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野外探测车的可变形车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轮结构设计
,主要涉及一种用于野外探测车的可变形车轮。
技术介绍
[0002]机动车圆形车轮适应于平坦路面行驶,对于复杂路面如沙石、松软、泥泞、废墟等却难以行使。为了提高机动车越障性能,各种各样结构的行进机构应用而生,如履带式、多轮式、超大轮式、径向变形式等。履带式结构复杂、重量大;多轮式结构臃肿;超大轮式体积庞大,这些行进机构无论什么路况,均已固定形式存在,无法根据路况进行调节。莱洛三角形车轮不易打滑、空转,但其在平坦路面上滚动时,重心径向跳动,平顺性较差。目前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可以自由转换两种车轮结构的设计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野外探测车的可变形车轮,可通过控制车轮在圆形和莱洛三角形之间变换,适应各种复杂地形,具有不易打滑,方便移动,省时省力等优点。
[000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用于野外探测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野外探测车的可变形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轮、支撑架和橡胶履带;所述主动轮沿圆周均匀分布有三个支撑部,沿主动轮外侧间隔设置有三个固定部;所述每个支撑架一端连接固定部,另一端与圆弧齿片连接;所述圆弧齿片与橡胶履带的内齿啮合;所述支撑架采用电动推杆,当电动推杆收缩时,由主动轮驱动支撑架,带动圆弧齿片和橡胶履带,实现啮合前进;当电动推杆伸长时,橡胶履带沿电动推杆方向向外延展,紧贴所述支撑部,橡胶履带轮廓变为莱洛三角形,完成车轮变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野外探测车的可变形车轮,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撑架还包括分别设置于电动推杆两侧的支撑连杆;所述支撑连杆、电动推杆一端与固定部铰接;所述圆弧齿片包括左齿片和右齿片,每个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田,赵又群,林棻,王明江,冯兆龙,沈亚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