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无规律晕染效果的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42179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无规律晕染效果的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待染织物用阳离子改性剂对其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得到阳离子改性后的织物;将金刚菩提子加入染缸中,用涂料染色液浸泡,再加入所述阳离子改性后的织物进行炒色,再将炒色后的织物进行粘合固色处理,得到上色后的织物;将所述上色后的织物依次经过酵洗处理和过酸浸泡处理,再水洗、烘干,即得所述具有无规律晕染效果的织物。该方法获得的织物机理感较强,能获得无规律的晕染效果以及自然斑驳、怀旧时尚的风格,染后效果自然,着色均匀,着色率好,色牢度高;并且该方法对纤维磨损小,同时不会产生磨损粉沫而堵塞排水管道。生磨损粉沫而堵塞排水管道。生磨损粉沫而堵塞排水管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无规律晕染效果的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织物的具有无规律晕染效果的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纺织领域,炒色是一种低温染色工艺,通过特定工艺对服装及各种面料制成的纺织品在受力不均匀的条件下进行染色加工,改变原织物的颜色,并且织物由于受力不均匀会形成深浅不一、明暗不同的怀旧色彩。
[0003]常规的炒色方法通常采用涂料通过石磨、上色、酵洗等工艺对服装及各种面料制成的纺织品进行染色加工,主要步骤是:用环保低温涂料浸泡浮石后,再通过浮石吸色于转筒式洗染机受力击打所染面料进行上色,上色后再进行酵洗。这种炒色工艺较为复杂,难度系数较大,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耐磨性较差,对纤维磨损大,使染色后的织物着色极不均匀,着色率较低,肌理感不强。并且,采用常规的方法对纺织品进行炒色,会使不耐受力的浮石极易磨损,从而会形成所较多碎石及碎粉沫,导致管道易堵塞,对排水非常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无规律晕染效果的织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金刚菩提子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无规律晕染效果的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待染织物用阳离子改性剂对其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得到阳离子改性后的织物;将金刚菩提子加入染缸中,用涂料染色液浸泡,再加入所述阳离子改性后的织物进行炒色,再将炒色后的织物进行粘合固色处理,得到上色后的织物;将所述上色后的织物依次经过酵洗处理和过酸浸泡处理,再水洗、烘干,即得所述具有无规律晕染效果的织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无规律晕染效果的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阳离子改性剂为Lava-con-EA。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无规律晕染效果的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处理的工艺参数包括:温度为65-80℃,时间为10-30min,浴比为1:35-55,所述阳离子改性剂的添加量为0.4-1.2g/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无规律晕染效果的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金刚菩提子用涂料染色液浸泡的时间为3-10min。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无规律晕染效果的织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料染色液中的涂料选自K-FBB黑、K-BC红、K-RC黄、K-BC蓝。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无规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守雨毛继鸿覃志国邓达均和欣利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例外经典时尚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