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等离子光整技术电源的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45311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等离子光整技术电源的控制装置,包括铝制收纳壳体、销轴杆、第一收线杆、微型铰链、定位杆、复位弹簧以及受力环,电源控制装置主体下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铝制收纳壳体,铝制收纳壳体内部左侧安装有销轴杆,销轴杆环形侧面套装有第一收线杆,第一收线杆右端面下侧设置有微型铰链,铝制收纳壳体内部右侧穿插有定位杆,定位杆环形侧面左侧焊接有受力环,受力环右端面卡装有复位弹簧,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电源的控制装置没有收线结构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方便对电源控制装置的电源线进行缠绕收纳,并且具备折叠能力,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等离子光整技术电源的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是一种等离子光整技术电源的控制装置,属于等离子光整辅助用具


技术介绍

[0002]光整加工是指不切除或从工件上切除极薄材料层,以减小工件表面粗糙度为目的的加工方法,如超级光磨和抛光等,在光整加工后,都要用绒布进行保护,绝对不准用手或其它物件直接接触工件,以免光整加工的表面,由于工序间的转运和安装而受到损伤。
[0003]电源控制装置是等离子光整技术设备中的组成部分之一,目前的等离子光整技术电源控制装置的电源线长度一般都较长,而现有的电源的控制装置没有对电源线进行缠绕收纳结构,导致电源的控制装置在不使用时,多余的电源线暴露在外面,使用美观性欠佳,现在急需一种等离子光整技术电源的控制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等离子光整技术电源的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方便对电源控制装置的电源线进行缠绕收纳,并且具备折叠能力,实用性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等离子光整技术电源的控制装置,包括电源控制装置主体、电源连接线、可折叠收纳组件以及传输连接线,所述电源控制装置主体左端面下侧设置有电源连接线,所述电源控制装置主体右端面上侧插装有传输连接线,所述电源控制装置主体下端面设置有可折叠收纳组件,所述可折叠收纳组件包括铝制收纳壳体、矩形通腔、铝制底部护板、销轴杆、第一收线杆、微型铰链、第二收线杆、防脱挡片、定位杆、复位弹簧以及受力环,所述电源控制装置主体下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铝制收纳壳体,所述铝制收纳壳体左端面开设有矩形通腔,所述铝制收纳壳体下端面卡装有铝制底部护板,所述铝制收纳壳体内部左侧安装有销轴杆,所述销轴杆环形侧面套装有第一收线杆,所述第一收线杆右端面下侧设置有微型铰链,所述第一收线杆右端面贴合有第二收线杆,所述第二收线杆右端面粘接有防脱挡片,所述铝制收纳壳体内部右侧穿插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环形侧面左侧焊接有受力环,所述受力环右端面卡装有复位弹簧。
[0006]进一步地,所述铝制底部护板下端面粘贴有防滑硅胶垫,所述铝制底部护板上端面前后两侧对称粘接有磁性凸头,所述磁性凸头上端面吸附有磁铁片,且磁铁片通过粘接方式固定在铝制收纳壳体内部下侧,所述铝制底部护板左右端面对称开设有抠槽。
[0007]进一步地,所述销轴杆前后端面对称安装有微型转轴座,所述第一收线杆通过粘接方式固定在销轴杆环形侧面中间位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杆右端面焊接有拽拉环,所述防脱挡片右端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定位插槽,且定位插槽与定位杆左端面相卡装。
[0009]进一步地,所述铝制收纳壳体为可拆装结构。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等离子光整技术电源的控制装置,因本技术添加了铝制收纳壳体、矩形通腔、铝制底部护板、第一收线杆、第二收线杆、防脱挡片以及定位杆,对铝制底部护板进行拆卸,而后用手指勾住拽拉环对其进行拽拉,使定位杆向外侧移动与防脱挡片分离,此时便可以把第一收线杆和第二收线杆顺时针摆动至垂直状态,然后便可以把电源连接线以缠绕方式收纳在第一收线杆和第二收线杆环形侧面,紧接着再对第一收线杆和第二收线杆进行逆时针摆动至初始状态,以此对电源连接线收纳在铝制收纳壳体中,而矩形通腔方便电源连接线穿插在铝制收纳壳体内部左侧,在此过程中,需要使定位杆再次对定位插槽进行卡装,以此对防脱挡片进行定位,而防脱挡片避免缠绕在第二收线杆环形侧面的电源连接线出现滑脱情况,最后再把铝制底部护板卡装固定在铝制收纳壳体下端面,从而避免电源连接线在不使用时出现散落一堆情况。
附图说明
[0011]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等离子光整技术电源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一种等离子光整技术电源的控制装置中可折叠收纳组件的正视剖面图;
[0014]图3为本技术一种等离子光整技术电源的控制装置中可折叠收纳组件折叠后的正视剖面图;
[0015]图4为本技术一种等离子光整技术电源的控制装置中可折叠收纳组件的右视剖面图;
[0016]图中:1

电源控制装置主体、2

电源连接线、3

可折叠收纳组件、4

传输连接线、31

铝制收纳壳体、32

矩形通腔、33

铝制底部护板、332

磁性凸头、3321

磁铁片、331

防滑硅胶垫、34

销轴杆、341

微型转轴座、35

第一收线杆、36

微型铰链、37

第二收线杆、38

防脱挡片、39

定位杆、391

拽拉环、311

复位弹簧、312

受力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8]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等离子光整技术电源的控制装置,包括电源控制装置主体1、电源连接线2、可折叠收纳组件3以及传输连接线4,电源控制装置主体1左端面下侧设置有电源连接线2,电源控制装置主体1右端面上侧插装有传输连接线4,电源控制装置主体1下端面设置有可折叠收纳组件3。
[0019]可折叠收纳组件3包括铝制收纳壳体31、矩形通腔32、铝制底部护板33、销轴杆34、第一收线杆35、微型铰链36、第二收线杆37、防脱挡片38、定位杆39、复位弹簧311以及受力环312,电源控制装置主体1下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铝制收纳壳体31,铝制收纳壳体31左端面开设有矩形通腔32,铝制收纳壳体31下端面卡装有铝制底部护板33,铝制收纳壳体31内部左侧安装有销轴杆34,销轴杆34环形侧面套装有第一收线杆35,第一收线杆35右端面下
侧设置有微型铰链36,第一收线杆35右端面贴合有第二收线杆37,第二收线杆37右端面粘接有防脱挡片38,铝制收纳壳体31内部右侧穿插有定位杆39,定位杆39环形侧面左侧焊接有受力环312,受力环312右端面卡装有复位弹簧311,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电源的控制装置没有收线结构的问题。
[0020]防滑硅胶垫331粘贴在铝制底部护板33下端面,磁性凸头332对称粘接在铝制底部护板33上端面前后两侧,磁铁片3321吸附在磁性凸头332上端面,且磁铁片3321通过粘接方式固定在铝制收纳壳体31内部下侧,抠槽对称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等离子光整技术电源的控制装置,包括电源控制装置主体、电源连接线、可折叠收纳组件以及传输连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控制装置主体左端面下侧设置有电源连接线,所述电源控制装置主体右端面上侧插装有传输连接线,所述电源控制装置主体下端面设置有可折叠收纳组件;所述可折叠收纳组件包括铝制收纳壳体、矩形通腔、铝制底部护板、销轴杆、第一收线杆、微型铰链、第二收线杆、防脱挡片、定位杆、复位弹簧以及受力环,所述电源控制装置主体下端面中间位置安装有铝制收纳壳体,所述铝制收纳壳体左端面开设有矩形通腔,所述铝制收纳壳体下端面卡装有铝制底部护板,所述铝制收纳壳体内部左侧安装有销轴杆,所述销轴杆环形侧面套装有第一收线杆,所述第一收线杆右端面下侧设置有微型铰链,所述第一收线杆右端面贴合有第二收线杆,所述第二收线杆右端面粘接有防脱挡片,所述铝制收纳壳体内部右侧穿插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环形侧面左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红进顾欣
申请(专利权)人:光整智能制造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