立柱上内饰板本体安装座出现断裂、破损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内饰板用系带卡扣及其装配结构、车辆,对车内空间需求更低,能满足25%偏置碰撞测试,承受较大冲击力,满足各环境工况下侧气帘爆破时A立柱上内饰板不会受到侧气帘点爆冲击发生过度侵入乘员舱空间危及到乘坐人员安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内饰板用系带卡扣及其装配结构,包括系带卡扣本体,所述系带卡扣本体为一体结构,所述系带卡扣本体包括系带、用于卡接A立柱上内饰板上的安装座和车身钣金的第一卡扣结构和用于对脱出第一卡扣结构的所述安装座进行限位的第二卡扣结构,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和第二卡扣结构设置在系带的两端,所述系带呈弯折状态或能够被弯折布置,所述车身钣金与第一卡扣结构卡接的拔脱力大于安装座与第一卡扣结构卡接的拔脱力。
[0006]进一步,所述第一卡扣结构包括用于卡接车身钣金的第一子卡扣结构和用于卡接所述安装座的第二子卡扣结构,所述第一子卡扣结构和第二子卡扣结构背向设置。
[0007]进一步,所述第一子卡扣结构包括第一子卡扣本体和设置在第一子卡扣本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弹性卡爪,所述弹性卡爪用于在穿过车身钣金时受挤压产生收缩,在不受挤压时自动回弹对车身钣金进行限位。
[0008]进一步,所述第一子卡扣结构还包括弹性预紧结构,所述弹性预紧结构设置在弹性卡爪的内侧,所述弹性预紧结构用于将卡紧车身钣金预压在弹性卡爪上。
[0009]进一步,所述第二子卡扣结构包括第二子卡扣本体,所述第二子卡扣本体的侧面设置有一通孔以形成设置在通孔两侧的两个弹性卡子,所述两个弹性卡子的中部向外凸
起,所述第二子卡扣本体用于在所述安装座时两个弹性卡子受挤压向内收缩,在不受挤压时自动回弹对所述安装座进行限位。
[0010]进一步,所述靠近车顶一侧的弹性卡子的内侧面根部设置有加强斜面,用于在侧气帘展开过程中,带有加强斜面的弹性卡子从安装座上脱出会晚于另一个弹性卡子。
[0011]进一步,所述第二子卡扣结构还包括防旋转结构,所述防旋转结构设置在第二子卡扣本体的内侧,用于与所述安装座的顶面进行防错装配。
[0012]进一步,所述第二卡扣结构包括第二卡扣本体,所述第二卡扣本体上沿第二卡扣本体的延伸方向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用于当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从所述安装座上脱出后能被第二限位结构继续阻挡限位。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汽车内饰板用系带卡扣装配结构,包括车身钣金、A立柱上内饰板和所述的汽车内饰板用系带卡扣,所述A立柱上内饰板上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和车身钣金被卡接在第一卡扣结构上,所述第二卡扣结构能够对脱出第一卡扣结构的所述安装座进行限位。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所述的汽车内饰板用系带卡扣装配结构。
[0015]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汽车内饰板用系带卡扣及其装配结构、车辆,一次注塑成型结构简单可靠,便于装配且对车内空间需求更低,能够承受满足25%偏置碰撞测试、承受较大冲击力,满足了各环境工况下侧气帘爆破时A立柱上内饰板可以正常弹开到要求的距离后停止,A立柱上内饰板不会受到侧气帘点爆冲击发生过度侵入乘员舱空间危及到乘坐人员安全,同时还实现二级拆装以便于检修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汽车内饰板用系带卡扣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汽车A立柱上内饰板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汽车内饰板用系带卡扣与A立柱上内饰板上的安装座的装配过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汽车内饰板用系带卡扣与A立柱上内饰板上的安装座的装配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汽车内饰板用系带卡扣装配结构的示意图;图6为图5中汽车内饰板用系带卡扣与车身钣金装配的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汽车内饰板用系带卡扣装配结构在点爆或高温或损坏或其他工况情况下到达卡扣约束极限位置的示意图。
[0017]图中:1

系带,2

第一卡扣结构,21

第一子卡扣结构,211

第一子卡扣本体,21a

弹性卡爪,21b

弹性预紧结构,22

第二子卡扣结构,221

第二子卡扣本体,22a

通孔,22b

弹性卡子,22c

加强斜面,22d

防旋转结构,3

第二卡扣结构,31

第二卡扣本体,31a

第一限位结构,31b

第二限位结构,31c

弹性限脱结构;A

车身钣金,B

A立柱上内饰板,B1

安装座,C

侧气帘。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将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各部件的结构特点,而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
前、后)时,是以图1所示的结构为参考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际使用方向并不局限于此。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19]参见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板用系带卡扣及其装配结构,包括系带卡扣本体,所述系带卡扣本体为一体结构,所述系带卡扣本体包括系带1、用于卡接A立柱上内饰板B上的安装座B1和车身钣金A的第一卡扣结构2和用于对脱出第一卡扣结构2的所述安装座B1进行限位的第二卡扣结构3,所述第一卡扣结构2和第二卡扣结构3设置在系带1的两端,所述系带1呈弯折状态或能够被弯折布置,所述车身钣金A与第一卡扣结构2卡接的拔脱力大于安装座B1与第一卡扣结构2卡接的拔脱力。该汽车内饰板用系带卡扣一体注塑成型。系带1能够确保汽车A立柱上内饰板在侧气帘点爆后可以沿卡扣导向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饰板用系带卡扣及其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系带卡扣本体,所述系带卡扣本体为一体结构,所述系带卡扣本体包括系带(1)、用于卡接A立柱上内饰板(B)上的安装座(B1)和车身钣金(A)的第一卡扣结构(2)和用于对脱出第一卡扣结构(2)的所述安装座(B1)进行限位的第二卡扣结构(3),所述第一卡扣结构(2)和第二卡扣结构(3)设置在系带(1)的两端,所述系带(1)呈弯折状态或能够被弯折布置,所述车身钣金(A)与第一卡扣结构(2)卡接的拔脱力大于安装座(B1)与第一卡扣结构(2)卡接的拔脱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板用系带卡扣及其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结构(2)包括用于卡接车身钣金(A)的第一子卡扣结构(21)和用于卡接所述安装座(B1)的第二子卡扣结构(22),所述第一子卡扣结构(21)和第二子卡扣结构(22)背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内饰板用系带卡扣及其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卡扣结构(21)包括第一子卡扣本体(211)和设置在第一子卡扣本体(21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弹性卡爪(21a),所述弹性卡爪(21a)用于在穿过车身钣金(A)时受挤压产生收缩,在不受挤压时自动回弹对车身钣金(A)进行限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内饰板用系带卡扣及其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卡扣结构(21)还包括弹性预紧结构(21b),所述弹性预紧结构(21b)设置在弹性卡爪(21a)的内侧,所述弹性预紧结构(21b)用于将卡紧车身钣金(A)预压在弹性卡爪(21a)上。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所述的汽车内饰板用系带卡扣及其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卡扣结构(22)包括第二子卡扣本体(221),所述第二子卡扣本体(221)的侧面设置有一通孔(22a)以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明壕李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