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板与上翻梁连接的节点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市政基础设施
,特别涉及一种结构板与上翻梁连接的节点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某地下建筑因运营功能的改变,需要在其上方新建大型景观公园,致使结构板顶的覆土大幅增加,结构所承受荷载相比原使用状态下增加超过两倍,导致原有结构顶板和顶梁的承载能力均无法满足新的荷载要求,同时在原有结构板上方存在较厚的混凝土覆盖层,覆盖层强度远低于结构板。因此,需要对建筑本身既有的结构顶板和顶梁进行加固处理。
[0003]根据目前的工程经验,结构板的加固方法有如下几种:粘贴碳纤维法、粘贴钢板法、增大截面法等。对于本工程而言,由于结构荷载变化值过大,原结构板的顶面支座部位抗弯能力不满足要求,粘贴碳纤维方法在顶面支座部位常常因施工不到位导致锚固不可靠,加固效果不可控,后期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粘贴钢板法在板底加固时不利于从下方施工,钢板的后锚固效果较差;增大截面法在遇到上翻梁时,板筋在梁两侧植筋量大,植筋孔过深,会对上翻梁造成较大损伤,影响结构安全,也增加了施工难度。同时,荷载条件的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板与上翻梁连接的节点结构,包括上翻梁(3)和顶板(12),顶板(12)设在上翻梁(3)的中部,顶板(12)与上翻梁(3)呈十字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结构板(1),所述的结构板(1)与顶板(12)平行设置,且位于顶板(12)的正上方;所述的上翻梁(3)外壁上设有梁包钢套(4),位于上翻梁(3)两侧的结构板(1)内均设有钢筋连接结构(2),两个钢筋连接结构(2)通过多个对穿螺栓(7)连接固定在上翻梁(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板与上翻梁连接的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梁包钢套(4)包括顶部外包钢板(401)、侧壁外包钢板(402)和梁加强缀板(8),所述的顶部外包钢板(401)通过固定锚栓(5)固定在上翻梁(3)顶部;所述的侧壁外包钢板(402)上端与顶部外包钢板(401)焊接,下端沿着上翻梁(3)侧壁向下延伸至顶板(12)上表面;所述的梁加强缀板(8)设在位于顶板(12)下方的上翻梁(3)的侧壁及底部,所述的上翻梁(3)底部的梁加强缀板(8)上设有下衬垫角钢(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结构板与上翻梁连接的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板(12)上表面上设有衬垫钢板(10),衬垫钢板(10)与顶板(12)上方的上翻梁(3)的侧壁外包钢板(402)底部焊接;所述的顶板(12)下表面设有上衬垫角钢(6),上衬垫角钢(6)的一个直角边与顶板(12)下表面接触连接,另一个直角边与顶板(12)下方的上翻梁(3)上的梁加强缀板(8)焊接;所述的衬垫钢板(10)与上衬垫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徐军,雷永智,韩文斌,白鹤,柳兴旺,丁燕,苏国省,周雨帆,马高峰,甘鹏山,查亚辉,俱军涛,秦青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