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钉纽扣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26095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19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工钉纽扣的方法,包括步骤:维持面料表面与纽扣的间距为0.2mm~0.6mm,所述手工针穿至面料表面,并穿过面料内层后,顺时针缠绕所述面料表面与纽扣之间的线4圈~10圈;将所述手工针穿过面料内层至面料表层,于线尾处打线结;再将手工针穿过面料内层至面料表层,将线结拉入面料内层,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钉钮的效果更加立体,且线头隐藏在面料内层,没有外露线头,内外美观;钉钮处的抗拉力得以提高,经久耐用,延长了成衣的寿命,适用于高端服装的手工钉扣。端服装的手工钉扣。端服装的手工钉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工钉纽扣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服装加工
,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工钉纽扣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部分衣服的纽扣是采取钉扣机的方式钉钮在衣服上的,这种钉钮方式使得在日常穿着时,钉钮处的面料容易被拉破,缝线容易松散,纽扣容易掉落,影响了成衣的美观和使用寿命。
[0003]个性、时尚,是服装设计师们追求的设计亮点,而细节决定服装设计的成败。现在很多服装设计师开始摒弃钉扣机钉钮的方式,回归到原始的手工钉钮。
[0004]传统的手工钉钮方法一般包括以下步骤:用褪色笔点纽扣中心位置,手工针穿线二股对折为四股,线尾打结;在纽扣位置面料底部往面料表面穿(同时手工针对准纽扣孔);将手工针在纽扣相对的孔往面料底部穿入;来回对应两次穿入纽扣孔;在面料底部+字架往面料表面穿入纽扣孔;来回对应两次穿入纽扣孔;手工线拉紧打结,线尾预留0.5cm长。这种传统的手工钉纽扣方法,钉扣效果是平面的,不够立体,无法凸显成衣的高端,且面料底部有线头,不够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手工钉纽扣的方法,该方法的钉扣效果更立体,且线头是隐藏的,更美观。
[0006]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的具体技术方案包括如下:
[0007]一种手工钉纽扣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使用穿线的手工针,从欲钉纽扣位置处起针,从面料表面穿至面料底部,再穿回面料表面;使面料底部的线呈
“‑”
字型;
[0009](2)、所述手工针从纽扣背面穿入第一纽扣孔,经与第一纽扣孔相邻的第二纽扣孔穿至面料底部,再经与所述第一纽扣孔相邻的第三纽扣孔穿出,使所述面料底部的线呈“+”字型;
[0010](3)、所述手工针穿过与第三纽扣孔相邻的第四纽扣孔至面料表面,并穿过面料内层从第一纽扣孔穿出;
[0011](4)、所述手工针穿过所述第二纽扣孔至面料表面,并穿过面料内层从第三纽扣孔穿出;
[0012](5)、重复步骤(3)~(4)3次~5次;
[0013](6)、维持面料表面与纽扣的间距为0.2mm~0.6mm,所述手工针穿过第四纽扣孔至面料表面,并穿过面料内层后,顺时针缠绕所述面料表面与纽扣之间的线4圈~10圈;
[0014](7)、将所述手工针穿过面料内层至面料表层,于线尾处打线结;
[0015](8)、再将手工针穿过面料内层至面料表层,将步骤(7)所述线结拉入面料内层,即得。
[001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6)中所述面料与纽扣的间距为0.3mm~0.5mm。
[001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面料与纽扣的间距为0.3mm~0.4mm。
[001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6)中缠绕所述面料与纽扣之间的线5圈~8圈。
[001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缠绕所述面料与纽扣之间的线6圈~8圈。
[002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中所述
“‑”
字型的宽为0.2mm~0.5mm;和/ 或步骤(2)中所述“+”字型的高为0.2mm~0.5mm。
[002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中所述
“‑”
字型的宽为0.3mm~0.4mm;和/ 或步骤(2)中所述“+”字型的高为0.3mm~0.4mm。
[002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5)中重复的次数为4次~5次。
[002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步骤(1)中所述穿线的手工针为穿线二股对折为四股,线尾打结的手工针。
[002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线为纽扣线。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的手工钉纽扣的方法,通过使纽扣和面料表面之间维持一定的距离,缠绕所述面料表面与纽扣之间的线,再通过将手工针穿过面料内层至面料表层,线尾处打线结,手工针穿过面料内层至面料表层,将线结拉入面料内层,在此构思下,钉钮的效果更加立体,钉钮处的抗拉力得以提高,经久耐用,延长了成衣的寿命,且线头隐藏在面料内层,没有外露线头,内外美观,适用于高端服装的手工钉扣。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现有传统的手工钉纽扣的方法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手工钉纽扣的方法示意图。
[0029]图3为采用本专利技术手工钉纽扣的方法,面料底部效果图。
[0030]图4为采用本专利技术手工钉纽扣的方法,缠绕面料表面与纽扣之间的线数圈后的效果图。
[0031]图5为采用本专利技术手工钉纽扣的方法,正面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33]除非另有定义,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术语“和/ 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4]图1所示为现有传统的手工钉钮方法示意图,这种传统的手工钉纽扣方法,面料底部有线头,不够美观,且钉扣效果是平面的,不够立体,无法凸显成衣的高端。
[0035]本专利技术是在现有传统的手工钉钮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手工钉纽扣的方法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0036](1)、使用穿线的手工针,从欲钉纽扣位置处起针,从面料表面穿至面料底部,再穿回面料表面(图2中的A);使面料底部的线呈
“‑”
字型;在该步骤中,所述穿线的手工针为穿线二股对折为四股,线尾打结的手工针。手工钉纽扣时,优选使用专门的纽扣线,这种线直径比普通缝纫线粗,而且结实。纽扣线有多种颜色,尽量选择与纽扣本体相同或接近的颜色。如果使用普通缝纫线,那么在进行下述步骤(5)时,需多重复几次。所述
“‑”
字型的宽为0.2mm~0.5mm,优选为0.3mm~0.4mm。
[0037](2)、所述手工针从纽扣背面穿入第一纽扣孔,经与第一纽扣孔相邻的第二纽扣孔穿至面料底部(图2中的B),再经与所述第一纽扣孔相邻的第三纽扣孔穿至面料表面,使所述面料底部的线呈“+”字型(图2中的C);作为优选地,所述“+”字型的高为0.2mm~0.5mm;更为优选地,所述“+”字型的高为0.3mm~0.4mm。
[0038](3)、所述手工针再穿过与第三纽扣孔相邻的第四纽扣孔至面料表面,并穿过面料内层(也就是说,手工针不过底,不会穿至面料底部)从第一纽扣孔穿出(图 2中的D);
[0039](4)、所述手工针穿过所述第二纽扣孔至面料表面,并穿过面料内层(也就是说,手工针不过底,不会穿至面料底部)从第三纽扣孔穿出;
[0040](5)、重复步骤(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工钉纽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使用穿线的手工针,从欲钉纽扣位置处起针,从面料表面穿至面料底部,再穿回面料表面;使面料底部的线呈
“‑”
字型;(2)、所述手工针从纽扣背面穿入第一纽扣孔,经与第一纽扣孔相邻的第二纽扣孔穿至面料底部,再经与所述第一纽扣孔相邻的第三纽扣孔穿出,使所述面料底部的线呈“+”字型;(3)、所述手工针穿过与第三纽扣孔相邻的第四纽扣孔至面料表面,并穿过面料内层从第一纽扣孔穿出;(4)、所述手工针穿过所述第二纽扣孔至面料表面,并穿过面料内层从第三纽扣孔穿出;(5)、重复步骤(3)~(4)3次~5次;(6)、维持面料表面与纽扣的间距为0.2mm~0.6mm,所述手工针穿过第四纽扣孔至面料表面,并穿过面料内层后,顺时针缠绕所述面料表面与纽扣之间的线4圈~10圈;(7)、将所述手工针穿过面料内层至面料表层,于线尾处打线结;(8)、再将手工针穿过面料内层至面料表层,将步骤(7)所述线结拉入面料内层,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工钉纽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述面料与纽扣的间距为0.3mm~0.5mm。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国长毛继鸿陈红英李开庆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例外经典时尚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