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施工用多支撑点转体施工转盘及其使用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40274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桥梁施工用多支撑点转体施工转盘及其使用工艺,属于桥梁建筑技术领域,该桥梁施工用多支撑点转体施工转盘包括连接体;连接平台,连接平台设于连接体的上端,连接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块,和连接块;以及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包括,第一环形架、下转铰球、放置架、梁架和连接组件,第一环形架固定连接于连接体内,下转铰球固定连接于第一环形架的侧端,通过设置有的转动机构,从而使得当转盘在进行对梁架进行转动时能更好地保障其稳定,进而进一步提升装置的整体稳定,使得桥梁面能更好地进行位置转动,从而使得桥梁施工的整体效率提升装置的功能性和稳定性。整体效率提升装置的功能性和稳定性。整体效率提升装置的功能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施工用多支撑点转体施工转盘及其使用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桥梁施工用多支撑点转体施工转盘及其使用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高速铁路、公路的建设,相继涌现出一大批穿越深沟峡谷、跨越铁路及高速 公路的大型、特大型桥梁。此类桥梁由于受施工环境及交通因素的制约,不能采用常规方 法施工。转体法施工能较好地避免对其他线路运输的影响,尤其是对修建交通运输繁忙的 城市立交桥和铁路跨线桥,其优势更加明显。
[0003]现有技术中进行对转体法的施工时不能更好的保障其转盘的稳定,使得其在进行使用时稳定性不能更好的达到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施工用多支撑点转体施工转盘及其使用工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进行对转体法的施工时不能更好的保障其转盘的稳定,使得其在进行使用时稳定性不能更好的达到使用需求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施工用多支撑点转体施工转盘,包括:连接体;连接平台,所述连接平台设于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施工用多支撑点转体施工转盘,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体(1);连接平台(6),所述连接平台(6)设于连接体(1)的上端,所述连接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块(101),和连接块(102);以及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环形架(2)、下转铰球(3)、放置架(4)、梁架(5)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环形架(2)固定连接于连接体(1)内,所述下转铰球(3)固定连接于第一环形架(2)的侧端,所述放置架(4)固定连接于连接体(1)的侧端,所述梁架(5)固定连接于连接平台(6)的上端,所述连接组件设置于连接体(1)的上侧以实现其将梁架(5)进行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施工用多支撑点转体施工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X型杆(401)、固定板(402)和转动器(403),所述X型杆(401)固定连接于放置架(4)的侧端,所述固定板(402)固定连接于放置架(4)的下端,所述转动器(403)固定连接于放置架(4)的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桥梁施工用多支撑点转体施工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架(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01),所述第一连接杆(20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环形架(202),所述第一环形架(2)和第二环形架(202)的相靠近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03),所述下转铰球(3)和第一环形架(2)相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梁施工用多支撑点转体施工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转铰球(3)的侧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301),所述支撑架(301)的侧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0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桥梁施工用多支撑点转体施工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转铰球(3)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圈(304),所述下转铰球(3)的侧端连接有第一圆形柱(30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桥梁施工用多支撑点转体施工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20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06),所述连接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文学凤淼康雄飞李晓光闫建超闫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