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丝束碳纤维的烘干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0913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大丝束碳纤维的烘干结构,包括导丝辊组、立式烘干进风口和位于其两侧的两个立式烘干回风口,导丝辊组包括进丝导辊、分丝导辊组一、分丝导辊组二、出丝导辊,分丝导辊组一由第一分丝导辊、第二分丝导辊、第三分丝导辊组成,分丝导辊组二由第四分丝导辊、第五分丝导辊、第六分丝导辊组成,第四分丝导辊位于第一分丝导辊的下方,第五分丝导辊与第六分丝导辊分别位于第二分丝导辊与第三分丝导辊的下方,且均位于立式烘干进风口的正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上浆后的碳纤维起到分丝作用,又能保证丝束之间不粘连,同时不对碳纤维产生磨损。碳纤维产生磨损。碳纤维产生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大丝束碳纤维的烘干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碳纤维制备
,特别是一种用于大丝束碳纤维的烘干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碳纤维是一种高强高模,重量却远远小于钢铁的新型高性能材料,基于碳纤维的优良性能,其渐渐被应用在风电,航天航空,汽车等领域。
[0003]碳纤维上浆后烘干是碳纤维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步骤,其主要作用是对碳纤维进行集束,改善工艺性能,便于加工,同时起到保护的作用,减少碳纤维之间的摩擦,降低碳纤维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损失。
[0004]碳纤维在进行烘干过程中,由于碳纤维表面带有上浆剂,经常会导致两根丝束之间产生粘连,采用现有分丝梳进行分丝,严重影响丝束展幅,同时对丝束有较大磨损。所以,一种不磨丝同时又不产生并丝的装置被专利技术是很有意义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大丝束碳纤维的烘干结构,能够对上浆后的碳纤维起到分丝作用,又能保证丝束之间不粘连,同时不对碳纤维产生磨损。
[0006]为达到以上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大丝束碳纤维的烘干结构,包括导丝辊组、立式烘干进风口和位于其两侧的两个立式烘干回风口,所述导丝辊组包括进丝导辊、分丝导辊组一、分丝导辊组二、出丝导辊,所述分丝导辊组一由第一分丝导辊、第二分丝导辊、第三分丝导辊组成,所述进丝导辊位于立式烘干回风口的下方右侧,所述第一分丝导辊位于立式烘干进风口和立式烘干回风口之间形成的空隙的正下方,所述第二分丝导辊与第三分丝导辊分别位于立式烘干进风口和两个立式烘干回风口之间形成的空隙的正上方,所述出丝导辊位于立式烘干进风口和左侧的立式烘干回风口之间形成的空隙的正下方,所述分丝导辊组二由第四分丝导辊、第五分丝导辊、第六分丝导辊组成,所述第四分丝导辊位于第一分丝导辊的下方,所述第五分丝导辊与第六分丝导辊分别位于第二分丝导辊与第三分丝导辊的下方,且均位于立式烘干进风口的正上方。
[0008]优选地,所述第四分丝导辊位于第一分丝导辊的下方左侧,且两者的中心在水平方向上相差5

30mm。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分丝导辊的左侧外缘与第二分丝导辊的右侧外缘在竖直方向上相切。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五分丝导辊与第二分丝导辊的中心在水平方向上相差5

30mm,所述第六分丝导辊分别与第三分丝导辊的中心在水平方向上相差5

30mm。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2]本技术通过设置在立式烘干机进风口和回风口的导丝辊组,对上浆后的带烘
干的碳纤维来丝起到分丝作用,可以有效改善碳纤维生产过程中丝束在立式烘干出并丝和磨丝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所示附图标记为:1

立式烘干进风口、2

立式烘干回风口、3

进丝导辊、4

出丝导辊、5

第一分丝导辊、6

第二分丝导辊、7

第三分丝导辊、8

第四分丝导辊、9

第五分丝导辊、10

第六分丝导辊、11

碳纤维丝束。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设计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16]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大丝束碳纤维的烘干结构,包括导丝辊组、立式烘干进风口1和位于其两侧的两个立式烘干回风口2,其中,导丝辊组中的各个导辊均采用玻璃材质外壁与金属材质内胆,可沿其旋转轴自转,外壁与内胆的中心需在同一水平线上,导丝辊组包括进丝导辊3、分丝导辊组一、分丝导辊组二、出丝导辊4,分丝导辊组一由第一分丝导辊5、第二分丝导辊6、第三分丝导辊7组成,进丝导辊3位于立式烘干回风口2的下方右侧,第一分丝导辊5位于立式烘干进风口1和立式烘干回风口2之间形成的空隙的正下方,第二分丝导辊6与第三分丝导辊7分别位于立式烘干进风口1和两个立式烘干回风口2之间形成的空隙的正上方,出丝导辊4位于立式烘干进风口1和左侧的立式烘干回风口2之间形成的空隙的正下方,分丝导辊组二由第四分丝导辊8、第五分丝导辊9、第六分丝导辊10组成,第四分丝导辊8位于第一分丝导辊5的下方左侧,且两者的中心在水平方向上相差5

30mm,第五分丝导辊9与第六分丝导辊10分别位于第二分丝导辊6与第三分丝导辊7的下方,且均位于立式烘干进风口1的正上方,分丝导辊组一与分丝导辊组二相互错开的结构和位置,恰好能够使得进来的丝束分层,并能够以最大的接触面积和热风接触,并被烘干。
[0017]实施例
[0018]在第一分丝导辊5下方500mm处加装一根第四分丝导辊8,保证两根导辊水平方向前后相差5mm,在第二分丝导辊6与第三分丝导辊7的下方500mm分别加装一根第五分丝导辊9与第六分丝导辊10,具体操作步骤:全部碳纤维丝束11先用分丝导辊组一中的导辊穿过立式烘干,工艺运行速度稳定后进行碳纤分层,将整列丝束中单数或偶数丝束剪断通过分丝导辊组二穿过立式烘干,经过烘干后,所有丝束经过出丝导辊4合并,从立式烘干中转出,碳纤维丝束11在通过立式烘干时进行了分层,有效解决碳纤维在经过立式烘干时产生并丝和磨丝问题,使得收丝处丝宽10mm以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大丝束碳纤维的烘干结构,包括导丝辊组、立式烘干进风口和位于其两侧的两个立式烘干回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辊组包括进丝导辊、分丝导辊组一、分丝导辊组二、出丝导辊,所述分丝导辊组一由第一分丝导辊、第二分丝导辊、第三分丝导辊组成,所述进丝导辊位于立式烘干回风口的下方右侧,所述第一分丝导辊位于立式烘干进风口和立式烘干回风口之间形成的空隙的正下方,所述第二分丝导辊与第三分丝导辊分别位于立式烘干进风口和两个立式烘干回风口之间形成的空隙的正上方,所述出丝导辊位于立式烘干进风口和左侧的立式烘干回风口之间形成的空隙的正下方,所述分丝导辊组二由第四分丝导辊、第五分丝导辊、第六分丝导辊组成,所述第四分丝导辊位于第一分丝导辊的下方,所述第五分丝导辊与第六分丝导辊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举斛小晋周东福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宝旌炭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