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钽酸盐基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39913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钽酸盐基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首先称取一定量的Li元素化合物、Ta元素化合物、Pr元素化合物以及Sn元素化合物作为原料,然后混合得到混合原料,最后在混合原料中加入适量无水乙醇研磨并搅拌第一预定时间至充分混合均匀,得到研磨均匀的粉体;步骤2,将研磨均匀的粉体置于刚玉坩埚中,在空气中先以第一预定升温速率升温至第一预定温度,再以第二预定升温速率升温至第二预定温度,并保温第二预定时间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冷却的粉体;步骤3,将冷却的粉体取出研磨得到钽酸盐基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钽酸盐基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为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到。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钽酸盐基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机材料领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钽酸盐基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长余辉材料在激发光源照射一段时间关闭后,依然可以持续发光,且当发出的光减弱直至消失后,再次照射充能发出余辉,即可以反复激发使用。我国对于长余辉材料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年间,在《湘山野录》中记载了一幅用贝壳做的颜料绘制的画,画面在夜晚清晰可见,国外对于长余辉材料最早的记载是在1603年,一位意大利人发现了一种可以在夜里发出红色光的石头,后来经分析可能是一种ZnS材料。长余辉材料主要由基质和激活剂构成,不同的基质提供了不同的晶体场环境,也决定了带隙的大小,从而影响到余辉的颜色、亮度以及时长。目前长余辉基质材料分为硫化物、铝酸盐、硅酸盐、铝硅酸盐、镓酸盐、锗酸盐、锡酸盐、磷酸盐等。长余辉材料的应用广泛,可用于弱光照明、荧光传感、生物医疗、防伪等领域。
[0003]发射中心和陷阱是决定长余辉发光性能的关键因素,发射中心往往是掺杂的稀土离子,内部陷阱是指材料在合成时内部形成的空位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钽酸盐基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首先称取一定量的Li元素化合物、Ta元素化合物、Pr元素化合物以及Sn元素化合物作为原料,然后混合得到混合原料,最后在所述混合原料中加入适量无水乙醇研磨并搅拌第一预定时间至充分混合均匀,得到研磨均匀的粉体;步骤2,将所述研磨均匀的粉体置于刚玉坩埚中,在空气中先以第一预定升温速率升温至第一预定温度,再以第二预定升温速率升温至第二预定温度,并保温第二预定时间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冷却的粉体;步骤3,将所述冷却的粉体取出研磨得到钽酸盐基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钽酸盐基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1中,所述Li元素化合物为Li2CO3,纯度为99.99%,所述Ta元素化合物为Ta2O5,纯度为99.99%,所述Pr元素化合物为Pr2O3,纯度为99.99%,所述Sn元素化合物为SnO2,纯度为99.9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钽酸盐基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1中,所述Li元素化合物、所述Ta元素化合物、所述Pr元素化合物以及所述Sn元素化合物的比例为1:18:0.04:0.25以内,所述混合原料与所述无水乙醇在玛瑙钵中进行所述研磨。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升李万航胡锐李鑫李艳霞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