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的缸体组件、发动机和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0396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缸体组件、发动机和汽车。缸体组件包括:缸体,缸体设有第一回油腔,第一回油腔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和阀板,可摆动地安装在第一回油腔内,阀板与第一回油腔的腔壁之间形成连通口,连通口位于进油口和出油口之间,连通口的开度通过驱动阀板转动实现调节。该缸体组件,能够改善车辆行驶过程中,容易出现油底壳机油含量不足,机油集滤器无法在油底壳内收集到机油的问题。滤器无法在油底壳内收集到机油的问题。滤器无法在油底壳内收集到机油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的缸体组件、发动机和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发动机的缸体组件、一种发动机和一种汽车。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发动机,包括组装在一起的缸体、缸盖和油底壳,缸体上设置有第一回油腔和第二回油腔(第二回油腔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第一回油腔和第二回油腔均具有进油口和出油口。缸体内的机油自第一回油腔的进油口进入第一回油腔后,自第一回油腔的出油口流回油底壳。在第一回油腔盛装满机油后,自第一回油腔外溢的机油进入第二回油腔、并自第二回油腔的出油口流回油底壳,以确保机油快速流回油底壳,保证油底壳内的机油含量充足,使机油集滤器在油底壳内始终收集到机油。
[0003]然而,车辆行驶过程中,容易出现油底壳机油含量不足,机油集滤器无法在油底壳内收集到机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研究发现:第一回油腔盛装满机油后,车辆在转弯过程中,进行外溢的机油受到离心力的作用朝向一个方向集中,会积存在第一回油腔的上部,不会进入第二回油腔,致使第一回油腔的存油量增大,造成油底壳机油含量不足,机油集滤器无法在油底壳内收集到机油。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缸体组件,能够改善车辆行驶过程中,容易出现油底壳机油含量不足,机油集滤器无法在油底壳内收集到机油的问题。
[0006]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和一种汽车。
[000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缸体组件,包括:缸体,所述缸体设有第一回油腔,所述第一回油腔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和阀板,可摆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回油腔内,所述阀板与所述第一回油腔的腔壁之间形成连通口,所述连通口位于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出油口之间,所述连通口的开度通过驱动所述阀板转动实现调节。
[0008]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缸体组件还包括:散热装置,安装在所述阀板的摆动轴上,用于对所述阀板进行散热降温。
[0009]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缸体组件还包括:驱动装置,与所述阀板的摆动轴传动配合,用于驱动所述阀板摆动。
[0010]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缸体组件还包括:控制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在第一行驶过程下驱动所述阀板摆动至第一设定角度、在第二行驶过程下驱动所述阀板摆动至第二设定角度。
[0011]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行驶过程为直线行驶过程,所述第二行驶过程为转弯行驶过程,所述进油口位于所述第一回油腔的上部,所述出油口位于所述第一回油腔的下部,所述阀板可上下摆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回油腔内;其中,所述直线行驶过程下,所
述阀板相对于水平面下摆至所述第一设定角度;所述转弯行驶过程下,所述阀板相对于水平面下摆至所述第二设定角度;所述第一设定角度小于所述第二设定角度,所述连通口在所述直线行驶过程下的开度小于在所述转弯行驶过程下的开度。
[0012]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为控制器,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驱动齿轮和传动齿轮,所述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驱动齿轮安装在所述电机的转轴上,所述传动齿轮安装在所述阀板的摆动轴上、并与所述驱动齿轮相啮合。
[0013]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翅片和散热风扇,所述散热翅片安装在所述阀板的摆动轴上,所述散热风扇与所述散热翅片对应设置,用于形成对所述散热翅片进行散热的风流。
[001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包括油底壳和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的缸体组件,所述油底壳安装在所述缸体上、并与所述出油口连通。
[001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
[0016]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汽车还包括:具有转向传感器的底盘转向系统,所述转向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未接收到所述转向传感器发送的车辆转向信号的过程为所述第一行驶过程,所述控制装置接收到所述转向传感器发送的车辆转向信号的过程为所述第二行驶过程。
[001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的缸体组件,阀板可摆动地安装在第一回油腔内,阀板与第一回油腔的腔壁之间形成连通口,连通口位于进油口和出油口之间,阀板处于使连通口的开度较小的位置时,第一回油腔内阀板上方的体积较小,第一回油腔内积存的机油量较少,有效保证了油底壳机油含量充足,因此机油集滤器在油底壳内始终能够收集到机油;阀板处于使连通口的开度较大的位置时,连通口的流通量增大,第一回油腔内积存的机油快速经过连通口后、自出油口流回油底壳,也有效保证了油底壳机油含量充足,因此机油集滤器在油底壳内始终能够收集到机油。
[0018]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
[0020]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发动机的缸体组件的剖视结构局部示意图,阀板摆动至第二设定角度;
[0021]图2为图1所示发动机的缸体组件的剖视结构局部示意图,阀板摆动至第一设定角度;
[0022]图3为图1所示发动机的缸体组件中阀板、传动齿轮和散热翅片相组装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图3所示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关系为:
[0025]100缸体,110第一回油腔,111出油口,200阀板,210摆动轴,300连通口,400传动齿轮,500散热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002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缸体组件,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缸体100,缸体100设有第一回油腔110,第一回油腔110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111,出油口111设置成与油底壳连通;和阀板200,可摆动地安装在第一回油腔110内,阀板200与第一回油腔110的腔壁之间形成连通口300,连通口300位于进油口和出油口111之间,连通口300的开度通过驱动阀板200转动实现调节。
[0028]该缸体组件,阀板200可摆动地安装在第一回油腔110内,阀板200与第一回油腔110的腔壁之间形成连通口300,连通口300位于进油口和出油口111之间,阀板200处于使连通口300的开度较小的位置时(此时连通口300的开度小于出油口111的流通面积),第一回油腔110内阀板200上方的体积较小,第一回油腔110内积存的机油量较少,有效保证了油底壳机油含量充足,因此机油集滤器在油底壳内始终能够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的缸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所述缸体设有第一回油腔,所述第一回油腔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和阀板,可摆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回油腔内,所述阀板与所述第一回油腔的腔壁之间形成连通口,所述连通口位于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出油口之间,所述连通口的开度通过驱动所述阀板转动实现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缸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装置,安装在所述阀板的摆动轴上,用于对所述阀板进行散热降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缸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装置,与所述阀板的摆动轴传动配合,用于驱动所述阀板摆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缸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装置,与所述驱动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在第一行驶过程下驱动所述阀板摆动至第一设定角度、在第二行驶过程下驱动所述阀板摆动至第二设定角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缸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驶过程为直线行驶过程,所述第二行驶过程为转弯行驶过程,所述进油口位于所述第一回油腔的上部,所述出油口位于所述第一回油腔的下部,所述阀板可上下摆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回油腔内;其中,所述直线行驶过程下,所述阀板相对于水平面下摆至所述第一设定角度;所述转弯行驶过程下,所述阀板相对于水平面下摆至所述第二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秀毅胡广王超白奎王瑞平肖逸阁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